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劍波
胃癌疾病臨床較為常見,屬于惡性腫瘤,疾病發生與患者不良飲食生活習慣關系密切[1]。其中,進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占較大比例。進展期胃癌患者的癌組織浸潤至胃壁肌層、漿膜層,患者病情加重,進一步影響生存與生活質量[2]。進展期胃癌患者有明顯的腹部不適表現,早發現、早診治是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的關鍵[3]。關于進展期胃癌疾病優選手術治療,D2 根治術是標準術式。近年來,隨著微創理念的發展,腹腔鏡手術憑借操作簡單、安全性高等優勢獲得推廣應用。隨著治療經驗的積累,發現腹腔鏡D2 根治術與淋巴結清掃聯合治療進展期胃癌的預后效果理想。本文就此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9 年2 月~2020 年4 月期間收治的進展期胃癌患者120 例為研究對象,患者均經病理組織學等檢查確診為進展期胃癌,符合《WS316-2010 胃癌診斷標準》中的診斷標準。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60 例。對照組:男36 例、女24 例;年齡最小40 歲、最大70 歲,平均年齡(55.50±10.50)歲;TNM 分期:Ⅰ期15 例,Ⅱ期28 例,Ⅲ期17 例。觀察組:男35 例、女25 例;年齡最小42 歲、最大72 歲,平均年齡(55.60±11.20)歲;TNM 分期:Ⅰ期18 例,Ⅱ期26 例,Ⅲ期16 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TNM 分期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年齡≥18 歲患者;②手術治療方案獲得患者、家屬知情同意;③病歷資料完整。
1.2.2 排除標準 ①遠處轉移患者;②嚴重感染患者;③臟器功能障礙患者。
1.3 方法
1.3.1 觀察組 采用腹腔鏡D2 根治術聯合淋巴結清掃。術前常規檢查、對癥支持治療以及禁食、水等,輔助胃癌患者取仰臥位,進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建立氣腹,置入腹腔鏡Trocar 探查,在明確腫瘤情況、關系的基礎上分離橫結腸系膜、胰腺包膜,同時行胃網膜動靜脈夾斷處理,清掃淋巴結組織(6、14、15 組)。以上操作完成后游離小網膜,清掃淋巴結組織(5、8、12 組),上翻胃體、大網膜,夾斷胃左動靜脈,清掃淋巴結組織(7、9、11 組),夾斷胃短動脈,清掃淋巴結組織(1、3 組)。十二指腸離斷吻合等操作完成后,拖出胃、其他清掃組織,切除相關組織,癌腫上緣(8 cm)作胃空腸吻合。
1.3.2 對照組 采用常規開腹D2 根治術聯合淋巴結清掃。術前處理同觀察組,于患者上腹正中開口(20 cm)左側繞臍,而后進行常規游離、清掃吻合等處理,具體操作同觀察組。
1.4 觀察指標
1.4.1 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術后并發癥包括切口感染、胃癱、吻合口出血、腸梗阻。
1.4.2 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術后恢復指標 手術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淋巴結清掃總數;術后恢復指標包括:術后首次進食時間、術后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5.00%,低于對照組的2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n(%)]
2.2 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術后恢復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術后首次進食時間、術后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淋巴結清掃總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術后恢復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術后恢復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胃癌近年來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是胃壁表層黏膜上皮細胞惡性病變所致疾病問題,疾病發生與患者的遺傳、飲食、環境污染等關系密切[4]。胃癌分為早期、進展期胃癌,其中,進展期胃癌一直較多,且開始呈現明顯的年輕化趨勢[5]。
進展期胃癌治療的關鍵是充分切除病灶、淋巴結組織,手術以D2 根治術為主。D2 根治術包括腹腔鏡、傳統開腹D2 根治術[6]。傳統開腹手術視野清晰,在直觀切除病灶組織的基礎上可以有效清掃淋巴結[7]。但是,手術切口大、創傷大、術中出血量多,延長了患者的術后恢復時間,增加了患者的身心負擔[8]。腹腔鏡手術采用超聲刀銳性分離病灶組織,腫瘤組織擠壓少,可有效放大血管、神經,精確度高,可以徹底清掃淋巴結,手術效果與開腹術式相當,但是安全性更高[9]。馮鵬才等[10]研究指出,腹腔鏡D2 根治術+淋巴結清掃治療進展期胃癌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減少了患者術中損傷、加速了患者術后恢復。
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術后首次進食時間、術后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淋巴結清掃總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進展期胃癌行開腹/腹腔鏡D2 根治術聯合淋巴結清掃治療效果接近,但腹腔鏡D2 根治術聯合淋巴結清掃治療安全性更高,患者術后恢復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