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科錦 李宇艦 趙世焱 張艷梅
摘要:企業施工定額是建筑施工企業進行投標報價和控制成本和的基礎和依據,是企業技術水平、經營管理水平、市場競爭能力的體現。在工程量清單方式下,每個企業都應有反映自己企業能力的企業定額。文中進行了企業定額的現狀及問題研究,提出了編制企業定額的必要性,并總結了測定與編制企業施工定額人工、機械、材料消耗量的幾種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施工定額;企業定額;消耗量定額;清單計價
1前言
根據《建筑工程施工發包與承包計價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住建部令第16號)給出的解釋,企業定額是施工企業根據本企業的施工技術、機械裝備和管理水平而編制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機械臺班等的消耗量標準,這個量體現在定額消耗水平上,而價則反映在實現工程報價的過程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資源結構的優化配置要依靠自由競爭機制的形成。在我國建筑領域,競爭機制主要體現在建設工程的工程造價競標上,而競標能否獲勝取決于資源消耗量,即工程定額的水平。應當通過建立反映企業管理水平和生產力水平的工程定額,實現降低工程造價,合理利用資源,提高工程質量的目的,在競爭中處于先進的水平。
目前我國市場的投標報價大多都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其計價依據都要依據企業定額進行計算。因此,施工企業必須以領先于競爭對手的企業定額為基礎,以低于競爭對手的投標報價為手段,爭取到市場份額。同時,必須抓住一切時機建立和完善自己的企業定額,依靠企業定額進行投標報價,以此促進企業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才能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中爭取生存和發展的機會。
2 企業定額的存在現狀
自2003年7月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提出要求各施工企業必須通過能綜合反映企業的施工技術、機械設備、工藝能力和工人操作能力的企業定額來進行投標報價。但我們經過調查發現,不少建筑施工企業沒有編制自己的企業定額,即使有企業定額也存在不少問題。
(1)有些中小型建筑施工企業資源有限,無力編制自己的企業定額。因為企業定額的編制需要多方多部門人才的共同參與和配合,而且企業定額編制成型后還要不斷的測試和修正,這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中小型企業一般不具備這樣的財力和物力。
(2)建筑施工企業自身的數據積累不足。在定額計價模式下,很多建筑企業套用國家統一的消耗量定額進行投標,常采用分包的形式把風險轉嫁,不注重施工過程數據的積累。企業若想快速建立體現自身水平的企業定額,缺乏數據支撐。
(3)在國家實行定額計價模式后,建筑施工企業一般是按照行業定額或地區定額套用,或者在此基礎上降低一定的百分點作為競爭標底,一般的企業就不再建立自己的定額測定機構。
(4)企業定額的動態管理存在不足。企業定額編制完成后,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出現,會有一些建筑產品被淘汰,有的施工工藝落伍,因此施工定額總有一定的滯后性,施工企業應該設立專門的部門和組織,及時搜集和了解各類市場信息和變化因素的具體資料,對企業定額進行不斷的補充和完善,調整,使之更具生命力和科學性,同時改進企業各項管理工作,保持企業在建筑市場中競爭優勢。
3改進措施
建筑施工企業應當重視上述問題的存在,根據企業自身特點、技術專長、施工機械裝備程度、材料來源和價格情況、內部管理水平等因素,編制和修訂適合自身企業內部使用的定額,審查、批準、頒發,并在該企業貫徹執行。
3.1 建立一支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管理團隊
建筑施工企業應抽調人員組織一個工程定額管理小組,負責企業定額的編制、修訂和管理工作。參與人員應該由企業副總或總經濟師等領導牽頭,由定額編制專職人員和兼職人員組成,可以是一線員工和技術人員等專業人員,各部分的工作和職能各不相同,只有這些人員之間相互配合才能保證企業定額的順利編制和不斷修訂。
