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勇
摘要:在現行教育體制與傳統教學中,很多學生的物理成績低下,成為物理學困生。本文我從多方面分析了物理學困生形成原因,并針對性提出一些自己的改變物理學困狀態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物理學困生 ? 學習興趣培養 ? ?參與課堂
新課改后,大多數省份為3+1+2模式,物理成為很多大學專業的必選科目。然而,在現行教育體制與傳統教學中,很多學生的物理成績低下,成為物理學困生,表現為:①對物理的不感興趣和厭倦,②考試成績差,一般成為“拖后腿”的科目,③動手能力差創新意識薄弱。
所以我想研究的課題是“高中物理學困生的形成原因調查及轉化策略研究”。
1.形成原因調查
經對高一年級8個班的調查以及部分同學的座談、分析,得到造成上述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1從學習目的上來說,多數學生學習物理不是從興趣出發。
按統計數據,17.69%的同學學習物理的目的是對物理感興趣,36.283%是為考理工科大學,15.15%是為了通過會考,還有8.407%是不得不學或為了讓父母高興。可見,多數學生對物理的學習不是從興趣出發,具有非常功利性的目的。在獲取物理知識上,27.212%的學生認為自己在獲取物理知識上很積極,47.124%的學生僅在課堂上學,2.876%學生根本沒有興趣,1.77%為無奈、被逼著學。剛過1/4的學生學習物理是非常積極地,多數學生學習物理僅限于課堂,不夠積極主動。所以,不是從興趣出發,是造成物理學困的一大原因。
1.2從物理學科難易程度上來說,高中物理相對其他科目以及初中物理來說確實難度較大。
使學生感覺物理難的原因調查,我設計了如下問題:1.你覺得高中物理難學的主觀因素是什么,60.841%的同學想學好,但一遇到困難,就氣餒了,所以大多數學生還是認為物理很重要,有想學好的欲望,就是被困難阻擋了。2.影響你學習物理成效的最主要原因是,7.301%為沒有足夠的學習時間,49.777%為問題理解不透,18.142%為上課不夠專心,1.77%為其他原因。從以上統計來看,最重要的造成學習物理困難的原因是物理知識點應用靈活多變,多數學生理解不夠,方法模型掌握不透徹導致。
1.3造成物理學困成因還有很多原因,比如教師方面。
我做了如下調查:1.喜歡什么樣的物理教師?11.514%為知識淵博的,29.204%為和藹可親的,27.434%為教學方法新穎的,8.168%為嚴格負責的。從這里可以看到嚴格負責是一方面,我們更應具有和藹可親,教學方法新穎這些特性。2.教師的情感態度(如充滿激情、平和、冷漠等)對課堂效果有影響嗎?66.15%同學回答有,4.201%回答沒有,7.301%為一般般,2.434%為無所謂。從以上調查中可見教師的情感態度以及教學方式對學生學好物理也有很大的影響。
2.轉化策略研究
經過以上的調查,對于如何轉化學困生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研究策略。
2.1首先從教師方面出發。
教師要培養自己具有親和力,光是嚴格負責并不一定能夠使學生喜歡上你,要加強與學困生的溝通,增進師生感情。古人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樂其學”。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能增進師生相互的理解。教師良好的情緒、充滿激情的話語可以讓課堂充滿生機,有一種躍躍欲學的氛圍。課余時間,多與學困生一起活動,談談心,了解一下他們的家庭情況,關心一下其心理狀態。這樣,他們有什么物理上的學習困難就會大膽的提出來,你就可以順其自然為其提出一些解決方案。特別是部分學困生可能沉迷網絡游戲、早戀等,我們不可視為洪水猛獸,要在與其隨意的交談中給學生以啟迪,告訴他們正確的處理方法,予以糾正,引導其向學習發展。這樣學習的積極性就上來了,喜歡上了物理老師,集中精力突破物理,改變其物理學困的情境。
2.2從課堂出發。
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我們可以采用多種方法提高物理課堂活躍度、學困生參與度,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1.我設計問題在高中物理課堂上你的注意力一般能維持多長時間?50%為30分鐘,8.628%為整節課,19.469%為20分鐘,2.212%為10分鐘。所以盡量將整節課的精華在前30分鐘進行講授,在其精力最集中時對學困生效果最好。2.課堂上我們我們不要一言堂,滿堂灌的講法,自己是感覺很清楚,但是學生能吸收多少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經常我們發現一些教師做題水平、對物理的理解水平很高,但就是學生兩極分化,這就是一個造成問題的主要因素。所以,我們可以讓學困生參與進課堂來,與其他同學一起探究,與老師、同學合作交流,讓其體驗解決物理問題的快感,激發起學習的動力。
2.3培養對物理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高興趣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過調查及實踐,我提出如下方法:1.做好教材演示實驗,另外創造條件,用學生身邊和生活中的材料完成相同實驗,消除他們對實驗儀器及相關知識的陌生感、神秘感。2.布置一些他們能夠在網絡上查閱的科普文章,寫一寫小論文,或寫一寫科幻小說,用講故事的方法激發他們的才華。3.指導學生開展小制作、小發明,比一比誰的有創意,引入“激勵機制”,鼓勵學生更多的發明。4.舉辦講座,介紹一些最新科技動態、科學知識,不求他們學會多少,只求他們能夠對物理的神奇產生濃厚的興趣。
綜上所述,教師在物理教學中,要正確認識物理學困的現象,針對性的分析物理學困生的形成原因,不急不躁,才能采取積極地、有效的措施去防止并解決學生形成物理學困的現象。
參考文獻
王崇伶.“物理教學中防止學生兩極分化的思考”[J].中學物理,2016,34(0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