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云
摘要:現階段,ERP的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多數企業管理者從最初的懷疑、不認可,到現在能夠熟練的使用,在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到ERP的影子,ERP對于企業管理的影響已經越來越深入。本文主要從ERP的概念、采用ERP進行內部控制的策略進行了分析,需要優化公司組織結構、優化公司業務流程、優化人力資源管理、優化企業的供應鏈、優化企業崗位資源;希望能夠有效提升企業內部控制的質量。
關鍵詞:制造企業;ERP;優化;內部控制
引言
ERP技術,在英語中的解釋為企業資源計劃,其主要依托計算機技術,實現企業資金流、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各方面管理工作的充分融合,整合企業合作供應商的資源、客戶的情況,有針對性的指定企業的生產經營計劃,為企業管理者尋找提升生產效率的方法、優化企業經營資金的使用、降低生產成本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持,進而改變傳統的經營模式,創新企業的管理方法,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信息時代,很多企業都在本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ERP又是企業在進行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其不僅融合了現代企業管理的方法,更體現了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本文就針對制造企業在應用ERP進行內部控制優化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有效的提升企業內部控制的質量。
1.ERP實施的難點
ERP涉及到企業管理理念的變革、流程的新建、重組與再造及企業資源的整合[1],因此被稱為“一把手”工程,但“一把手”工程本身就不可控;對基礎數據的唯一性、完整性、準確性要求不可控;因實施人員的素質因素使得實施質量不可控;因不同層次需求不一致,使得需求與驗收標準不可控;因各方存在職能與觀念的錯位,常導致實施主體缺位現象。ERP實施的難點主要有:實施目標不明確、對ERP項目認識不明確、系統實施的人才匱乏、ERP實施的矛盾比較多等多方面。
2.企業應用ERP優化探討
2.1.優化公司業務流程
在ERP系統中,不同崗位職責的劃分和業務流程的設計充分體現了以往企業在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內部牽制理念和不相容職務理念的應用。改變了以往業務經辦崗位和監督檢查崗位、授權批準崗位、稽核崗位、會計記錄崗位之間職責劃分不明確,導致企業管理工作中,部分工作無人管或是充分管理的情況出現,對于各個崗位以及各個機構的職責進行了明確的劃分,避免了企業管理中崗位職責和部門職責相容的問題,在企業內部建立了崗位和部門之間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合理制衡的現代化的管理結構。
2.2.優化人力資源管理
應用ERP對整個企業管理流程進行梳理,就需要對企業現有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進行重新的劃分。要保證ERP系統中信息的全面性,不僅要包括傳統的產品生產需要的物料清單、工時限制等方面的信息,產品的設計圖紙,設計信息等也都需要在ERP系統中有所體現,企業每一位工作人員在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的同時,也需要了解產品的銷售、供應、生產等其他環節的工作,同時針對自己在實際工作中需要的信息,可以隨時在ERP系統中查詢,減少收集信息需要的時間,提升工作的效率。同時ERP系統還能方便管理者實時追蹤產品的質量情況以及生產速度。在對員工的生產績效進行考核的過程中,能夠最大限度的實現公平,無論是員工薪酬的確定,還是在崗位的晉升方面,都能做到讓員工心服口服。同時在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對于一些特殊崗位的人員要設立強制休假制度,減少員工因疲勞生產而出現生產安全事故的概率,在關鍵崗位的離崗方面需要加強管理,避免企業重要商業機密泄露,威脅企業的發展,最大限度的減少企業的經營風險。
2.3.優化企業的供應鏈
制造企業要想實現更好地發展,不斷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企業的信譽使最基本的要素[2]。要想維持自身在客戶心目中的良好形象,除了要保證產品的質量之外,保證交貨日期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因素。這需要企業在開展內部控制工作的過程中,一方面要保證自身的生產速度,一方面要控制好原材料供貨商的交貨時間。負責企業采購的人員在采購通過元件的過程中,可以選擇國家供貨商進行比較,從價格、產品質量、交貨時間、廠商信譽等多個角度出發進行綜合考量。。但是對于非通過元件以及核心元件的采購,必須加強與供應商的交流,交流元件的生產工藝和生產進度,做好交貨時間的控制,保證企業的生產工作能夠正常開展。
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企業可以要求供應商將生產信息隨時記錄到ERP系統中,對于一些需要長期合作的企業,也可以通過并購的方式來加強對供應商的控制。尤其是對現在的制造業來說,設備的銷售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企業在關注設備銷售方面的工作的同時,也需要加強對設備配件銷售工作的重視。企業銷售的設備在使用的過程中,每一個元件都有使用的壽命,需要定期進行更換,才能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這就需要在設備銷售工作結束后,銷售人員需要及時將銷售的時間以及不同元件的使用周期記錄到ERP系統中,主動出擊,做好設備配件的銷售工作,提升銷售的針對性,在充分發掘客戶的購買潛能的同時,密切與客戶保持聯系,最大限度的減少客戶流失的情況,實現企業經濟利益的提升。
2.4.優化企業崗位資源
在實際的運營過程中,企業難免會出現過分倚重某位管理人員或是某位技術人員的情況,這樣的作法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企業的經營風險,一旦重要崗位的員工離職或者出現其他情況,就會導致企業的經營工作或生產工作陷入停滯狀態。因此,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要避免出現企業資源私有化的情況。使用ERP系統來健全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就能有效地解決以上問題。企業需要在實際的經營過程中優化崗位資源,加強對崗位員工的培訓,使企業的員工能夠由專有的人才轉化成綜合性的人才。企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訓系統,同時記錄員工在工作期間參加培訓的情況,對員工的培訓效果進行考核,將考核結果與員工的晉升、工資浮動等掛鉤。因此,一旦有員工離職或是因其他原因無法繼續工作的情況,就會有其他員工承擔相應的崗位職責,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
3.總結
綜上所述,對于制造企業來說,ERP系統不僅可以輔助企業管理者開展管理工作,更能帶來企業管理方式的更新以及管理理念的轉變,從根本上提升企業的內部控制質量,在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同時,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但是更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好企業內部控制工作與ERP系統使用之間的整合,還需要管理者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潛能,充分發揮ERP系統的優勢,提升企業的管理效能。
參考文獻
[1]史初陽.ERP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模塊的優化探究[J].信息系統工程,2020(03):40-41.
[2]彭啟.ERP系統應用現狀及改進措施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11):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