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佳麗 王敏
【摘要】國土空間規劃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完善國土空間規劃工作能夠實現對我國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從而促進不同地區的土地利用以及經濟發展,為國土空間規劃的合理運行提供便利。可見,在土地空間規劃工作中應用地理信息大數據技術,可提升國土空間的規劃質量以及效率,同時也推動大數據技術的廣泛應用。
【關鍵詞】地理信息大數據;國土空間規劃;應用研究【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國土空間規劃是國家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中央在對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指出,我國目標在2020年基本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到2025年健全國土空間規劃技術標準體系。空間功能識別作為國土空間規劃的關鍵環節,是對市縣全域進行生態保護、農業生產、城鎮發展總體布局的前提,是國家空間治理的基礎,也是國土空間規劃研究的重點和難點。隨著數據資源的不斷豐富和技術手段的不斷進步,對空間功能基礎理論和識別方法的研究將進一步成為該領域的研究熱點。
1、國土空間規劃的作用
影響我國整體空間規劃的主要因素是歷史因素、社會發展情況以及自然環境等。因此在進行國土空間規劃的過程中,必須考慮未來的戰略,采用合理的方法布局整體空間,同時進行相應的開發保護及利用。國土空間的有效開發不僅可以解決資源不足問題,還能夠保障生態環境,優化整體國土規劃平衡區域之間的不協調發展。可見,國土空間的開發不僅對我國經濟以及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擔負著非常重要的歷史責任以及使命。我們不僅要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努力,還要依托整體的宏觀規劃,提高資源的使用率,合理配置各項資源,最終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地理信息大數據的內涵
一般的地理信息數據基本就和其字面意思一樣,就是進行相關的地理方面的測繪工作。其在工作中主要強調數據的規范性和精準性。將其與大數據地理信息采集系統進行比較,大數據地理信息采集系統顯得更加的智能化,比一般的地理信息數據更具靈活性和豐富性。在當下,大數據地理信息采集系統已經開始在我國的各個方面展開了一定程度的應用。比如我國的人口流動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或者是對我國的商業發展方向進行數據分析,這些都充分的利用了大數據地理信息采集系統的在信息采集方面的便利性。之前的地理信息系統還有著來源困乏、數量少、格式簡單、信息零散等一些缺點。但在大數據地理信息采集系統的加持下,這些缺點都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不少。大數據讓地理信息數據變得更加的便捷、精準,使我國國土資源局在進行數據提取時,能夠更加直觀有效的對我國的土地使用情況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在我國的北斗系統全面組網之后,我國的國土測繪局就可以借助衛星對我國的土地使用情況進行更加細致的觀察。大數據地理信息采集系統就是一個更加有效的信息整合系統,借助該平臺我國可以更好進行數據的及時查詢、提取和統計,這樣就能夠有效的避免國土建設中出現的數據重復問題。
3、融合數據規劃國土空間位置關系
在完成上述相關研究后,使用全站儀與激光測繪掃描方法,對國土空間數據與規劃空間數據進行融合,并在多源平臺內傳輸數據,按照“數據建模—數據存儲—數據集成—數據分析—算法計算”的流程,輸出國土空間區域內存在的價值數據與待規劃空間。同時,根據國土空間地理信息、區域人口與區域戶籍普查信息、集體經濟調查信息、歷史文物調查信息等成果信息,在計算機終端提交數據。在該基礎上,對國土空間位置進行分區處理,分區過程中需要融合現有的信息進行高程坐標處理。采用PMLSM數學模型,對坐標變換原理進行分析,在旋轉坐標系下,可認為國土空間位置關系與獲取的多源數據存在某種等效關系,因此對其關系進行調度處理的方式為對稱與垂直相位規劃2種方式。總之,在對國土空間進行規劃的過程中,需要從三維角度與立體化角度對該方面工作的實施進行詮釋,并在該過程中,融合區域供給側改革政策執行工作,用該方式確保終端提出的國土空間規劃方案在投入市場使用中是具有實用性的。
4、地理信息大數據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的應用
4.1土地規劃設計
借助GIS和RS技術實現科學的規劃踏勘,使得定位更加準確,信息數據更加真實,顯著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GIS技術的實際運用過程中,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對大量復雜的數據進行分析,為空間信息查詢等提供技術支持。同時,GIS技術還能夠準確的評價因地制宜的可行性,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和規劃要求,分析規劃方案的可操作度。多類型的土地利用土地數據來制定規劃管理方案,合理配置土地資源,清晰的分析土地空間數據,為工作人員的管理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4.2自然資源確權登記信息管理平臺
