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如帶、禽鳴樹幽,小橋流水、黛瓦粉墻,古韻今風漸次綻放……溧陽“1號公路”邊,著名的網紅共享村禮詩圩越來越受到各方賓朋青睞。作為江蘇省首批特色田園鄉村,禮詩圩以“共享村落”的溫暖,“禮詩生活”的美好,打造出一處安放在江南水鄉的詩意田園。
禮詩圩是溧陽市溧城街道八字橋村下屬最大的自然村,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村莊四面環水,村內水系、田園交錯,T型禮詩大河貫穿村中心,兩岸民居錯落有致。近年來,禮詩圩村圍繞“村莊生態美、鄉風產業好、集體農民強”的目標,依托水鄉特有的生態資源和禮詩圩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建設美麗村莊、發展休閑經濟、帶動富民增收等方面積極探索實踐。
優生態,“水鄉荷韻”迎賓朋。在完整保留村莊原生態的前提下,禮詩圩圍繞“水系”和“荷花”兩篇文章,系統實施了4大類13個項目,因地制宜打造美麗村莊。連通城區的張巷路拓寬納入了溧陽“1號公路”,增設荷花造型的節能路燈,實現全村路網環通。拆除翻新破舊房屋30多戶,房前屋后配飾老物件、青石板,“一戶一處一景”。實施自來水、雨污管網、電力電視和公廁改造,建設生態停車場等。精心打造下,一個“水鄉荷韻”的秀美村莊精彩亮相,高峰時日接待游客可達數萬人。
塑品牌,“耕讀傳家”揚美名。深挖“禮耕傳家、水鄉荷韻”文化內涵,通過體驗民間藝術、開展文化活動等,加強鄉風民俗的保護推廣。成立虞曉勇書法工作室、焦尾琴藝術展示館、禮詩鄉賢館,搭設藝術研究、工藝體驗、文化傳承的推廣平臺;開發知青下鄉點、舉辦荷塘月色詩詞展、講好青石船碼頭故事,打造鄉村文化“網紅打卡地”;八字橋讀書臺更是成為禮詩圩鄉村旅游的“文化新地標”。
強產業,“共享村落”促振興。禮詩圩以“共享村落,禮詩生活”為發展定位,統一流轉村內閑置農房農田,將廚房、菜園、魚塘等納入“共享經濟圈”?!肮蚕聿藞@”一期20畝,村級年收益約40萬元;“共享農家廚房”每年每戶可增收4萬元。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優鮮到家”,發展“水八仙”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