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華
摘要:近年來營改增稅收政策的實行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對于減少重復征稅,完善我國的稅收政策有著巨大的幫助。營改增稅收政策的實行對于制造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制造企業應該根據政策進行相關的內部調整,實行納稅籌劃,以減少企業的納稅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在營改增的政策之下良好的發展。本文分析了營改增政策的實行給制造行業帶來的影響,并針對這些影響提出了納稅籌劃方法。
關鍵詞:營改增;制造企業;納稅籌劃
營改增就是將原本征收營業稅的稅收項目改為征收增值稅,有效的避免了原本稅收政策中重復征稅的現象,降低的企業負稅、減少了企業的納稅成本。營改增在各行各業中的推行各個行業中的企業帶來了不同的影響,對制造行業的發展也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制造企業是營改增銷售服務、無形資產或不動產的主要買受人,條條政策幾乎與它相關,因此,制造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以及新政策的納稅方法進行適合企業發展的稅收籌劃,以便于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促進企業的發展,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一、營改增對企業納稅籌劃的影響
國家實行營改增的稅收政策,主要是為了進一步優化我國的稅收政策,減少稅收中重復征稅的情況,同時也適當的降低征稅稅率,減輕企業的負稅負擔,從而降低企業的納稅成本,促使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在營改增政策實行之后,批發企業和零售企業能夠對接受的服務進行相關進項稅額的抵扣,以此來減輕企業的稅務負擔,達到降低負稅的目的,可以有效促進企業的發展。營改增政策的實行在中小企業的發展中有著更為關鍵的作用,擴大了企業的發展空間,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了提升。企業可以根據稅收政策來進行企業內部的改革,已達到降低企業負稅的目的,從而節約企業的成本,增加企業利潤,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對企業的內部結構進行不斷的優化,從而擴大企業的生產力。
在營改增政策實行以來,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企業的負稅得到了明顯的降低,企業原材料的采購的運費等方面由于進項稅額的抵扣,材料的采購成本也得到了有效的降低,接受服務的進項稅額使企業的利潤空間得以進一步擴大,因此營改增對于促進企業的發展,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有著很大的幫助。
二、營改增對制造企業的影響
營改增政策的實行對制造行業的影響包含了多個方面,其中比較關鍵一點是對服務型制造企業的引導和扶持得到了強化,這有利于促進制造企業的科技創新水平的提升。制造企業可以不斷研發新的技術,進行產品的創新,對自身的業務結構進行相應的轉變,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在實行營改增政策之前,是對企業的銷售總額進行征稅,因此,制造企業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都需要繳納相應的稅額,這其中就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重復納稅的情況,給制造企業帶來了較大的稅務負擔。營改增之后,重復征稅的情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減輕了企業的稅負負擔,便于制造企業進行業務的優化和升級。另外制造業中也有主業和副業的區分,副業是指為制造企業內部為主業提供服務的部分,其中副業為主業提供的服務在營改增之后就可以進行稅款的抵扣,因此這一政策利于制造業主業與副業的分離,形成更便于管理的企業結構。以一家設備制造企業為例,其主業是制造銷售設備,副業是安裝及調試等服務,就可以考慮主副業的分離。
三、營改增背景下制造企業納稅籌劃對策
(一)合理選擇納稅人身份
營改增的政策實行之后,企業的納稅人身份對企業繳納的稅額有著很大的影響,營改增的稅收政策將年銷售額低于五百萬的企業劃歸為小規模納稅人,而年銷售額超過五百萬的企業為一般納稅人,在面對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時,許多政策都是不相同的。例如一般納稅人可以進行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抵扣,小規模納稅人則不可以;小規模納稅人無需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等,因此企業的進行稅務籌劃的過程中,對納稅人身份的合理選擇,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的稅負。企業應該對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的稅收臨界點進行計算,結合企業的業績計算作為那種納稅人身份能減低企業負稅,然后進行合理的銷售安排,就可被認定為一般納稅人或小規模納稅人,從而達到稅收籌劃的目的。
