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家庭暴力;人際關系;自我療愈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1)32-0050-03
一、案例概況
“我最近很煩,一切都亂了套,導師不喜歡我,與師兄弟姐妹關系也不好,還失戀了,研究報告、課題申請都不順利,我活不下去了。”一個神情沮喪的女生(暫且稱她為B女生)坐在我面前,一下子說出這么多的問題,情況好像真的很嚴重。
我問她這樣的狀況持續多久了,她說:“自從來到××大學就沒有好過,快一年了。最初的導火線是有同學說我去實驗室遲到,結果研究生津貼被扣200元。我最多遲到不超過三次,就扣那么多,我真是不服氣。我看到別的同學遲到老師也沒有扣他的錢。真是不公平,我要爆發了。”
我問:“爆發是什么意思?”
她說:“我脾氣不好,很會吵架,我還會動手。”由以上對話初步評估,B的問題的確比較嚴重,因為脾氣不好,導致人際關系四面楚歌,再加上失戀,還有家庭內部訴訟官司,用她的話說,“心情真是煩透了。”她的社會功能嚴重受損。
B女生說:“老師,我現在只要找到一個可以摟著我睡覺的男朋友,我的問題就都好了。”
真的這么簡單嗎?健康的人生很簡單,不健康的人生復雜程度讓人難以想象。我首先詢問了她與前男友是如何認識和相處的。她說是在上學旅途的火車上認識的,相處了兩年多。疫情期間還在男朋友家住了將近兩個月,之后才回家,后來分手了。
“相處得好嗎?”
“開始很好,后來越來越不好,因為我打了他,而且被他媽媽看到了。”
“是嗎?說說看。”
于是她講了一個有趣的戀愛故事:
“因為男友對我比較好,能夠照顧我的感受,我很感動,所以就喜歡上他了。我在他們家也是認真做家務的,不過我會要求他和我一起做。我們住在一起也挺好的,只是我對性行為不感興趣,我只要他摟著我睡覺就很好了。后來時間長了,我們總為了很小的事情吵架,我吵不過他就會打他,有一次把他的鞋子扔到房頂上,而且打他時被他媽媽看到了。從那之后,我們的關系就不好了。我回家之后,拿到了碩士生的錄取通知書,準備讀研,他也要去外地讀書。忽然有一天,他發短信對我說要分手,原來他在去學校的火車上認識了一個女生,他說那個女生比我好。我很生氣,追到他的學校,把他約出來談,我們又吵了起來,他說話很難聽,我就又打了他。那是在街上,我打了他10個耳光,他沒有還手。我們的戀愛就這樣結束了。旁邊還有晨練的老人看著,我聽到他們在議論:‘這個小姑娘好厲害,這么兇,以后怎么嫁人啊。我很后悔,我不應該打他,我也不想自己這么兇,但是我有時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我在家也打人,還惹了官司。我爸媽老實本分,總是被姑姑家欺負,姑姑和姑父跑到我家門口來吵架。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我爸爸太軟弱,媽媽一個人也吵不過他們,我就去幫忙。姑姑罵我,我沒控制住,就甩了她兩個耳光。我把他們給嚇住了,他們不敢再來吵了。但是后來姑姑家找了律師把我告上了法庭,后來法庭判我罰款500元,支付她醫藥費300多元。“我的脾氣一直不好,小時候經常挨爸爸媽媽
打。我姐姐被打得很少,因為她一看到爸媽要動手,要么馬上投降,要么就趕快溜走了。而我決不投降,而且僵在那里等著他們來打。我心里想,你要打就打,打死才好。因此從小到大,我挨打的次數最多。有一次打完,我媽媽哭了,但我就不哭。媽媽說我是打不死的‘小強。這可能也是我現在脾氣火爆、喜歡動手的原因吧。一個經常遭受家暴的孩子,長大后脾氣暴躁,習慣用暴力解決問題。”
二、咨詢過程
B女生看似能量巨大,很厲害,但是生活顯得雜亂無章。有位心理學大師說過:來訪者最了解自己的問題,最有辦法解決自己的問題;一些來訪者的悟性高,自我療愈能力很強。這句話同樣適用于B女生。
對B女生共咨詢8次,包括以下三個步驟:
第一步(第1~4次咨詢),梳理情緒和遇到的麻煩事,恢復理性,發現自己的沖動源自對愛的需要。
第二步(第5~6次咨詢),發現自己不僅需要愛,還需要被尊重,要學會自我管理和自愛。
第三步(第7~8次咨詢),堅持運動鍛煉,擴大交際圈,使心情有所改善,可以與人正常交往。
B女生出生于北方農村,父母沒什么文化,她靠自己勤學苦練讀到了碩士。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有幾個問題: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簡單粗暴,對孩子關心愛護不到位,B女生在成長過程中留下了一些遺憾。媽媽從來沒有與女兒討論過如何成為一個受人歡迎的女孩,女孩如何與人交往同時注意保護自己,以及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很重要等。在簡單而粗線條的家庭教育中長大的B女生,所有的事情只能靠自己摸索。由于家庭環境特殊,她總覺得父母被人欺負,從小養成了敢闖敢沖的直率個性。到了戀愛年齡,處理男女關系時,需要溫暖、關心、體貼的時候,她迷茫了,她在人際關系方面的應對和處理過于粗線條,于是出現了種種問題。
