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冬玲

科林·威爾伯恩和卡爾·費歇,彩色玻璃石雕
英國東北部的海濱城市桑德蘭,基于地區的社會和工業歷史、居民的共同記憶,以及海洋、陸地、河流等自然景觀,在圣彼得碼頭區域的威爾河畔打造一條1000米長的雕塑小徑,使這一帶的公共空間在視覺上呈現既統一協調又獨具特色的區域文化特征。
由雕塑而產生的話題擴展了公共藝術的意義。就公共雕塑的紀念意義來說,不像城市廣場上那些具有政治教育功能的崇高的戰爭紀念碑,附近安逸的社區生活、平靜的威爾河水、漂亮的國家玻璃中心轉化成為作品的背景,以冷靜、開放的敘事方式將歷史與現實、戰爭與和平的圖像呈現在公眾面前,發人深省。
公元674年,本尼迪克特·比斯科普聘用法國的玻璃工匠來制作圣彼得新修道院的窗戶,玻璃手工藝從此被引入桑德蘭。從波羅的海進口優質砂的港口優勢和廉價的本地煤炭資源,使桑德蘭的玻璃制造業在18世紀獲得了長足發展,并于19世紀成為英國國內最著名的玻璃產地。
在沙角路(Sand Point Road)下面,北碼頭的舊防護墻邊,科林·威爾伯恩和卡爾·費歇創作了一組寓意著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裝有彩色玻璃的石雕門,作品名為《穿越》(Passing Through)。該作品提示著桑德蘭玻璃工業曾經的繁榮:那時候許多家庭都住在裝飾著彩色玻璃窗的房子里,碼頭上停滿了各種樣式的帆船。在20世紀90年代,桑德蘭文化復興和新城市建設過程中,桑德蘭大學在湯普森父子造船廠(J. L. Thompson and Sons shipyard)的舊址上設立了國家玻璃中心,二十多年來這里已經發展成為享譽國際的玻璃藝術教育、研究、創作和展示基地,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和學者在此開展學習交流。這組有著明亮色彩的玻璃藝術圖案雕塑具有強烈的現實意味,玻璃工業和文化藝術的繁榮成就了桑德蘭的歷史,并將繼續成就她的現在和未來。
(本文節選自《英國圣彼得河畔雕塑項目研究》)
編輯: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