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紅
(廣東唯品律師事務所,廣東 河源 517000)
我國經濟增速加快,國民生活質量的提升,對于各行業的要求都有所提高。對于建筑行業的要求具體表現在建筑設計、方案設計以及法律規定上。而隨著相關法律條文的出現,建筑行業更加標準化、規范化,保護了相關責任人的權利與義務。但是,在制定相關法律時也應該考慮我國各地區域的特點,針對不同的需求和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法力法規。進而對相關條例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提供保障。另外,在簽訂建筑工程施工項目的合同時,應該認真檢查合同內容是否有對企業不利或者不公平的信息。不公平的合同內容對雙方企業的利益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簽合同時應該保持認真謹慎的態度,為了保障自身合法權益,避免出現合同糾紛,一旦發生糾紛也可以通過法律手段進行解決,節省時間和精力的同時還可以提升效率。
在簽訂合同和開發項目的過程中,一些承包商只注意到眼前的利益,為了不承擔法律責任,在簽訂合同時將自身的責任“摘”得一干二凈。而這些人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以次充好,施工材料的質量不能得到保障,造成整個項目的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同時還造成了多方的經濟損失。因此,建筑企業在簽訂新項目的合同時,應該掌握合同條約中的全部內容,明確雙方企業的權利與義務,保護多方的合法權益,另外,合同內容要簡單易懂。以免產生歧義現象,以便后續合同的正常進行[1]。
現階段,我國絕大部分建筑企業在解決合同索賠方面的糾紛時,通常用不當的方式進行解決,合同糾紛將進一步加劇,及時采取合理措施,確保在提出索賠時保護自身權益,訴訟程序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同時,我們必須考慮到施工單位的管理人員應提高他們在管理中的責任感,對個人實行管理責任,避免無法問責的情況。
建筑施工能否順利進行不僅需要合同雙方的共同努力,還需要與項目相關的工作人員對相關法律法規有明確了解。另外,要想擁有良好的施工條件,需要施工所在地的政府給予支持與監督,同時還需要保證施工人員的專業水平符合要求。當前由于我國法律的限制和法律規定的不斷完善,施工隊伍中專業技術人員的增加,建筑行業正在朝著更加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例如,在承包方面,對承包商有相關的限制,并且禁止非法采購,而且簽合同的雙方對于建筑的要求可能會更加嚴格,這對于建筑施工質量起到了保障作用。
在對建筑進行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應該考慮自然環境,地質地貌以及建筑建成時所需要的功能等因素。另外,施工監督部門應及時完善相關標準,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作用,盡可能地確保合同的專業性、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
“陰陽合同”是指簽署合同的人同時簽訂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建設合同,合同的內容不同,兩個合同的招標對象相同,但合同中給出的具體條件不同。例如,項目資金、項目工期等。“陽合同”是指建設單位按照招標法簽署并在項目管理部門注冊的建設合同,而“陰合同”是指由建設單位根據招標書簽訂的合同。雙方避免受到政府部門的監督,并發揮法律的作用。
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陰陽合同”具有廣泛性。主要是根據施工內容,將在招標前后簽署“陰陽合同”。例如,在招標之前,建筑單位與施工單位就通過談判的方式簽署了相關合同[2]。但是,為執行項目管理辦公室的提交流程,將補充招標程序,簽署符合法律規定的“陽合同”做樣子給政府部門看。
分包是簽訂合同內容的一部分,用于將合同中的內容分發給第三方,并交付給第三方進行施工。分包不是違法的,但如果該部分將內容分發給第三方未經承包商許可就不具備資格與施工單位簽署協議,一般被稱為非法分包。
在進行實際施工時,有很多施工單位都忽略了分包部分,比如物料供應,通常物料供應在項目過程中購買的材料都沒有簽訂相關的采購合同,因此,提供物料的人不知道采購物料的用途。只能通過購買物料的人的口頭描述安排采購,融體物料采購的人也沒有讓其提供相關證明,物料供應商沒有購買者的存檔記錄,進而容易引起施工糾紛。
現階段,我國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尤為激烈,越來越多的企業為了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能有一席之地,通常通過壓縮成本的不正當手段去進行競爭。特別是當前施工單位的施工設備質量相對較低,綜合整體實力不符合相關要求,業主將占據領導地位,是擁有大量利益的一方,通常會導致一些不公平的條約或異常的糾紛出現,將影響項目的整體質量和各方的利益。
目前,隨著市場中權利和義務的不平等現象愈演愈烈。為了獲得工程項目,建筑單位競爭以壓縮成本的手段打破行業的平衡,采取低利潤的方法去競爭[3]。
但是,通過成本壓縮的方式降低價格往往會造成建筑質量得不到保證的情況,因此,更多會引起糾紛。出現這種情況的罪魁禍首是合同。為了擴大雇主的利益,將建立許多有利于雇主的條約。但是,關于違反合同和解決爭端的賠償方面的規定很少,這對施工單位沒有起到約束作用。結果,造成雙方權利義務不平等的現象發生,盡管雙方都會在簽署合同后再次進行談判,但是談判結果往往不能令人滿意。因此,需要進一步規范合同才能夠確保合同能夠發揮出相應的作用。
招標制度的制定主要原因是為了提高經濟效益,通過招標活動最大程度地保護國家和企業的權益。而在進行招標時,大多數招標單位招標流程沒有按照國家規定的招標流程來進行。時常會有圍標、串標的現象發生,這是對陰陽合同的縱容,沒有發揮出競標制度應有的作用。另外,在招標結束后,合同的執行過程沒有得到充分的監督,從而導致了大量非法轉包的現象發生。
因此,迫切需要完善招標制度。為了使國家能夠更好地進行干預并限制招標過程,必須及時更新招標標準。根據建筑業的發展狀況,必須制定有效的招標制度,加強對招標過程中非法分包的打擊力度[4]。
另外,施工單位應充分考慮施工人員的整體素質,同時,必須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轉包項目的類型和數量。另外,必須確保工程單位具有足夠的分包資格。
當前,我國建筑業法律制度不夠完善,一些企業無法了解更多的法律條例,容易引起更多的合同糾紛。因此,相關部門應注意合同糾紛和合同管理的內容,制定解決常見問題的規范性文件,制定強有力的政府指導原則,并提升法院仲裁的一致性、權威性和審判性。同時,我們需要改善審判的執行力,并大大減少合同糾紛的發生和延誤索賠的實現。
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仍然有限,因此,需要規范施工合同,改進招標制度,完善法律制度,有助于促進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