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小龍
(甘肅財貿職業學院,甘肅 蘭州 730207)
直播經濟和線上旅游等新模式的發展,促進了鄉村旅游和農村電商的深度融合。大學生鄉村旅游電商創業既能夠給大學生農村創業提供充分的支持,又能夠給鄉村振興提供先進的理念、技能和知識,改變農村鄉村旅游電商創業領域高端人才不足的局面。但是除了人才和資金之外,農村創業也受到天時、地理和人文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創業風險較大,大學生基本上是從農村流出。因此必須要出臺完善的法律保障,打造“互聯網+”農村創業的新模式,規避相關風險。
大學生農村創業不僅要有完善的產業支持,更要有充分的法律保障,和城市相比,鄉村的市場經濟環境、產業發展、教育醫療、生活水平以及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都相對較低,因此人才流失較為嚴重。加之鄉村產業的投資不足,很多產業呈現資本流出態勢。此外農業產業本身容易受到自然災害、人為影響、環境破壞和市場變化的影響,加劇了產業的脆弱性。農村屬于大學生創業高風險地區,而電商和鄉村旅游融合又屬于創新經濟模式,如果缺乏專門的法律保護和規制,那么他們創業就會受到諸多法律的困擾。尤其是大學生缺乏經驗,較為單純,在沒有資金支持和法律保障的情況下其創業風險巨大。
2020年以來,受到國際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受到了極大的挑戰。盡管鄉村旅游事業發展的規模較大,速度較快,但是私搭亂建等現象嚴重,許多旅游區一哄而上,管理混亂,缺乏相關的法律條文保障,造成了發展不可持續,生態破壞嚴重。因此針對環境保護、行政規制、綠色發展、產業經營等各個方面都要出臺專門法律進行保護,推動鄉村旅游的法治化、規范化和可持續發展。[1]同時還能解決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各自為政、獨立為戰的狀況,加強市場監管,規范和整治市場經營者行為。在電子商務發展方面,通過法律保障支持農村電子商務產業,打通最后一公里,同時針對鄉村電商產品質量、造假售假缺乏監管等問題進行一定的治理。
以直播經濟為代表的線上線下融合經濟正在成為鄉村旅游電商的新模式,直播經濟不僅成為未來電商產業的主要模式,而且還推動了在線旅游經濟的發展。目前多個農村旅游電商都大量招收主播,采用吸粉方式,打造創意經濟新業態。正因如此,迫切需要加強法律保障,為鄉村旅游深度融合電商提供充分的支持,破解鄉村人才和資金雙重流失的問題。
由于鄉村創業各項條件尚不完善,大學生返鄉創業和農村創業的意愿不高,如果大學生返鄉創業失敗,那么不僅失去了在城市工作的機會,而且還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風險。[2]當前我國原本對大學生鄉村創業缺乏相關的金融支持、產業扶植、法律引導,加之鄉村創業本身風險大,很多大學生將來還要回到城市,這就造成了創新創業的不可持續性。目前,我國大學生下鄉的法律保障主要在大學生村官等方面,具體產業配套方面的保護還不夠完善。盡管比起傳統農業養殖,電商+鄉村旅游的模式風險較低,但是仍然要求較多的粉絲積累,創新的運營模式以及較大的資金投入。而目前農村創業的各項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尚不明確,忽視了大學生缺乏經驗和抗挫折能力等問題,不能夠及時幫助大學生解決法律難題。
首先,沒有為鄉村旅游的專門立法,也沒有針對鄉村地方性法律制度。目前多是以指導性文件為主,一旦出現糾紛,缺乏法律依據。其次,監管混亂,權力重疊,尤其是在審批規劃和生產經營等環節。第三,農村旅游產業長期以來管理混亂,產業質量標準較低。
鄉村電商法律意識薄弱,在直播經濟新業態下,假貨泛濫更為嚴重,一些不法主播利用自己的粉絲效應欺騙消費者,降低品質,抬高價格,以劣充優等現象更為嚴重,例如以糖水冒充燕窩的現象。鄉村電商的監管門檻較低,網絡不健全,服務水平還有待提高,在整合各類資源等方面還需要相關的法律依托來克服風險。[3]
首先,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明確高校進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責任和義務,在此基礎上加入鄉村創業的內容,結合最新的鄉村旅游電商經濟業態。在高校階段,要提供鄉村旅游電商深入融合創新創業基地,鼓勵大學生進行直播帶貨等新經濟模式的嘗試,逐漸了解經濟運營模式,進行鄉村旅游電商的創業孵化活動。其次,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進行專門立法,針對當前存在的各種漏洞,彌補法律空缺。以法律的形式優化政策支持、金融支持、稅費減免等方面,比如在金融支持方面,可以規定大學生根據大學生個人信用推出農村鄉村旅游電商創業貸款,確保專款專用。第三,完善鄉村電商創業法律環境,明確相關執法機構和監督機構,細化各項可操作性的制度,比如財政補貼和稅費退還的具體金額,行政事業性收費的減免,企業設立的程序,大學生股權結構等方面都要細化進行規定。
立法工作以因地制宜為原則,落實環保、旅游和鄉村產業發展的各項條例,立法要指導地方性規章制度的實施,積極鼓勵大學生在當地落戶,為他們創業提供優惠的條件,真正吸引人才。比如大學生返鄉進行鄉村旅游創新創業活動的,當地可以在住房、經營、注冊和金融支持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支持,避免人才流失現象。由專門管理機構負責,嚴格各項執法監督過程,有效改善管理混亂、責任不清的問題。對相關產業標準進行完善,既指導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又能夠通過相關標準做到有法可依。要加強環保方面的法律規制,加大行政執法力度,確保鄉村旅游達到綠色發展的要求,特別是飲食等方法,必須嚴格達到標準。
制定鄉村電商創業的相關法律法規,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比如對于大學生鄉村電商創業的,在前三年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針對目前電商平臺存在的刷單和造假事件,要進行嚴厲打擊,一旦發現違法違規行為,不但要禁止其電商參與資格,而且還要追究刑事責任。進一步完善農村電商的信用體系建設,加強各項配套設施的法律支持,以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針對直播經濟中的造假現象要嚴重打擊,不僅要假一賠三,而且要根據售假金額追究刑事責任。加大直播電商從業人員門檻,鼓勵大學生積極加入農村直播經濟當中。明確指出哪些內容和新聞被禁止,堅決杜絕低俗和違法行為出現。在嚴格監管的同時,還要大力支持,積極促進鄉村旅游電商的深度融合。比如給大學生鄉村旅游電商提供用地支持,在不破壞耕作層的情況下,允許生態符合利用。
大學生鄉村旅游和電商的深度融合能夠創造鄉村經濟新動態,改變過去農村高學歷人才流失的現象。因此,必須要加強相關法律保障,不斷完善立法,出臺各項地方性法律法規,加強監管,加大支持,實現鄉村旅游電商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