3.2 注意收集資料,建立數據庫,實行動態管理
由各專業人員負責搜集積累本專業相關的各類定額調研和測定內容,及時了解更新企業的生產、管理、盈利等涉及到編制工作的資料情報,及時搜集和關注各類市場信息和變化因素的具體資料,建立數據庫,對企業定額進行不斷的補充和調整完善。
3.3 ?定額的套用、換算和補充
對于一般企業,無力建立專門的定額測定機構,也要安排懂政策、懂經濟、懂專業技術的人員,以地方費用定額為藍本結合企業實際進行修編。對于定額中缺項,又不在調整換算范圍內的,進行補充測定。必須深入施工現場進行全過程測定,并借鑒其它城市、企業、項目編制的有關補充定額,作為參考依據。
4 企業定額項目的測定和編制
4.1 企業定額的編制原則
1.平均先進性原則
平均先進是就定額的水平而言的,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條件下,本施工企業大多數施工隊組和大多數工人經過努力能夠達到和超過的人工、材料、施工機械臺班的消耗水平,它應該低于企業先進水平而高于企業平均水平。這種水平可以使先進者具有動力,有努力向上并超過定額水平的信心;使中間者具有壓力,有可望達到定額水平的信心;不遷就落后者,要求他們花大力氣提高技術操作水平,珍惜勞動時間,節約材料和機械臺班消耗,樹立盡全力達到定額要求的決心。一個具有平均先進水平的企業定額可以鼓勵先進,勉勵中間,鞭策落后,保持定額的先進性和可行性。
2.簡明適用性原則
簡明適用是就企業定額的內容和形式而言的,要方便定額的貫徹執行。就是說在保證定額消耗合理的前提下,企業定額項目劃分要粗細恰當、簡單明了,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應具有適用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掌握,有利于投標報價,有利于計算機應用軟件的開發和應用。
3.“四個統一”原則
建筑施工企業在投標報價時,必須遵守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因此,企業定額要與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相呼應,在統一的項目編碼、項目劃分、項目名稱、計量單位及統一的工程量計算規則的原則下編制。
4.獨立自主的原則
企業獨立自主制定定額,主要是自主的確定定額水平,自主的劃分定額項目,自主的根據需要增加新的定額項目。但是,企業定額畢竟是一定時期企業生產力水平的反映,它不可能也不應該割斷歷史。因此,企業定額應是對原有國家、部門和地區性施工定額的繼承和發展。
5.保密原則
企業定額的指標體系及標準要嚴格保密,如被競爭對手惡意獲取,會使本企業陷入十分被動的境地,會給企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4.2 企業定額的測定方法
編制企業定額的方法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以現行定額為藍本定額的修編法、經驗統計法、現場觀察測定法、理論計算法等。這些方法各有優缺點,它們不是絕對獨立的,實際工作過程中可以結合起來使用,互為補充,互為驗證。企業應根據實際需要,確定適合自己的方法體系。鑒于國家已采用科學的方法制定了統一的消耗量標準,施工企業可借鑒參考,而施工過程中采用了新工藝、新材料的工程項目內容與相應消耗量定額不符,可采用簡易方法進行測定。
定額的簡易測定方法包括比較類推法、統計分析法、經驗估算法。
1.比較類推法
比較類推法又叫典型定額法,它是以同類或相似類型的產品、工序的典型定額項目的水平或技術測定的實耗工時記錄為依據,經過與相鄰定額的分析比較、歸類、推導確定同一組相鄰定額工時消耗量的方法。
比例類推法的特點主要是采用正比例的方法來推算其他同類定額的消耗量,進行比較的定額項目必須是同類或相似類型的,應具有明顯的可比性,如果缺乏可比性就不能采用此法。該方法簡便,適用于同類型、規格多、批量小的施工過程。隨著施工機械化、標準化、裝配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這種方法的適用范圍逐步擴大。
2.統計分析法
統計分析法,就是把過去施工中同類工程或生產同類產品工時消耗(或產品完成數量)的統計資料,同當前生產技術、施工組織條件的變化因素結合起來、進行分析研究后,確定定額的方法。
統計分析法簡便易行,工作量小,適合于施工(生產)條件正常、產品穩定、批量大、統計工作制度健全的施工(生產)過程和施工企業,通常與技術測定法并用。但是由于統計資料只是實耗工時的記錄,在統計時并沒有剔除生產技術組織中不合理的因素,只能反映已經達到的勞動生產率水平,因此,也只適用于某些次要的定額項目以及某些無法進行技術測定的項目。
