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靜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隨著肥胖人群的增加,作為肥胖并發癥的糖尿病也成為嚴重的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山西因以面食為主的傳統飲食結構,也成為糖尿病的重災區。運城市位于山西省最南端,目前糖尿病患病率達11.02%。
“1997年,由政府批準成立運城市糖尿病防治中心,由同德醫院提供經費,形成一套人馬,兩套牌子有效合作關系,在長達20多年的實踐中,糖防體系中不同的機構,不同的職責,各司其職,相互協作,相互配合,為中國農村防治糖尿病探索出一條‘以醫帶防、以防促醫、防治結合、醫防融合的新模式。”同德醫院院長薛勝武介紹道。
深秋的運城,白霧籠罩。記者一行踏著濃濃秋色來到運城市糖尿病防治中心,這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運城市現有糖尿病患者50萬人,前期人群近100萬,35歲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122322人,規范管理107868人,規范管理率88.18%,控制率74.59%,各項結果均達到或高于山西省糖尿病防治行動要求的目標值。針對這一狀況,運城市的糖尿病防治工作充分發揮糖防中心的牽頭帶動作用,在政府主導、引導和帶領下,成立機構、建立網絡、宣傳發動、安排部署、監督考核、定期評估,并由同德醫院擔負起運城市糖尿病并發癥的治療中心的職責,同德醫院先后投入約2500萬元承擔了市糖防中心的全部經費。各縣級糖尿病防治樞紐和鄉、村防治單位、小組也是各司其職,早篩查、早發現、早教育、早干預、早治療,上下聯動,共同防治運城市糖尿病人群。
薛勝武告訴記者:“許多醫療工作者常年奮戰在農村第一線,將‘健康教育室搬到村民的家門口,還開展了‘三減三健專項行動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知識‘五進活動,在科學傳播健康知識,廣泛傳授健康技能的同時,推動全社會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為。通過送服務、送技術,將防治網絡織密織牢。”
“關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實施醫藥衛生、體育健身、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心理干預等綜合治理,使健康真正同各領域、各方面的工作相結合,是落實新時代的健康衛生觀的必要措施。”運城同德醫院門診部主任王曉丹說。為此,運城同德醫院提出“個人健康自主、家庭健康自助、社區健康自治”的“三自”模式,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高血壓日”“腦卒中”“糖尿病日”等為載體,開展了大型慢性病防控宣傳活動,通過宣傳活動,普及健康知識,提高群眾健康意識,各項活動均受到全區居民的好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同時也改變了居民的一些不良健康方式。
據了解,20多年來,運城市糖尿病防治工作依靠社會辦醫力量,在探索農村城市糖尿病防治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全面推進了慢性病管理工作,提高了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治療率和疾病控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