在土地資源管理工作中建立自然資源確權登記信息管理平臺,主要是基于微服務與云原生的架構開發,可無縫銜接融合不動產登記基礎信息平臺。該管理平臺運用新一代三維GIS技術,可對自然資源進行建庫管理、登記發證管理、登記信息分析、共享服務、二三維一體化監管,實現各類確權登記數據統一的管理和應用,為自然資源管理相關業務提供數據支撐,面向相關部門的資源管理提供信息共享服務,面向企業和群眾的權益維護提供信息公開服務。該平臺通過建立自然資源地籍調查數據庫、自然資源地籍調查建庫系統、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數據庫管理系統等數據系統,充分對現有的分散存放、格式不一、介質不同的自然資源登記信息進行梳理整合,以自然資源調查成果為底圖,結合各類基礎地理數據,形成自然資源地籍調查數據庫,為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提供數據基礎。為土地資源管理工作者調查提供自然資源確權調查數據的采集與錄入、數據轉換、數據處理、數據檢查、數據入庫、成果編制等功能,實現自然資源確權調查數據的統一建庫。
4.3 RS技術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中的應用
遙感技術(RS)應用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中,能精準獲取地理空間信息,提高國土空間規劃效率,提升國土空間規劃質量,為城市規劃設計提供技術支撐。在RS技術支持下,建立大數據庫,將檢測到的數據信息進行存儲、管理、分析和處理,便于相關部門掌握城市基礎信息情況,了解國土空間規劃現狀,包括地形地貌、植被信息、交通線路等要素信息,為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提供科學依據。RS技術提供了像控測量技術,通過布置測量點,實現對建筑、交通線路等地點的信息測量,保證數據信息提取的科學性。
4.4耕地監管
我國自古以來都是農業大國,所以我國的耕地監管工作一直都是國內一項較為重要的工作。農業對我國的各項工業發展都存在著一個基礎性的保障作用,也可以通俗的講,只有國家中的群眾能夠吃飽飯,這個國家才能有著發展其他工業的前提。耕地的數量是我國保障農業發展的一道支柱,是推進農村事業發展的最為真實有效的動力條件。在現在大數據地理信息采集系統的加持下,我國土地資源管理局更應該加強對于耕地的監管工作。因為只有做好耕地監管工作,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持續平穩的發展,才能更好的確保我國的糧食安全。
4.5提供具有空間位置的數據源
國土空間規劃的對象是整個區域地理信息,大數據包含位置信息及平面信息,這些數據具有一定的社會屬性、經濟屬性。對于這些零散的碎片化的不具有結構性特點的數據源,我們可以利用地理信息大數據平臺以及相應的空間關系進行關聯。國土空間規劃的最終目標是在整體規模不變的基礎上對其相應的關系進行一定的平衡及規劃保護。在整體規模不變的情況下,相關人員通過調整相應的空間位置,優化實際布局,而地理信息大數據平臺正好能夠提供大量中間媒介的位置信息,例如公共交通的軌跡、商業活動的具體情況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覆蓋范圍等,可為我國國土空間規劃提供科學的數據。
4.6生態環境信息“一張圖”
生態環境信息“一張圖”平臺是在統—的地理空間框架下,整合多要素、多時相和多區域的基礎地理空間數據和生態環境專題數據,形成生態環境信息“—套數”,實現數據的統—管理;基于—張基礎地理數據底圖疊加各種生態環境管理業務數據,實現任意區域任意生態環境信息的可視化查詢展示;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入挖掘數據信息,提升數據價值,聚焦生態環境問題和管理難點,構建決策管理系統,形成技術驅動、帶圖決策的創新管理模式;最終向各業務部門提供統—的共享服務,形成互聯互通、數據共享、業務協同的新局面,助力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邁上新臺階、提升新水平、開創新局面。
4.7提供可視化的規劃方案、動態監測和預警
國土空間規劃需要直接有效的表達方式,地理信息大數據能夠進行相應的規劃建設,在企業約束條件以及相應設計規則下對規劃目標進行直接表達,而且可以整體分析規劃后的相應數據。除此之外,信息大數據具有超強的可視化表達能力,可以基于三維立體圖解決目前國土空間規劃中的各種問題,可以利用國土空間規劃的動態監測及相應的數據支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動態監測以及預警。地理信息大數據因其具有大量的數據,相關人員可以對其進行整體規劃及國土空間布局,對相應的支撐體系結構進行地理數據方面的支持以及規劃。
4.8資源中心
資源注冊與共享,匯聚國土空間相關地圖、服務、場景、數據、文件等數據資源,提供資源注冊監管、申請訪問、授權相關等能力,實現各類資源共享與交換。瀏覽查看,可通過關鍵字查詢及資源類別查詢所需數據資源內容,并提供資源元數據詳細信息瀏覽功能。地圖、服務、場景、數據等資源的共享功能。用戶可將地圖、服務、場景、數據等資源按照特定用戶、部門、群組、公眾等進行資源共享,闡述了省級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的應用。資源授權功能,資源所有者對指定的資源進行授權以及服務資源的訪問控制,實現地圖、服務、場景、數據從資源申請到資源審核一整套業務流程。用戶可通過注冊服務功能,將地圖、服務、場景、數據等類型資源注冊到平臺中,注冊完成后的資源可進行資源信息瀏覽、資源共享以及資源授權。
結語:
隨著我國的現代化水平越來越高,我國要更加注重對于大數據平臺的建設工作,只有建立的合理有效的大數據平臺,才能為我國的國土規劃工作提供一個更加良好的技術保障。雖然現在我國的大數據地理信息系統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但在今后我國也一定會在此方面更加投入,使我國能夠更早的建立出一個更加優秀的大數據地理信息系統平臺。
參考文獻:
[1]關向猛.地理信息大數據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31):26.
[2]王岳.重慶空間規劃體系構建理論探索與實踐研究[D].重慶大學,2019.
[3]李筱楚,梁浩.地理信息大數據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14):15.
[4]熊苑.多源數據支持的市縣級國土空間雙評價研究[D].湖南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