戀愛和異性交往是人生重要課題,父母在孩子生理發育之前就要進行很好的教育和引導。青春期之前是性教育的關鍵期,但是B女生缺少這些,對許多問題沒有思考過,甚至不懂。她大學時代喜歡某男生,大學畢業那一年終于和某男生好上了,到該男生家中住了近兩個月,過上了一段同居的甜蜜生活,這本身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在交談中發現,B女生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不懂如何自尊自愛,缺乏女大學生應有的生存智慧,因此在男朋友家中鬧出了許多事,與男友的母親相處不好。B女生問題的根源在于,成長過程中缺少愛與被愛的情感互動,以及缺少處理人際關系的智慧。好在她社會功能完好,學習能力強,如果日后能夠順利找到屬于自己的愛情,對她當然是很好的滋養和療愈。
咨詢過程中,咨詢師首先接納她的焦慮情緒,傾聽她過去的情感糾葛,詳細討論她與前任男友交往的過程。B女生發現,自己早期在缺乏愛的家庭氛圍中成長起來,在今后的生活中需要自己補償這些缺失,學會愛自己。咨詢師與B女生就以下三個問題做了重點討論。
第一,每個人長大了都應該找到自己的所愛,如何才能找到并建立良好的關系,需要認真思考和學習。現在再著急也難有理想效果,應從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做起。B女生接受建議,開始認真鍛煉身體,改善睡眠,做好每天應該做的事情。經過調整,她心情平靜下來,因為研究和實驗做得較好,得到導師的肯定。鍛煉一段時間后,她參加了學校運動俱樂部,遇到了幾位談得來的男生,很開心。其中有一位男生比較激進,與B女生交流幾次就提出了過分的要求。她告訴咨詢師:“這個男生很過分,我請他滾蛋,拉黑他,不與他交流了。”她的這個舉動讓我很高興,詢問她如何才能做到這樣(拒絕男生),她說:“大學生相互尊重、相互關心、注意對方的感覺是很重要的,我以前不在意這一點,現在我覺得很重要。”
第二,B女生脾氣不好,還喜歡動手,這點一定要改,要學會控制自己。她說:“媽媽以前常常笑話我,說我是一個頭上長角身上長刺的野孩子,沒人敢欺負,但是以后也沒人敢要。說我會嫁不出去。”經過討論,她覺得不改變是不行的,于是開始學習化妝,注意打扮自己,買了幾件好看但比較便宜的衣服;每天開心地與同學交往,精神狀態顯著好轉。第三,擴大交往圈。大學校園有很多不同院系、不同專業的學生,可廣泛交往,在交往中可以認識了解自己,還可以認識其他人,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朋友。B女生交往范圍擴大了之后,越來越有自信。她做了自我反思:“我之前的生活為什么那么亂呢?混亂錯誤的認知、消極的情緒體驗使得我不知道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生活,也真的怕自己嫁不出去,有一個男生愿意與我交往,我就很在意,怕失去他,于是把關系搞得更亂了,最后還是分手。”
三、咨詢結果
當B女生告別過去,活在當下,相信自己的能力,期待美好未來時,心理問題就自然化解了。
B女生的學習能力和領悟力很強,她很快發現了自己的問題,并且付諸行動,進步巨大,讓我對咨詢更有信心。每個來訪者都潛力無限,只要咨詢師能陪伴來訪者探索,促進他們的潛能發揮,相信所有的問題都會解決。
作者簡介:陶新華,博士,副教授,臨床心理學碩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首批注冊心理督導師,蘇州大學蘇南地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專職咨詢師、督導。國本家庭教育研究中心新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市),中國心理衛生協會臨床心理咨詢與治療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團體心理咨詢與治療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表達藝術心理治療學組組長),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家庭治療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表達藝術治療國際學術研討會主要創辦人之一,江蘇省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蘇州市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蘇州新教育心理培訓學校校長,日本宇部創新大學臨床心理學客座教授。
編輯/張國憲 終校/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