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給個好評,為您返現哦。”這樣的信息,消費者一天能收到三四次。除了客服通過電商平臺私信以外,商家更用私人手機號發短信給消費者,無止盡的“求好評”已經影響了部分消費者日常生活。近日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一項網購調查結果顯示,不少商家還在通過返現、紅包、卡券等方式誘導消費者對產品作出非客觀評價。
可如今,刷好評返現卻成了不少商家的慣用伎倆,商品評價也失去應有的客觀性和公正性。“雙十一”臨近之際,廣東省消委會的這次調查,再一次暴露出問題的嚴重性。調查結果顯示:所調查的600款樣本中,竟有85款樣本附有好評返現卡。如此明顯違法和侵權的行為,占比竟如此之高。
由此可見,有關部門日常監管還需要加大力度,及時發現和查處商家違規行為。如果只靠集中、短期的調查與治理,恐怕僅能治標。值得注意的是,好評返現等不正當營銷活動的“私聊化”趨勢,給日常監管工作制造了不小的難題。因此,鼓勵消費者進行舉報,并在查證屬實后給予一定獎勵,應是一條切實有效的解決途徑。正如廣東省消委會提示的,遇到好評返現等現象,消費者可撥打12345、12315投訴,或登錄消委會官網進行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