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川峰
摘要:現澆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可以從其概述入手,其技術主要是對其材料的應用分析,其他包括設計的優化和采用也在其應用分析的范圍內。支架現澆技術應用的施工流程包括測量工作、基礎處理、支架預壓、模板制作、現澆施工、模板和支架拆除。嚴格按照施工流程進行操作,也是對于施工技術合理應用的重要方法。現澆施工技術注意事項包括遵循施工方案要求、維保工作的落實、原料的使用幾大方面。
關鍵詞:橋梁上部結構支架;現澆施工技術;應用
引言
經濟水平的提升帶來建筑行業的突出發展。許多施工方法的應用對應要求更嚴格標準。對支架現澆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也是對技術現狀的進一步熟悉,便于更多施工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的調整,并最終選擇最合理的改進方案。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的更好發展,進而促進建筑行業施工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一、支架現澆施工技術概述
當前橋梁建設行業發展迅猛,特別是支架現澆施工技術的有效配合使得各種橋梁施工技術發展更為迅猛,普通鋼筋混凝土箱梁與預應力混凝土箱梁是當前最常見的橋梁構型。在橋位上做好地基處理和現澆支架的搭建,在支架頂部拼裝模板,在模板上綁扎箱梁鋼筋骨架,安裝預應力孔道,在預留孔道的情況下進行澆筑的施工。混凝土強度的指標也是工作質量的重要體現,只有在強度指標達到設計要求的基礎上,才可以開展相應的張拉壓漿工作,梁體混凝土和壓漿強度達標后進行支架拆除工作。橋梁項目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會對橋梁的承載力、強度等指標提出更高的要求,先進技術的使用和優化以及外觀和性能的充分改進可以更好的避免有關質量問題的發生,并且使得橋梁穩定性得以提高,進一步保證施工的質量與效率。支架現澆技術的應用將不需要預制過程,因而更加避免了復雜的操作步驟[1]。如圖1,是橋梁上部結構支架現澆施工圖。
二、支架現澆施工技術流程
(一)測量工作
測量工作一般而言是依照施工方案和圖紙進行操作的,確定所有的測量工作后再制定所有部位的控制計劃和方法,對圖紙上有關數據做出改進,可以有效地避免后續施工問題,可以保證現澆支架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測量工作的技術要求需要水準網和控制網的配合。
(二)基礎處理
確定基礎處理方案前,不可避免的需要進行地質條件比對,主要是現場實際情況和現有資料相比較,確定資料誤差較小后才可采取處理措施。做好基礎的處理工作是應用該種方法的關鍵,壓實設備的使用將會對地表處理產生較大的影響,砂土回填壓實能夠控制墊層厚度,使支架基礎既經濟又有實效。橋梁水中部分施工支架的基礎還需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采用其他的支架方法,例如鋼管樁支架等。各類支架鋪設情況及時進行復核測量,復核完成后再開始進行下一步施工,應當將其誤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三)支架預壓
施工荷載的持續影響將會使得支架長期使用后出現不同的變形情況,一般會分為非彈性和彈性變形。在支架變形程度不斷增大的情況下,從整體特點出發,其穩定性所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對于支架的破壞性也更為突出,從而誘發安全事故。施工前,需要對支架進行預壓,預壓具有兩方面作用,整體上正常的荷載會使得支架實際狀況得到掌握,并且支架的變形類型還可以在此基礎上有更好的對比分析,始終使得支架處在相對理想的情況。預壓對于支架穩定性的保障至關重要,也可以使得施工安全有重要意義,需要引起有關人員足夠的重視。不同部分的支架會有不同的要求,針對于不同的支架應當區別采取對應的措施。支架的穩定程度是需要剪力撐的充分配合的,支撐更少的貝雷鋼支架的選用也將是改進穩定程度的條件。水中施工可以采用吊車和相關設施輔助,使其能夠符合有關的設計要求[2]。
(四)鋼筋、模板制安
根據施工圖紙和設計要求需要正確制作并安裝模板,鋼筋骨架需要分段的綁扎,鋼筋保護層一般應用的是混凝土的材料,確保鋼筋銹蝕程度得以減少。鋼筋綁扎嚴格按照順序進行,墩頂處→橋臺頂部→底板→腹板→內模 →頂板→預埋件,鋼筋定位后還需要最后的檢查工作。安裝作業完成后,再進行預應力波紋管的安裝工作,波紋管嚴格按照設計圖紙的空間位置布置。波紋管及其他預埋件的安裝精度也將會對實際施工情況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在工作完成之后的檢查工作更是十分必要和關鍵。通過檢查發現并解決相關的問題,保證位置的準確性,為澆筑施工奠定基礎。
(五)現澆施工
工程一般會采取二次澆筑成型的方法。二次成型的澆筑主要需要注意防止施工縫的出現對箱梁外觀產生影響,適當提高澆筑高度也能夠對施工縫的預防起到一定的作用。首次澆筑工作完成后,經過檢查無誤后還將進行第二次澆筑,對頂板進行施工,從過程上進行理解,其分層的有效厚度以及混凝土的振搗將會是其重要的舉措,分層施工也是其進行過程控制的重要步驟。混凝土澆筑時快插慢拔是基本的原則,鋼筋密集的區域以及模板的邊緣處不適合采用普通振搗棒,會對這些部分有不同程度的干擾,應該采用小型振搗棒。振搗時應注意避讓,否則其位置也將會發生變化,從而產生隱患。附著式振動器也是澆筑時應用的重要工具,澆筑完成后根據氣候條件、混凝土的類型以及性能選擇養生方法,有效的方法需要達到有關的標準和規范要求[3]。
(六)模板和支架拆除
混凝土的強度需要得到有效的保證,其要求的制定也需充分結合施工現實情況和標準。拆模一般會先對外模和端膜進行處理,實際強度達標后再拆除內模,混凝土實際強度和設計強度相同后,還需要進行張拉施工工作,并灌漿封錨,拆除底板和支架,拆模后不得損壞混凝土,拆除的模板需要及時進行清洗和保存。
三、支架現澆施工技術的注意事項
(一)遵循施工方案要求
施工材料多為定型鋼管,設有頂底托,底模板為竹膠板,縱橫支架為方木。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進行預壓,有效降低支架整體變形的程度。
(二)維保工作的落實
支架的變形情況主要是受制于支架的長期使用情況,彈性和非彈性是重要的變形內容和條件,嚴重的情況下對于支架的剛度以及承載性和穩定性都將產生巨大的影響,及時采取對應的措施進行調整是對支架使用壽命延長的重要條件。
(三)原料的使用
控制好混凝土原材料粒徑的間距,和易性也需要得到保證。不同的澆筑方案有對應不同的緩凝時間,從而使得混凝土的坍落度滿足標準。一般其分層高度需要做到有效控制,單次的澆筑時間需要在下層混凝土最后的凝結時間之前[4]。
四、結束語
進行橋梁上部結構支架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是對橋梁建設改進的重要依據。通過不斷的改進和努力,工程問題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支架現澆是最為常用和重要的技術,其好壞對于工程質量的影響也最為直接。有關人員需要嚴格按照標準施工,施工工藝規范性很大程度上決定企業的效益。
參考文獻:
[1]李曉丹.橋梁上部結構支架現澆施工技術分析[J].技術與市場,2019,26(06):169+171.
[2]趙志凱.橋梁上部結構支架現澆施工技術研究[J].交通世界,2018(24):74-75.
[3]李鵬云.橋梁上部結構支架現澆的施工技術[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8(10):163-164.
[4]李進宏.橋梁上部結構支架現澆施工技術應用論述[J].建設科技,2018(01):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