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素嬌 石阿鵬
產業興、百姓興,產業旺、百姓旺。當前,鄉村振興工作處于新的歷史方位,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要以產業發展為抓手,強化黨建引領、目標導向、人才培養,充分激發廣大農民的內生動力、激活產業的發展活力,以產業發展的“提速換擋”打造鄉村振興“理想村”,奮力走出一條特色和優勢集聚的農業農村現代化道路。
激活“紅色引擎”,筑牢產業特色“橋頭堡”。產業興旺要強化黨建引領,利用本地農業龍頭企業帶動性強、輻射力廣的優勢,通過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示范、農戶資源整合等方式,創新方便快捷、信息精準、服務高效的產品銷售體制機制,共建“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鏈。推動鄉村振興發展,要以黨建為領航,樹立產業發展鮮明導向,依托特色產業,通過發展優勢產業吸納勞動力,幫助當地群眾實現就地就近就業。黨建品牌立得好,產業特色立得住。黨支部要發揚“辦實事、開新局”的精神,延伸產業鏈條、拓展工作格局。向上延伸種養產業鏈,聚焦核心技術研究開發,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努力讓“一產”興起來、“二產”優起來、“三產”旺起來,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注重“提質增效”,織密產業發展“保障網”。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是產業興旺的重點,也是最為基礎的一環,要以“增質效”為目標,強化資金統籌、加快設施建設以增強產業發展保障力。以縣級財政為基本單元,統籌涉農項目資金,整體協調、穩步推進,多措并舉加快農村道路建設,改善道路交通環境,構筑內暢外達的農村交通格局;要重點抓好耕地保護與地力提升,積極發展先進水利灌溉技術,大力實施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工作質量與效率,以科技創新驅動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要進一步推廣現代冷鏈物流理念,加大對其重要性的宣傳力度,加強倉儲保鮮冷鏈基礎設施建設,減少農產品流通損耗,控制農產品物流成本,補齊農產品冷鏈“最先一公里”短板,推動農產品提質增效和農業綠色發展。
引入“人才活力”,注入產業興旺“活水源”。產業興旺離不開人才支撐。要充分尊重廣大農民意愿,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堅持農民在產業興旺中的主體地位。要加快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民生工程,定期對農經、農技人員開展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挖掘一批鄉土氣息濃郁、手工技藝嫻熟的“土專家”、“田秀才”、種養能手等鄉土人才,構筑產業興旺人才高地;另一方面,要“筑巢引鳳”,以好政策強保障,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給予人才資金支持、稅收減免等方面的政策傾斜,念實“招”字經、做好“留”字功,打造一支具有新思想、新文化、新技能的職業化農民隊伍,讓“新農人”既能引得來,又能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