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代發展背景下,農村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愈發凸顯,與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因而得到了高度的重視。從當前農村土地管理工作來看,雖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著一些較為尖銳的問題,對農村土地管理質量有較大的影響。針對于此,必須進一步立足于新時代背景下的“三農”工作需求,精準去解決當前階段農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本文重點論述了農村土地管理中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土地管理;問題;對策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6.004
從當前階段的農村土地管理工作開展情況來說,所存在的問題是較為尖銳的,比如農村地區存在較為嚴重的違法占地建房,導致耕地面積減少,再比如土地管理缺乏合理性的規劃,存在較為嚴重的土地浪費問題,這些土地管理問題的存在對農村建設與發展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已經成為亟需解決的重點問題。在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背景下,國家出臺了較多的政策法規,這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農村土地管理方式,對強化農村土地管理與規劃質量有十分大的裨益[1]。
1、農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
1.1 農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就當前農村地區的土地管理工作來看,所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存在著較為嚴重的違法占地建房問題;二是因為隨意使用土地資源,導致耕地的面積與質量驟降;三是土地管理缺乏科學有效的規劃,四是土地價格嚴重偏離土地價值。
①較為嚴重的違法占地建房問題:在現行的土地管理制度與政策下,一些農村地區在土地管理方面存在違法違規問題,比如亂征、亂建、亂占、亂轉、亂賣,這導致土地管理工作質量受到較大的影響。除此之外,一些農村地區經常性的發生違法占地建房的情況,導致耕地資源大面積減少,無論是土地市場還是土地管理均受到影響。
②隨意使用土地資源:在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背景下,鄉鎮企業獲得了較為蓬勃的發展,這很好的推動了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但也因此而引發了一些問題。具體來說,一些鄉鎮企業的法人代表將工廠建設在自家的耕地里,嚴重的污染和浪費了土地資源,導致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大大降低。另外,一些鄉鎮為了推動鄉鎮企業的發展,任意征用農村土地資源,同樣導致耕地面積減少,甚至威脅到了農業生產與國家糧食安全。
③土地管理缺乏科學有效的規劃:從城鎮化的角度來說,其戰略目標是為了更好的解決農村地區的就業問題和發展問題,助力農村經濟。為實現這一目標,必然需要去利用農村地區現有的土地資源,借助土地資源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改變農村形象,這涉及到農村土地管理與規劃的相關知識,若是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難免會導致土地資源浪費。從當前一些農村地區的土地資源規劃工作來看,存在著認識不清楚的問題,片面的理解城鎮化,違背了城鎮化的客觀發展規律,在實際規劃工作中缺乏先進指導思想[2]。在這樣的工作模式下,城鎮化建設用地不斷擴大,引發了較為嚴重的土地浪費問題。
④土地價格嚴重偏離土地價值:農村土地經營管理理念所引發的矛盾已經成為當前土地管理一種亟需解決的問題。具體來說,在農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背景下,農村土地的經營管理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有著趨向于經營性用地與工業用地的發展形勢,這導致土地價格嚴重偏離土地價值,勢必造成土地效益的流失和土地資源浪費。
1.2 農村土地管理問題的發生原因
通過分析農村土地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可以發現這些問題的發生與土地管理制度不盡健全有著較大的關系。總的來說,農村土地管理問題的發生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即土地管理制度不盡健全、土地利用規劃科學性亟需提升、土地管理缺乏監督與約束。
從土地管理制度不盡健全這一層面來說,當前的土地產權制度、規劃制度、土地調查制度均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這導致一些企業和個人利用制度缺陷來非法占用土地資源,浪費了較多的土地資源。除此之外,集體土地與國有土地權能不對等、土地產權界限不明、補償安置不到位、土地流轉制度不健全等影響著土地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從土地利用規劃科學性亟需提升這一角度來說,部分農村地區的土地管理工作有較強的復雜性與特殊性,土地利用規劃本身便有很大的難度,若是未能將土地利用與開發和耕地健康協調起來,勢必會引起土地利用規劃不合理、土地管理質量不佳的問題。另外還有一點問題就是土地管理改革工作中的土地管理職責仍然需要進一步去明確,嚴防出現工作不到位的問題。針對土地利用規劃中所存在的問題,不僅需要提升重視程度,更要著手完善土地利用規劃的方法和流程,以此確保土地利用規劃科學和規范。
從土地管理缺乏監督與約束這一角度來說,在土地管理改革的背景下,政策法規所發揮出的作用越來越大,但是因為缺乏來自上級部門的監督管理,部分農村地區的土地管理工作并未做好與時俱進,從而引發了較多的土地管理問題。目前來看,在缺乏健全土地管理監督與約束機制時,農村地區的土地管理涌現了較多的新問題,這對當地相關單位的土地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決農村土地管理問題已經顯得十分急迫[3]。
2、農村土地管理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2.1 進一步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制度改革是應對當前農村土地管理問題的強有力抓手,通過不斷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可以很好的遏制當前所出現的土地管理問題。總的來說,在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工作時,要重點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①鞏固完善承包地的“三權分置”制度:所講的“三權分置”是承包地的所有權、經營權和承包權,在分置的狀態下,集體土地所有權與用戶承包權不發生變化,經營權需要從承包經營權中分離出來。可以說,通過落實“三權分置”制度,可以很好的滿足農村地區當前的發展需求,是土地制度改革的一大創新。在“三權分置”制度落實下,廣大農民可以在不失地的前提下去經營土地,這可以很好的解決耕地分散低效經營或撂荒問題,能夠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注入新活力。但在執行“三權分置”制度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一點,要防止土地用途非法變更、土地炒作和非法買賣。總的來說,要去進一步深化“三權分置”制度,對執行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和風險做好總結,確保可以全面穩妥的推進。
