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雪草
“一候涼風起,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季節只是那么輕輕一轉身,酷熱難當的長夏,終于戀戀不舍地離去。昨日還張狂的長夏,慢慢清減消瘦下來,邁著優雅的小碎步,一點一點開啟秋天的模式。
前半夜輾轉難眠,蚊蟲襲擾,難得好眠。后半夜漸漸消停下來,枕上漸起清涼,起身關上虛掩的窗戶,睡一個囫圇好覺,夢都沒有一個。晨起翻看日歷,不由得輕嘆一聲:可不,立秋了。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立秋節氣,夏日的暑燥輕收慢斂,秋日的草木搖響了季節的風鈴。初秋像一個矜持的婦人款款而來,雖大方得體,但到底不茍言笑,表情嚴肅了些,甚至袖袍中還暗藏些微的殺氣。即便是看上去囂張跋扈的酷暑,遇到初秋這個優雅內斂的小婦人,也沒有了囂張火爆的脾氣。
這時節,涼風漸起,田野里的莊稼兀自青翠,綠得正好,雖然離“金黃”尚有時日,但到底經歷了春、夏,經歷了季節的變更,經歷了時間流逝,所以并不曾慌張,正一步一步走向更加開闊的遠方,變得日漸成熟和老道。
天空忽然間就高遠了,一下子變得開闊,云彩一朵一朵的,風來了就悄悄散去,風走了又慢慢聚攏,不疾不徐,淡定悠遠。云散云聚,云舒云展,不為誰活,只為自己,任意東西,逍遙快活。
還有那些花兒,在燦爛的陽光下,正抓緊時間,驚心動魄地盛放一回。籬笆上的眉豆花還只是花骨朵,藤蔓纏繞的牽牛花在往上躥,池塘里荷花開得正好。她們在清淺的初秋里綻放最后的美麗。

滿目都是金秋的顏色(圖/視覺中國)
蟲兒們也不甘示弱,叫聲喧囂、急躁,抑或有狂歡之意?這些小東西仿佛預感到生命的脆弱和無力,特別是蟬唱,立秋過后,一聲低過一聲,一日比一日虛弱,拖著顫抖的尾音,令人心生惻隱。
北方四季分明,一早一晚,涼颼颼的,有了秋天的韻味。初秋的花草植物尚且繁茂,瓜果成熟令人垂涎。去田野走一走,看一看,大豆結莢,粒粒豐滿。玉米清香壯碩,日趨豐盈成熟。遠山近水,依舊豐饒。一枕新涼立秋至,人間還是好時節。
宋人劉翰曾感嘆:“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初秋就是這樣微妙,枕上明明感覺到那一絲清涼的秋風,可醒來卻無處尋覓秋天的蹤影。空氣中明明還彌漫著夏花的芬芳,可醒來卻只看見梧桐滿階,夜色如水。
立秋之夜聽著秋蟲鳴叫,枕著如水月光,感受著一絲涼意自紗窗悄悄潛入,侵肌入夢,舒爽愜意。蟋蟀振翅而歌,一時間令人心生疑竇,夜半驚起,恍惚以為是睡在兩千多年前的《詩經》里。涼席是用不上了,扇子也收起來吧,找一床薄薄的蠶絲被預備著,今夜肯定會睡個好覺。
要不了多久,山山水水,枝枝葉葉,滿目都是金秋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