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雙燕
摘要:幼兒園教學過程引起了孩子父母和教育部門領導的高度關注,而幼兒園老師對于整個教育過程的實施本身也要非常小心,不論是在教學前的教學活動方案設計或是教育中老師對孩子的指導與關懷,都必須充分的包含在里面。但是,從現實出發,許多幼兒園老師恰恰忽略了教學的結束環節,使得原本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起到關鍵作用的結束環節沒有了自身的價值。由此,本章對幼兒園教學的結束環節展開剖析。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活動;結束環節
引言:幼兒園教學在如今的新時期教學中被分割為了幾個階段,不論是起始階段或是教學活動實施階段,又或者總結階段都包含在內,其中,最后環節通常是最被人所忽略的一個環節,而事實上其價值并不僅僅不遜色于其他環節,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它甚至還更為關鍵。由于合理的在結束環節中對孩子加以引導,可以對整個教學的有效性加以加強,而且,還能夠加深孩子對教學的印象,進而起到教學的效果。在這樣的情景下,本文對幼兒園教學的結束環節加以分析,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現實意義。
一、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基本步驟
在對幼兒園課程教學活動的最后環節進行分析之前,老師一定要更加詳細的掌握幼兒園課程教學活動的基本過程,而唯有這樣,才可以最好的實現合理安排最后環節的目的,使每位幼兒園老師都可以對最后環節加以足夠的關注。對幼兒階段的教育過程而言,其內涵往往非常豐富,并且對孩子而言有著很大的啟示,這些啟發性往往會帶動著孩子知識能力的提高,而為了對這一切都做好合理安排并不斷發揮幼園教學的有效性,幼兒園老師一定要始終以所有孩子為主導,對最基本的教育目標加以明確,之后再合理選取課程,同時整個的教育過程設計也要更加嚴謹。通常,幼兒園教學的組織形式都分為復習、引導、開展教學活動、活動過程、實施、完成的過程。但前幾個過程是教師普遍強調的過程,只是結束環節,還沒有完全的發揮自身的價值。
二、幼兒園教學活動結束環節的合理安排
(一)加強對結束環節的重視
在幼兒園教學中,最后環節是很重要的部分之一,與老師復習、導入、開展教學活動、活動過程、實踐任務等的地位大致相同。然而正是由于許多老師把教學重心都放到了之前的學習過程中,而使得最后環節常常是草草收場。對教學思想而言,在恰當的情形下,就一定要保持其整體性,但如果說最后環節不夠嚴格、不夠精細,那又何談整體呢?其實很多稍稍掌握了教育思想的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都沒有棄最后環節于不顧,而往往發生了最后環節不被老師重視的情形,除反映了當前教師管理水平普遍較低以外,與幼兒園缺少了對老師的培養也不無關系。如果學校不能繼續對這種問題加以關注,并針對現象進行整改,那么將會導致學校整個教學工作呈現"頭重腳輕"的態勢,從而不能夠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幼兒園老師自己也需要在業余時間里加強教學,了解組織良好的結束環節的意義,其不僅能夠對課堂教學做出基本的總結,同時還可以對孩子的思路加以開拓,對孩子的眼界加以拓展,使孩子對新學的認識留有深刻印象,提高認識能力。如果老師能明白最后環節的意義,則其對最后環節的細心、合理安排也就可以落到實處。
(二)運用知識鞏固策略
在幼兒園教學的最后環節中,幼兒園老師還可以使用知識鞏固策略。所謂的知識鞏固,主要是讓孩子在老師已經進行了課堂教學的情形下,進一步鞏固孩子對知識點的印象。眾所周知由于孩子的記憶力并不好,同時又往往不能夠集中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學之中,一旦不能對知識點加以鞏固,則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就很可能白費功夫。而知識鞏固策略在活動結束環節中尤其適宜進行使用,其最具體的方法就是由教師針對活動內容提出相應的問題,而后讓孩子進行解答,老師甚至也可允許一部分的幼兒通過教師對另一部分幼兒教師進行詢問,而針對于孩子的解答情況,老師也可以嘗試對其加以補充,但是如果發現有誤,那么老師就需要適時的對其加以更正,從而鞏固了孩子對于剛學習到的知識點的印象。在對知識鞏固策略加以使用的過程中,老師還必須重視一點,那就是一定要針對活動中的要點問題加以提出,而不需要直接提出那些無關緊要的問題,而是根據需要進行劃分重點問題并由孩子來加以解決,這樣老師就能夠將對孩子的學習興趣加以提高,從而激發對孩子的學習思維。
三、結語
綜上所述,合理的在結束環節中對孩子加以引導,可以對整個教學的成效加以加強,而且,還能夠加深孩子對教學的印象,進而起到教學活動的效果。但是一旦老師在對教學的進行中不能注意結束環節,甚至是其根本沒能夠意識到結束環節的意義,則不管使用什么方式都不能夠實現最后的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 鄭嬌. 如何有效組織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結束環節[A]. 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教師教育論壇(第五輯)[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3.
[2] 甄麗娜.如何有效組織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結束環節[J].教育導刊(下半月),2021(1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