②完善土地征收制度:針對農村土地管理的特殊性,在完善土地征收制度時要重點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科學去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圍,結合區域特點去逐步縮減土地征收規模;二是在土地征收審批的過程中,要考慮將“征地協商和補償安置”作為前置性的條件,進一步去完善征地程序,全力保障土地征收的合理性與規范性;三是要進一步去完善補償安置保障機制,打造更為合理和多元的補償安置保障機制。在健全保障制度的過程中,要與被征地農民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聯系起來,以此發揮好土地征收制度的優勢。
③改革完善宅基地制度:宅基地制度的改革目的在于有效解決農宅閑置浪費問題,最大限度拓寬宅基地的用途,以此幫助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在改革完善宅基地制度時,要始終將“三權分置”制度作為依托,重點從四個方面來著手。一是要對宅基地權益保障和取得方式加以改革完善,嚴格貫徹“一戶一宅”的原則,對依法取得宅基地的給予確權登記發證;二是完善宅基地有償使用制度,對于存在一戶多宅的問題,要盡力拓寬利用渠道,積極探索有償使用的方法;三是完善自愿有償退出機制;四是推進房地一體登記發證工作,結合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鼓勵房屋出租、抵押和作價入股,幫助農民朋友獲得更多的財產性收入[3]。
2.2 夯實農村土地管理基礎
在土地制度改革與常態化的土地管理工作中,均需要有基礎性的工作來加以保障,針對當前農村土地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所需要重點開展的基礎工作包括三點:一是要加快確權登記發證;二是要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三是完善農村土地流轉市場的制度。
①加快確權登記發證: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在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繼續延長30年”,這為廣大農民吃了一顆“定心丸”。基于此,必須進一步加快確權登記發證,即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資格權、宅基地上自建房屋所有權,當順利完成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后,廣大農民的土地權益可以切實得到保障,可以依法享有土地和房屋財產權利。
②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管制土地用途中發揮著十分關鍵性的作用,且可以很有效的優化配置農村土地資源,因此,要高質量去落實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工作。具體來說,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過程中,要對基本農田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現代農業發展、鄉村建設布局等要素做好統籌規劃,有效的去協調和統籌農村土地利用,確保所編制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可以滿足農村土地管理需求,實現預期的土地管理目標[4]。
③完善農村土地流轉市場的制度:在農村土地流轉市場的制度完善中,要將工作重點放在三點上:一是要完善制度,尤其是要確定出全國性規范土地流轉的規范性制度,更為有效的去規范農村土地流轉決策程序,切實維護好廣大農民的權益;二是要建立土地交易的市場,要最大限度去消除土地交易中所存在的消息不對稱問題,確保土地交易的價格可以更加的合理,確保土地流轉工作的規范性;三是為有效減少土地流轉過程中的糾紛發生風險,需要考慮去建設提供流轉服務和土地資產評估的中介組織,確保土地流轉雙方的利益[5]。另外,要對這些中介組織加強監管力度,落實好日常性的執法檢查工作,確保土地流轉可以按照秩序來開展。
2.3 保障好建設用地需求
為保障好建設用地需求,要重點去落實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支持土地綜合整治工作,二是切實保障農村建設用地需求。
在支持土地綜合整治工作中,要嚴格秉承綜合整治的原則,對耕地數量進行規劃和調整,最大限度去提升耕地質量,為農村地區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具體來說,要做好土地開發與地塊整合工作,以此有效補充耕地數量,在提升耕地質量中,可以通過土地平整、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等工作來實現。除此之外,要立足于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大力建設好新農村,比如要建設相對集中的農戶居住區,這樣不僅可以節約農村土地資源,而且還可以有效的改善農民的居住環境。在切實保障農村建設用地需求這一工作中,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農村地區所需要的建設用地越來越多,這要求當地相關單位要切實做好農村建設用地的規劃與管理。具體來說,要科學去編制鄉村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實際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和實事求是,適當性去調整農村建設用地規模和指標。
結語:
新時代發展背景下,農村土地管理過程中暴露出了較多的尖銳問題,這些問題對農村土地管理質量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必須積極的著手去優化和解決。在解決當前農村土地管理問題時,要將制度完善與創新作為重點,重點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夯實農村土地管理基礎、保障好建設用地需求這三個方面的工作,以此完善農村土地管理方式,從而進一步促進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趙羽.論農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J].南方農機,2020,51(05):95-96.
[2]扈微.淺談農村土地開發整理中生態環境問題[J].綠色環保建材,2020,160(06):54+57.
[3]吳永崢.完善農村土地管理方式促進鄉村振興[J].農家參謀,2020,649(06):24.
[4]劉衛東.農村土地管理與規劃中的核心問題例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04):271-272.
[5]劉同楠.精準扶貧背景下農村土地流轉問題研究[J].農業工程技術,2020,40(06):49-50.
作者簡介:
鄭文亮(1975-),男,漢族,湖北洪湖人,本科,工程師,從事土地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