3.經驗估算法
經驗估計法一般是由定額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結合在一起,根據個人或集體的實踐經驗,經過圖紙分析和現場觀察、了解施工工藝、分析施工生產的技術組織條件和操作方法的繁簡難易程度,通過座談、分析計算后確定定額消耗量的方法。經驗估計法的優缺點經驗估計法的優點是簡便易行;工作量小,易于掌握,隨著情況變化便于對定額進行及時的制定和修改;速度快,可以縮短制定定額的時間。其不足之處是:對新工藝、新技術、新施工方法或新型機械設備的安裝進行估計時,其定額容易出現偏高或偏低的現象;定額時間水平不易平衡,或高或低,準確性比較差;對構成定額的各種因素缺乏分析研究;技術依據不足,容易受到參加制定定額人員的水平和經驗的影響,不易挖掘生產潛力。因而,經驗估計法只適用于產品品種多、批量小,不易計算工作量的施工作業,通常作為一次性定額使用。對于常用施工項目,不宜采用經驗估計法制定定額。
5.結語
企業施工定額應該作用于施工企業,并且促進其快速發展。應該確保編制的企業施工定額能夠滿足以下要求:相應施工定額應該要定于行業內的平均先進水平;所有匹配的單價都應該是動態的,隨市場的變化而動;要與實際方案緊密結合;方案不同指標不同。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定額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它是參與市場競爭、自主報價的依據。企業內部人員素質、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技術生產力水平、勞動生產率水平、機械化施工水平等方面均集中反映在企業定額里。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筑施工企業對企業定額應有新的認識和足夠的重視。必須要測定、分析、研究、積累,編制一套適應本企業管理水平的企業定額,充分考慮各種市場風險因素,自主進行報價,才能以不低于成本價的合理低價中標。
在我國現行的招投標方式下,如果一個企業的定額水平高,它的報價就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在競爭中就占有較大的優勢,相反如果一個企業定額水平低,那么它的報價就缺乏競爭力,在競爭中取勝的機會就少。企業定額,是企業走向市場參與競爭,進行投標報價的主要依據,與國家頒布的概預算定額相比,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動態管理的特征。隨著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建筑行業內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這也就需要企業不斷提升自身生產能力,應該著眼于企業施工定額消耗量進行詳細分析,確保其能夠在行業內具備一定的優勢。
參考文獻:
[1]張軼.清單計價模式下編制企業定額的必要性研究[j].現代商業,2010,(14)
[2]王俊林.談企業定額的編制與應用.建設部工程造價管理,2005:15
[3]王原.談施工企業定額編制的意義及方法[j].山西建筑,2010,(14)
[4]楊志娟.建筑施工企業定額測定及編制方法研究[D]西安 長安大學 2009
[5]熊林.建筑企業實施企業定額現狀及定額編制要點[J].四川建筑,2010.30.1.
[6]李劍,高雯.淺談工程量清單計價下企業定額的編制的研究[J].建筑市場與招標投標,2008(6):25
[7]李建峰.建設工程定額原理與實務[M]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8
[8]李錦華,郝鵬 工程定額原理[M]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6
作者簡介:趙科錦(2002-)男 漢,黑龍江省尚志市
指導老師:張艷梅(1968-)女,漢,天津市,副教授。研究方向:土建及造價。
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2010146672,遼寧科技大學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經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