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艷鴿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制研究所,廣西 欽州 535099)
根據統計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6月底,我國網約車用戶規模達到3.40億。網約車行業處于快速發展的狀態,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不過網約車事故頻繁發生,引起社會對網約車“安全”服務的議論,如何通過法律規范網約車行業發展成為研究的重點。現站在地方立法角度,圍繞法律問題進行分析。
近年來,快車、專車以及順風車等新興業態相繼出現,如何規范網約車發展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2021年兩會期間,交通運輸部部長談到關于深化出租汽車改革與發展的問題,提出希望進一步深化出租汽車行業的改革,規范網約車的管理,積極推動公共交通的發展,打造多樣化出行服務體系。關于“網約車”的監管,不應該一味禁止,要通過立法的形式使其獲得合法身份。同時設計出臺具有操作性與可執行性的管理政策,積極鼓勵新業態發展,面向群眾的需求提供差異化和多樣化的服務,最大限度上滿足人們的多層次出行需求。“網約車”出現以后,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網約車的便利人們深有體會,但是乘客安全出行以及用戶個人隱私保護等方面,還必須要加以規范。目前來說,關于乘車途中產生的問題或者發生意外,如何進行責任的界定,都必須要嚴肅規范。既需要進行規范,同時也需要與傳統出租車模式區別開來,為乘客提供相應的交通安全保障。總體來說,技術不斷創新,立法趨于滯后。加快網約車地方立法,圍繞源頭抓起,強化對約車平臺和司機以及運營車輛強化管理,促進新興行業健康發展[1]。
美國最先承認網約車合法性的地區為加利福尼亞州,其是“優步”的誕生地。從其做法來看,交通監管機構制定了針對網絡平臺的系列監管規范。其遵循的理念是網約車的運送行為,并非為傳統的非營利合乘,因此提出一個新概念,將包括優步在內的互聯網約車平臺,統一稱為“交通網絡公司”。基于保障安全的目的,監管機構要求對申請加入約車平臺的司機必須要做好安全核查,同時對車輛與司機的責任保險提出相應的要求[2]。除此之外,還提出不允許網約車沿路巡游攬客以及每次載客不可以超過七人等規定。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得知,截止到2020年11月全國網約車平臺數量為207家。作為新事物的網約車,的確催生出新業態,為人們提供了便利,不過由于監管與立法滯后,也潛在很多隱患與問題。2016年交通運輸部等七部門出臺的《網絡預約出租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規范網約車行業發展。在2016年12月,北京市率先發布了《網約預約出租車經營服務管理細則》;2017年1月份,深圳開始實施關于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的暫行辦法。然而辦法實施后,各地區在具體落實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具體如下:1.車輛配套不完善。按照管理辦法,網約車必須安裝車載裝置,不過在具體落實方面存在著各類亂象,未能做到規范化。2.安全事件頻繁發生。幾乎每一年網約車行業都發生過人身安全問題,例如跳車事件等。究其原因,安全監督管理還存在著薄弱點。為促進網約車行業的規范化健康發展,國家多次進行管理辦法的修訂。近年來,國家交通運輸部和全國各地區都在積極探索規范網約車的管理辦法。
從網約車地方立法的角度來說,有著很大的空間。具體來說,在網約車準入條件;網約車駕駛人員管理;約車平臺的監管等。圍繞網約車合法化、駕駛人合法權益、乘坐車信息安全與人身安全等,進行相應的研究與探索,提出法律規范約束的辦法,促進網約車行業健康發展[3]。例如,網約車準入條件。在立法時需要面向的城市需求,遵循現行的法律法規要求,結合地方車輛管理規定,提出符合實際的準入條件。各個地方設立的網約車車輛準入門檻,對提高網約車管理效率,促進網約車規范化發展,可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若門檻過高,則會使得很多車主難以達到準入要求,不利于網約車行業的發展。若設立的門檻過低,使得各類素質水平的駕駛人進入到網約車行業,則會給乘客的安全帶來威脅,因此如何把握好“門檻高低的度”,成了思考的重點。以石家莊為例,2017年7月21日《石家莊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實施。從辦法的具體規定來說,申請從事此類經營的車輛自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首次注冊登記到申請之日不超過三年,同時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和衛星定位以及應急報警等多樣化工程的車載設備,同時接入市出租汽車管理機構監管平臺。關于駕駛員的準入條件,辦法提出必須要達到相應的資質,并且最近連續3個記分周期內沒有記滿12分記錄等。從當前的發展情況來說,網約車行業帶動了女性就業,2020年以來國內新注冊的女性網約車司機超過26.5萬人,成了滴滴平臺的重要支撐。在設置門檻時,需要關注的男性司機和女性司機的就業需求。
近年來,網約車安全事件頻繁發生,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2021年2月底,長沙貨拉拉女乘客墜車死亡事件,在社會上掀起了很大的輿論。對此,公司方面公布了系列整改措施,例如上線車內錄音錄像功能等。從南方網消費維權調查發布的報告顯示,46.21%的乘客選擇滴滴出行,其次為如祺出行和花小豬等。搭乘網約車,83.28%的消費者會留意車上是否有錄音錄像裝置以及是否開啟。隨著人們對網約車接受度的不斷提高,對網約車乘坐安全的需求也不斷提高,尤其是網約車內部的錄音與錄像功能等。大部分乘客在搭乘時遇到麻煩會選擇向平臺投訴或者向親朋好友求助或者報警。網曝的網約車案例很多,引起人們對完善網約車安全管理的關注,通過地方立法的形式要求網約車安裝相應的設施,營造安全乘車環境,保護乘坐車的安全。以深圳為例,深圳立法將網約車納入統一管理,實施嚴格監督管理。2020年12月,《深圳經濟特區出租汽車管理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已經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進入到人大常委會審議環節。立法正式將“網約車”納入出租車行列實施管理,同時區別于傳統出租車服務,結合網約車的特點,制定了詳細完整的管理辦法,實施嚴格的監管。立法打通了傳統出租車和網約車駕駛人員從業通道,同時建立統一駕駛員許可條件。按照新規定,如果駕駛員沒有按照規定攜帶或出示從業資格證以及道路運輸證,那么乘客有權拒絕支付運費。例如,駕駛人員、車輛和平臺預約的車輛、駕駛員不一致,將會處罰5000-10000元不等。除此之外,新規擬要求,外地出租汽車不可以空車駛入深圳經濟特區。除此之外,要圍繞網約車的合法權益,例如工傷保險等,通過立法的方式實現保護,促進網約車行業規范化發展。以浙江為例,浙江率先立法,網約車平臺可以單獨為司機購買工傷保險。2020年11月23日,《浙江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草案)(二次審議稿)》,提出按照關于數字經濟新業態勞動用工最新規定,網約車平臺可以單獨為司機購買工傷保險。通過立法的方式,保障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共享經濟背景下,網約車行業的健康發展,要做好立法工作。通過地方立法的形式,規范行業發展,促進網約車行業健康持續化發展。文中結合部分地區的具體實踐,進行了經驗總結。除此之外,提出關注網約車出行安全的立法建議,保障乘坐人、駕駛人等主體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