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明
國網婁底供電公司 湖南婁底 417000
目前大體上可以將我國電網變電運維特點總結為以下三點:①系統復雜。在電網變電運維系統中存在大量的設備,同時,不同的設備,在功能性以及性能上有很大的差異,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維護管理的難度,同時隨著用電需求的增加,故障的發生率也在提高。②管理枯燥。電網變電運維工作存在很多的重復性工作內容,在進行運維工作中相關的人員比較容易產生疲倦感。③維護難度大。我國正在大力推進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在這個過程中新增了大量的變電站,變電站設備較多分布廣,在客觀上很難進行集中化的管理。管理人員如果松懈了管理,誤操作設備,就會導致設備出現問題。因此應深入探討變電站風險問題,采取行之有效控制管理辦法,這樣才能保障供電系統安全,其具有現實意義。
在有危險的作業環境中工作,危險源的半定量安全評價十分關鍵,應充分考慮危險性評價法的操作價值,也就是LEC。這里的L說的是危險事故發生概率大小,E代表的是危險工作環境中人體的暴露程度,C的意思是發生事故以后的后果與損失。LEC方法下,危險程度D等于三者相乘。使用該評價方法,劃分變電站的事故發生等級和概率,能夠得出完全能夠預料到、大概率發生、有可能發生、可能性不大、不可能出現、絕對不會出現。劃分變電站工作人員危險環境暴露程度的時候,得出的包括連續暴露、每天暴露一小時、每個月都暴露、每年暴露多次。按照事故后果劃分,對不同條件下劃分等級,能夠了解變電站運行維護時候的風險級別。包括不能連續作業、立即整改作業、需要整改作業、可以接受等級。按照LEC評價方法評價變電站設備,能夠保障變電站的設備安全、穩定運行[1]。
在變電站工作期間,工作人員面對非常大的工作壓力。各種突發情況與意外,有可能會引起嚴重的事故后果。設備錯誤與設備異常,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應按照操作條件維護評價。按照作業條件以及變電站危險等級合理劃分與預計,劃分變電站的事故發生概率。通過細致的管理,找出風險高發地點[2]。盡可能提高重視度,控制風險發生概率,保障風險控制有效性。
風險分析與控制,關鍵點在于提高作業人員安全意識和素質,全面強化運行人員自保能力和自覺性。應從下述角度出發,認真管理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和情況。
需要說明的是,工作人員必須明白想要保障工作安全,必須重視風險分析、控制管理。操作人員必須心中有數,絕不能盲目工作。應確定問題危險點,用于事故問題的發生概率控制[3]。保障安全性,必須將風險分析和控制作為追求,讓用戶能夠了解風險分析控制手段,實現動態化風險問題控制管理。生產規定中,明確了風險點內容和時機。電網工作并非單一操作,而是時段性操作。
根據時間段分析。比如變電站每年的檢測頻率比較高,就能夠及時發現設備問題,防止設備出現故障。梅雨雷雨天氣,設備絕緣閃絡變得十分頻繁[4]。變電站設備健康情況分析十分重要。不同設備有著不同的型號與運行時間。充分分析才能保障變電站設備管理有效性。
變電站是城市發展的關鍵系統,沒有了變電站,城市就不能穩定運行。所以變電站通常24小時有人負責。交接班成為工作管理的關鍵。交接班的時候,需要交接人員充分準備工作,總結變電站的設備,了解變電站設備狀況,認真記錄變電站的檢查結果,做好衛生打掃和資料整理。交接班之前,需要參與交接班的所有人員前往現場。值班長帶領接班人員進入主控室,介紹工作狀況。
交接變電站設備的時候,交接的是設備當前運行條件和狀況。交班值班長需要用口頭描述的方法,敘述和口頭交代當前設備運行狀況、設備變更、設備保護、設備檢修、設備缺陷、事故處理、設備運行問題。此外交代接班人員的時候,還要告訴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和安全事項。接班的工作人員必須認真傾聽值班長的發言,有問題及時詢問,認真記錄要求,查詢記錄和資料的時候要仔細,看一看有沒有遺漏的問題,以免發生意外狀況。
變電站的交接班工作,需要邊交接,邊檢查,重點檢查容易出現故障、缺陷問題的地點。此外交接班人員如果工作沒有完成,同樣需要重點處理和檢查。明確安全事項以及實驗工作中的情況。詳細認真檢查工具、儀器和資料。另外還要檢查變電站衛生與照明系統。
辦理交接班手續的時候,如果接班人員沒有發現問題,則接班的值班長需要簽名,然后由交班的值班長簽名。明確交代接班時間、地點、檢查情況,完成交接班步驟。
變電站現場有大量機電設備,如果出現故障和問題,就會引起嚴重火災。為了防止火災發生,同時也是為了在發生故障和消防問題的時候可以有效應對。變電站的防火標志必須貼的醒目。變電站必須加強消防管理與工作。變電站消防設施的周圍,絕不能堆放各種雜物與設備。變電站現場消防設備也不可以用于其他用途。消防器材,必須放在消防箱里面。
變電站絕不能出現各種易燃易爆的物品。電纜溝、排水溝也不可以有積油、充油問題。變電站不可以隨意傾倒廢油。應當嚴格按照規定收容廢油,以免污染環境和堵塞水溝,增加安全隱患。變電站明火作業,需要嚴格按照用火作業票制度規定操作。
