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敏
摘要:在以往的高中教育中,歷史學科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師生往往把目光集中在那些能夠對高考成績產生更大影響的科目上。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情況正在發生變化,歷史學科的重要性得以逐漸突顯出來。特別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讓人們明白了歷史學科的作用,幫助廣大高中歷史教師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史料實證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大家在教學研究與實踐上付出足夠的努力。
關鍵詞:高中歷史;史料實證素養;史料實證素養培養
高中歷史教師已經普遍認識到,該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使學生能夠在進行歷史知識探究后,產生對歷史的深入理解,從歷史中汲取足夠的營養,幫助自己實現更好的發展,同時也為國家、社會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貢獻。因此,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成為當前高中歷史教學工作的重點。史料實證在其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只有充分的史料以及學生對這些史料的深入探究,才能幫助學生形成歷史理解,進而促進學生在其他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領域的進步。在該領域展開研究因而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史料實證素養概述
所謂“史料實證”素養,對應著一系列的歷史學習與探究活動。為了得到能夠讓人信服且有價值的治療,首先需要了解史料的不同類別,其次還要學習通過怎樣的途徑有效收集史料,最后要對史料展開有價值的分析,去蕪存菁,得到歷史理解或者形成對歷史的解釋。對于高中歷史學科來說,則需要學生去閱覽教師提供或他們自主搜集的各種歷史文獻資料,以此為基礎形成并表達自己對歷史的看法,乃至從這種看法出發去指導自己今后的思想與行動。由此可以看出史料實證素養的提升對學生健康發展成長的重要意義。
二、高中歷史課堂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素養的方法
1、轉變教學理念,重視史料作用
過去,不少高中歷史教師主要將知識的傳授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采用機械記憶法對學生進行歷史教育。通過這種方法,學生也許可以記住教材上的知識,但是無法幫助學生有效吸收歷史經驗教訓,也不能體現歷史學習的意義,傷害學生的學習熱情,造成課堂教學效率較低。因為效率低,所以教學時間緊張,無法引入更多史料;因為只需要學生掌握教材上的歷史知識,所以沒有必要引入更多史料。最后的結果,就是學生既接觸不到教材外的史料,對教材內的史料也缺少深入思考探究的興趣,史料實證素養的培養無從談起。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理念,對史料及史料實證素養提起足夠的重視,要關注學生通過史料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注重史料對學生思維的塑造,在必要的時候不能用教材內容來“自我限制”,應及時向學生提供豐富且合適的史料,為實證做好準備。例如,在學習“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新”時,教師應該向學生提供史料供學生對比,作為教材內容的佐證,讓學生明白制度的確發生了變化,而不僅是一些官職、機構或行政區劃的簡單調整而已,這樣學生才有足夠的興趣和知識基礎去進一步弄清楚這種制度變化與創新的意義。
2、師生緊密合作,做好史料選擇
在培養高中生史料實證素養的初期,可以由教師來進行史料的選擇,因為此時學生還不掌握搜集整理史料的高效方法,完全交給學生可能會影響教學效率。但于此同時,教師也應該讓學生適當參與進來,并不斷提升他們的參與程度,提升學生在史料選擇中的自主性。比如“孤證不立”等原則,都要讓學生掌握,而且要讓他們明白為什么。
例如,在學習“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的時候,高中生可能會受到一些網絡文學等內容的影響,以為自己掌握了“不得了”的史料,發現了歷史的“真相”,結果得到的完全是錯誤的歷史認識。為了扭轉或者避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與學生共同去搜集和整理史料,做好史料的選擇。教師可以告訴學生選擇史料的正確方法,然后讓學生或獨立,或合作地通過互聯網等多種途徑去搜集史料,隨后在課堂上與教師搜集的史料結合起來,共同去進行辨析,一方面利用好史料,另一方面進一步鞏固學生對如何選擇史料的認識。
3、豐富教學活動,挖掘史料價值
史料的價值是非常豐富的。相同的史料,挖掘到的價值不同,得到的歷史認識也不相同。比如對于“宋教仁案”,因為發生在近代,有新技術的出現,距離現在的時間也不是太過久遠,再加上當時各種媒體的爭相報道,所以留下了大量的電報、書信和庭審記錄等內容作為史料。但史學界對于本案的認識一直以來都存在一定的爭議,正是因為不同的人從中挖掘到了不同的價值。當然,終有一天這些價值能夠經過辨析后匯總起來,還原歷史真相,但也說明了通過不同探究活動去挖掘豐富史料價值的重要性。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為了讓師生找到的史料更有教育意義,也應該豐富教學活動,給這些史料體現出價值提供足夠的機會與空間。例如,在學習“兩次鴉片戰爭”的時候,師生應該廣泛搜集史料,然后根據史料模擬各種歷史場景。比如清朝朝廷上的朝議,英國議會里的辯論,清軍和英軍交戰時的某個典型場景,等等,讓兩次鴉片戰爭能夠以更加生動,有更豐富細節的方式出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描繪出當時歷史的宏大場景,讓學生明白教材上的歷史結論是如何得出來的,同時又能產生學生自己所探究的成果。
總而言之,在開展高中歷史教學時,應該將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作為核心內容,將史料實證作為其中的基本部分。希望大家對此都能有清楚地認識,加強相關的教學研究與實踐活動,與學生共同去進行歷史的研究與探索,去爭取越來越好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智玉.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J].高考,2019(19):78.
[2]林靜.高中歷史教學中史料實證素養的滲透策略[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9(06):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