郭慶德
大元建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滄州 061000
大直徑挖孔灌注樁是一種以人工開挖為基礎進行灌注的施工技術,它的運用對設備要求較低,同時具有操作難度低、所需土地面積小、對其他建筑的影響較小、成本低等優勢,在現代施工工程中具有極高的利用價值。將其運用于復雜巖土地基中能夠更有效地提高復雜地形施工水平及質量,對于優化整體工程水平意義重大。
地基施工是奠定工程施工基礎、保障工程質量的重要前提,在復雜巖土地基施工中,對技術工藝的要求更大,需要重視對相關技術的有效運用。就目前而言,基礎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常用的使用技術為人工挖孔灌注樁技術,它是一種通過人工開挖對復雜巖土地基進行初步處理的技術手段。它的運用能夠在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的基礎上,保障施工工期及進度,同時能夠在場地空間的節省上發揮優勢。此外,該技術的運用還能做到對周圍環境地保護,更能夠滿足現代建筑施工對綠色施工、環保理念地追求,因此,大直徑挖孔灌注樁具有較高的綜合利用價值。對于技術運用效果而言,改技術的使用對灌注樁的直徑要求為八百毫米,適用于多種復雜土層地基,即使是水位低、含沙量低的粘土地基中也能夠發揮良好技術優勢[1]。因此,在復雜土層地基施工中運用大直徑挖孔灌注樁基礎技術,是提高施工質量及效果的重要方式,對于保障施工安全、施工的環保性也大有裨益。
人工挖孔樁技術的運用需要把握如下幾個關鍵點:首先是相關操作人員在施工前需要重視對挖孔區域的清理,確保整潔,避免影響后續施工質量及效果。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對孔口放樣狀態、各項數值、滲水情況等重要數據進行記錄。在施工過程中還需要嚴格按照相關設計方案進行施工,確保每一項操作都符合實際設計要求;其次在進行開挖孔樁時,可能會出現兩個孔樁施工形成干擾影響的局面,在此情況下,應結合實際情況采取間隔施工的方式進行施工。如果是群樁施工,可采用梅花形施工方式進行施工,避免干擾;三是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做好砼護壁的間隔保障,同時需要在護壁中運用鋼模板;最后是在挖孔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鼓風機對孔內進行吹氣,確保孔內空氣流通[2]。在灌注混凝土時應使用分層振搗等方式進行灌注施工,保障混凝土密實度。
在人工挖孔樁工程質量驗收符合標準及要求之后需要進行砼灌注施工,在該環節中,需要把握的關鍵點如下:一是施工人員必須首先完成對孔底的清潔工作;二是如果孔底存在積水等情況,需要做好排水工作,在保障孔底干凈整潔無積水地情況下才能開展砼灌注施工。在灌注過程中,需采用串筒法進行使用,確保串筒底部與孔底之間的距離在2米以內。如果孔底始終存在滲水問題,需要采取措施進行水下灌注砼;三是在材料選擇上應盡量選擇直徑小于五十毫米的碎石等材料,在配合比地計算過程中,應結合砼塌落度進行合理計算;最后,為避免浮漿層的出現,需要將承臺內樁頭的長度控制在50-100毫米內[3]。且需要關注環境溫度,如果大于30攝氏度,需要注意緩凝問題的發生,而低于0攝氏度時,需要注意提高混凝土的抗寒能力。
鋼筋籠之多是大直徑挖孔灌注基礎在復雜巖土地基中的運用的重要環節,在制作過程中應把握如下幾個關鍵點:一是在設計主筋結構時,需要注意控制互相之間的距離,一般而言,需要控制在10毫米以內,同時需要將螺旋筋的距離變動控制在20毫米左右。施工人員在實際追蹤過程中,需要在主筋外增加一個加勁箍,達到為鋼筋籠加固的效果,為后去施工效率提升奠定基礎;二是在鋼筋籠第運輸過程中應注意輕拿輕放,避免出現撞擊變形等問題影響其質量及功能而無法正常使用。在孔內安裝時需要注意孔位精確性,避免在孔內出現撞擊,同時還應提前做好對孔內雜物地清理;最后,在鋼筋籠保護層的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結合實際情況設計保護層的厚度,在無護壁的情況下保護層厚度應為70毫米,在有護壁的情況下保護層厚度應為50毫米[4],確保其保護作用的有效發揮。
在施工安全保障過程中,首先需要制定出應急預案,并落實各個施工單位及部門人員的安全責任,避免發生安全問題時無人應急處理、無人可追責;其次,在鋼筋籠安裝過程中,需要注意對安全保險設備的配置,如漏電保護措施;最后,當施工地開挖深度過大時,需要注意做好防毒措施,避免有毒氣體危害健康。
在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建筑施工需求不斷增大,而大直徑挖孔灌注基礎具有多種優勢價值,能夠在實際建筑工程施工中發揮出多種優勢作用,對于提高工程質量保障工程進度及安全至關重要。特別是在復雜巖土地基工程的施工中,它的運用既能夠保障各項施工流程地順利高效開展,又能夠保證工程質量。但其優勢作用地發揮,必須重視對人工挖孔樁、砼灌注施工技術、鋼筋籠制作等各個施工環節中各個關鍵點的把控,以此確保大直徑挖孔灌注基礎優勢價值地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