(二)優化銷項稅籌劃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規定“試點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按照國家有關營業稅政策規定差額征收營業稅的,允許其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支付給非試點納稅人價款后的余額為銷售額”。“差額征稅”和進項稅抵扣政策,對制造企業稅務抵減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制造企業可以利用這一政策進行銷項稅籌劃,能夠達到減少制造企業稅務負擔的效果。例如某一般納稅人月含稅之后的銷售額是一百萬,其中運費為六十萬,在這個情況下,如果以運費金額結合扣除率7%對進項稅額實施抵扣計算,就是:100/1.11×11%-7%×60= 5.71萬元,那么企業就要繳納5.71萬元的稅款。而換一種方式按照銷售差額作為銷售額對銷項稅額實施計算,就是〔(100-60)/1.11×11%〕=3.96萬元,這樣以來就可以節省企業納稅的金額。根據以上兩種納稅計算方式可以看出,針對銷項稅額以差額計算的方法進行計算,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的納稅金額,節省納稅成本。所以制造企業可充分利用“差額征稅”政策進行稅收籌劃,可以降低納稅負擔和企業的財務風險。除此之外制造企業接受交通運輸業服務,在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之外,還可以按照運輸費用結算單據上注明的運輸費用金額和7%的扣除率計算的進項稅額。另外,企業也應該積極利用“差額征稅”和進項稅抵扣政策實現其他稅費的合理籌劃。
(三)優化進項稅籌劃
在營改增政策實行之后制造企業也可以通過合理的進行進項稅籌劃來達到降低企業負稅的目的,從而進行納稅成本的控制,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營改增政策實行之后,企業由原本繳納營業稅改為繳納增值稅,營業稅的計算方式和增值稅的計算方式差別比較大,企業在最初就可能會有所不適應,因而經常會混淆抵扣項目和不可抵扣項目,給企業的進行稅額的抵扣帶來困難,造成納稅成本的增加。因此,制造企業的財務人員要認真進行區分,把握項目抵扣的機會,充分利用優惠政策,為企業減輕納稅負擔,在營改增實行之后制造企業進項稅抵扣的項目范圍已經得到了擴大,為企業的稅務籌劃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企業要充分利用這些政策,最大限度的進行稅額的抵扣,為企業降低成本,最大化企業利潤。
(四)完善供應商納稅籌劃
制造企業原材料的采購占據了較大的資金比例,因此對供應商企業的稅務籌劃也是制造企業進行稅務籌劃的一個重要方面,一般情況下企業采購的原材料中已經包含了增值稅,企業可以向供應商企業索取增值稅發票進行稅額的抵扣。在營改增政策的背景下,制造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進行供應商企業的選擇,因而企業在通過對供應商產品的價格和質量進行對比之后,還要選擇能夠提供增值稅發票的供應商進行合作,同時也要盡可能選擇一般納稅人身份的供應商,另外也要積極尋求高抵扣率的增值稅發票,從而達到減免稅費的目的。
(五)利用固定資產投資進行納稅籌劃
企業新采購的固定資產可以進行進項稅額抵扣,所以制造企業在購置固定資產的時候,在原來的價格基礎上,經過進項稅額的抵扣,固定資產的采購成本也可以降低,并且固定資產的折舊成本也將會有一定程度的減少。另外在,營改增背景下,固定資產投資的進項稅也可以從銷項稅中進行相應的抵扣,這樣可以減少企業流動資金的占用率,企業資金流動性就會得到增強,對企業提升資本運行效率和降低財務危機有著很大的幫助,可以更方便企業各項業務活動的開展,促進企業的發展。
四、總結
營改增是我國的稅務管理中一項重要的改革措施,有助于制造企業減輕企業負稅,促進企業的內部結構合理化以及業務結構的優化和革新,對制造企業的長遠發展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制造企業應該根據稅收政策的變革進行相應的稅務籌劃,選擇合適的納稅人身份,對進項稅和銷項稅進行有效的管理,以減少企業的納稅成本,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呂振華.營改增下企業納稅籌劃的策略[J].中國外貿,2013(8):39- 40.
[2]吳楠.營改增后的企業納稅籌劃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5(6):83- 84.
[3]梁文濤.營改增對企業稅負的影響及納稅人身份選擇的籌劃[J].注冊稅務師,2013(12):26-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