變電站所用消防沙,必須充足且干燥。涂紅安全斧、消防箱、消防桶,警示他人,以防別人占用和隨意使用專用設備。對于穿過樓板、電纜溝和墻壁,進入到儀表屏、電纜夾層、保護屏、控制屏的豎井,必須使用防火設備。尤其是電纜溝,防火材料的性能必須達標。
穿過充油設備的電纜溝,需要設置防火墻,阻燃的同時,達成滅火效果。
變電站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設備絕不能出現問題,有問題,就會影響到后期使用以及火災撲救。需要安排專人定期檢查消防器材和設備。及時更換檢查標簽。為確保消防報警裝置動作可靠,需要檢查實驗其自動水平。消防黃沙不僅要充足,同時還要干燥。所以需要定期翻曬消防黃沙,保障消防黃沙的消防效果。
有必要結合實際情況,在變電站配備可用的防汛設備與防汛物資。汛期發生之前,需要全面檢查防汛設備與防汛物資,保障防汛設備性能沒有問題。應建立專門臺賬,專門管理防汛設備。
變電站發絲繼電器與開關一類的設備,平時一般會安裝防雨罩。應定期檢查防雨罩有沒有扣上和出現問題。做好變電站機構箱的檢測。此外室外裝備方面,必須保障密閉性,比如端子箱和變電站機構箱。
汛期變電站大概率會出現積水。電纜溝和地下室如果有積水,就會導致設備出現問題。應全面檢查和疏通電纜隧道、排水設施,加強變電站防汛管理,解決積水問題,保障設備能夠正常使用。
雨后,必須第一時間檢查電纜溝、地下室以及電纜隧道積水情況,認真檢查。應及時排水。如果設備有著比較大的濕度,還要加強排風管理。
變電站,需要按照地理位置情況,制定科學合理防風管理制度。遇到風力比較大的情況,需要重點檢查變電站設備引流線、阻波器、瓦斯繼電器防雨罩是否有問題。發揮防雨罩作用,保障變電站能夠正常運作。
安全巡視的時候,需要先認真檢查變電站是否安全與完整。檢查巡視高壓設備的時候,值班工作人員絕不能做其他工作,不可以跨過圍欄。如果發生缺陷或是異常,不可以擅自處理。必須按照缺陷情況處理。
雷雨天氣巡視室外高壓設備的時候,工作人員必須穿戴絕緣靴子。并且現場需要安裝避雷器,工作人員需要遠離避雷針。
工作人員進入變電站設備區以后,需要時刻佩戴安全帽保護自己。設備門的開關,絕不能發生過大震動。應小心謹慎。離開高壓室以后,隨時鎖好門窗。
如果變電站的高壓設備需要接地,則室內必須超出故障點四米以上,室外要超過故障點的八米。工作人員進入故障區域現場,需要穿戴絕緣鞋、絕緣手套。
冬天的時候,因為環境溫度比較低,所以有可能會凍壞設備。工作人員需要重點檢查變電站加熱器運行情況。及時發現與處理問題。另外機構箱必須有充足保溫措施,保障設備安全。
在智能變電站運行管理的過程中,對相關設備的管理直接影響管理的效能?,F代設備更新換代的頻率比較快,因此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會存在傳統設備與智能化系統不兼容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相關的運維管理人員首先可以應用電壓互感器來對變電站的相關數據進行采集。同時,可以應用電纜進行數據傳輸,從而提升系統的兼容性,保障電力傳輸的穩定性,另外,還需要重視對電壓互感器的研究,進一步提升互感器與智能變電站的配合水平,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建立相關的監督部門,對智能變電站的運行狀態進行監督管理,保證相關的技術人員能夠落實運行管理的需求,并且能夠進一步加強智能變電站的安全性。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進一步提升智能變電站內部信號傳輸的穩定性。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應用現代信息化的手段對變電站的數據進行動態監測,進一步提升對變電站的管理水平[5]。
在進行電力傳輸的環節中,如果無法保證設備的穩定性,將會導致傳輸信號產生波動,能夠增加受到惡意攻擊的概率,這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智能變電站的信息保密性。因此,相關的電力企業需要重視新技術的應用,從技術層面上進一步提升智能變電站的信息保密性。其次相關的管理人員需要重視電力運行平臺的建設,從加強變電站信息保密的需求出發,開發相應的系統管理軟件,保證系統內的信息傳播行為始終處于可監控的狀態性,進一步提升信號的穩定性以及安全性。同時通過系統平臺的建設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運維管理中的人力資源需求。由于大部分操作環節都可以通過系統軟件進行,相關的維護人員不需要直接與設備接觸,因此能夠在最大程度保護相關人員的生命安全,降低事故的發生率。其次需要從現代變電運維管理的需求出發,加快新型變電站軟件的開發,一方面能夠提升變電站內新設備與老設備的兼容度,另一方面能夠進一步提升對相關設備管理的效率,還能促進設備的升級以及優化,強化變電站相關電力信息的安全性,促進變電站電力傳輸效率的提升。
分析與研究變電站的設備運行條件和狀況,就能了解變電站設備在運行維護時候的各種風險。工作人員需要加強風險防范意識建設,保護自己的同時也能保護設備安全運行。應提前設計好變電站風險管理、防范手段,預防風險發生。保障工作人員能夠按照規章制度正常操作設備,防止發生意外。消除隱患的同時,讓變電站能夠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