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藝
摘要:新媒體是當前社會生活的重要元素,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應用新媒體的范圍和頻率也越來越高,順其自然的,新媒體滲透到了高中德育當中,由此很多高中教師對如何利用新媒體的機遇、應對新媒體對高中德育提出的挑戰、達到高中德育的目標展開了深度的思考,為了使高中德育緊跟時代的發展,確保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與良好的道德素養,高中教師應從新媒體時代高中德育面對的機遇和挑戰入手,逐步完善高中德育的應對策略,彌補傳統高中德育的不足,提高學生參與德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高中德育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高中德育;新媒體;挑戰與對策
一、新媒體對高中德育的機遇
從高中德育的發力者、受力者、效果來看,新媒體對高中德育的機遇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方面,新媒體時代有利于重建高中德育工作的新載體,不同于以前的口頭講述、書面指導,在新媒體背景下,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育載體開展德育工作,比如微信、QQ、微博等,從而建立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間的有效互動[1]。當教師在網絡上看到有深度的文章或者在生活中遇到值得探討的案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微信群里展開一場即時性的小討論,時間較短,談話間學生就會獲得一定的感悟或體會,進而達到一定的德育效果。
另一方面,新媒體對海量信息處理的時效性有利于教師整合德育資源,豐富高中德育工作的內容,以剛剛結束的東京奧運會舉例,中國健兒在此次奧運會中大放異彩,涌現出眾多體育明星。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能夠讓學生學習、模仿的珍貴品質與精神,教師從新媒體中吸取這一類的德育內容能夠讓學生結合實例展開深度思考,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二、新媒體對高中德育的挑戰
新媒體具有虛擬性、豐富性、平等性等多重特點,這些特點為高中教育創造了一定的著力點,也為高中德育帶來一些挑戰。
一方面,新媒體具有較強的虛擬性,學生有可能會利用這一特點發布某些不良的信息或言論,不利于教師應對處理,容易對學生良好道德素養的形成產生不良影響。高中生平常主要在學校里活動,難免有學生會出現心理年齡與實際年齡不匹配的情況,由此干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比如說,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制力,應該可以抗住游戲的誘惑,但是在高強度學習壓力的逼迫下,有的學生可能會選擇游戲這條途徑舒緩緊張的途徑,進而在網絡中拉著同學好友一起玩,一個連一個,有游戲上癮的風險。
另一方面,新媒體中的交互平等性較強,在傳統的德育工作中,教師習慣按照自己的節奏一步步實施德育工作、深化德育內容,但是在新媒體時代中,有時候教師的德育工作剛進行到一半就被學生打斷了,不利于良好德育效果的呈現。比如說,在開展一些連續性較強的德育工作時,教師一般會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序安排、推進德育工作,將大的德育主題分為一個個小主題或實踐活動,但是誰也不知道學生會在這中間提出什么德育問題,進而打斷教師的德育節奏。
三、新媒體對高中德育的對策
第一,教師應順應新媒體時代高中德育的發展趨勢,開展網絡德育,開創高中德育的新形勢。一方面,高中德育應建立健全學校的德育網站,滿足德育工作線上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高中德育應確保師生之間的交流是暢通無阻且及時回應的,從而保障德育的成效。
第二,高中德育應注重線上線下的銜接,創新高中德育的形式,聯合家庭、社會一起形成教育合力,確保德育能夠滲透到學生發展的各個方面,保障學生的全面發展。比如,當教師開展“文明生活我先行”活動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在學校里愛護環境、尊重師長、團結友愛,還要聯合家長一起,讓學生在家庭里知書達理、孝順父母、勤勞善干,有條件的話,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中,拓展學生的“文明生活”,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做到遵循公共規則、尊老愛幼、愛國愛黨。
第三,高中德育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與人文關懷教育,致力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學生回歸到現實世界當中,并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將道德知識內化于心、外表于行,切實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例如,當學生犯錯時,教師不僅要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讓學生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做錯了,還要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以身作則讓學生認識到應該如何正確做、做得好,只有這樣才算是完整的德育,才能達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第四,教師應明白,無論是否處于新媒體的干擾或影響下,以生為本都是不可動搖的德育核心,因此,高中教師應在新媒體中強化德育的權威性,圍繞學生實情展開德育工作,讓學生與家長、社會直觀認識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五,高中教師應自覺加強對新媒體領域的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與德育素養,與時俱進,加強自己的新媒體教育能力,并在德育工作中積極應用新媒體,提高德育的吸引力,保持學生的參與熱情,為德育效果的呈現提供基本的保障。教師應主動和學生溝通交流,詢問學生最近關注的事物或熱點新聞,并從中積極發掘德育的切入點,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德育工作,從而保障德育的效率。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新媒體背景下高中德育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具體情況具體應對,逐步完善其應對策略,依據德育的基本原則開創高中德育的新形式,不斷為高中德育工作的開展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學生參與德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德育發揮其應有的育人功能,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于忠英.新媒體環境下的高中德育工作探析[J].中國新通信,2020,22(1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