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佳樂 / 陰明娟
20世紀40年代后,我國音樂受到了西方音樂的強烈沖擊,當本國音樂作品越來越迷失方向的時候,作曲家們意識到創作不能局限于傳統作品之上,必須推陳出新。但創新之路難之又難,有些作品刻意的模仿西方的曲調而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在經歷了各種艱難的探索之后,作曲家們發現可以將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音樂技巧相結合,創作出帶有濃重色彩的中國音樂。要想揭示出我國民樂現代化與世界化發展,用包括西方作曲技術在內的所有表現方式來傳達中國的精神是至關重要的。
何占豪,目前擔任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是我國近代以來非常著名的作曲家,音樂家,音樂教育家。曾擔任多屆的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上海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何占豪教授創作了大量優秀的作品,例如小提琴協奏曲《梁?!?,古箏協奏曲《臨安遺恨》《西楚霸王》、箏·樂·詩《陸游與唐婉》等等。他對中國音樂事業有著突出的貢獻,2013年授予何占豪教授金鐘獎“終身成就獎”,2014年授予“上海文藝家終身榮譽獎”。
何占豪先生的創作有著獨特的風格,他以“外來形式民族化,民族音樂現代化”作為理念貫穿于自己的創作生涯。其作品十分注重旋律的優美性,背景大多取材于古典文學詩詞,并且將中西方音樂文化相交融。他認為我們中國的音樂就要講中國的故事,用民族的語言傳遞好民族的音樂?!蛾懹闻c唐婉》這部作品就是何占豪先生創作風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用詩句豐富樂曲,再配以鋼伴,將《釵頭鳳》這首詩完美的融合在音樂之中,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雅俗共賞。
《釵頭鳳》為“南宋四大家”之一陸游所作,是當時最盛名,最廣為流傳的一闕陸游詞。這首詞寫的是陸游與妻子的愛情悲?。合鄠鳎懠乙砸恢痪澜^倫的家傳鳳釵,作為信物與唐家定親,陸游與唐婉結婚之后,琴瑟和鳴,恩愛有加。但后來陸游的母親唯恐自己的兒子陷入兒女情長而耽誤仕途,于是逼迫陸游休妻。最終在母親的強迫之下陸游留下一句“放翁不敢逆尊者意,與婦決”與唐婉再無聯系。七年之后陸游在沈園與唐婉再次相遇,往事種種浮上心頭,悲痛的陸游提筆將這首詞寫于沈園的園璧上,以此來紀念他與妻子唐婉的短暫愛情。
《釵頭鳳·紅酥手》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釵頭鳳·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古詩詞是我國獨有的一種藝術文體,有著規整的格式與韻味。詩詞是民族之瑰、文化雙壁,寥寥幾句就能描繪出無盡之美,導出人生豐富的哲理。隨著時代的發展,《釵頭鳳》也被改編成各種音樂題材。前有美籍華人作曲家周易將其譜曲為藝術歌曲,后有我國現代作曲家何占豪先生創作成為箏樂詩一體的協奏曲。這一部部作品無一不展現出我國傳統文化的底蘊,彰顯出我國古典文學的深厚內涵。
在何占豪先生創作的古箏協奏曲《陸游與唐婉》中,為了明確音樂表現的主題,創新性地將陸游的《釵頭鳳》以合唱的形式融人到作品中,并以越劇風格的唱腔進行表現,很好地表達了原本詞作的意境。
越劇是中國著名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起源于民間。其特點是長于抒情,以唱為主,聲腔優美委婉,表演真切動人。“顧錫東”老先生在1989年新編越劇《陸游與唐婉》,并由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排演。這部作品的獨創性融合了中國眾多傳統文化的精華,對后世的創作起到了重大的影響。
越劇作品中體現的跌宕起伏的故事畫面可以人的唱詞聲腔來表達悲喜,而古箏則可以通過傳統的按滑音、顫音、強烈的力度變化等等來表現。近代以來,越來越多的作品融入了戲劇的因素,戲劇與箏曲的結合讓古箏創作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篇章。例如箏曲《夜深沉》就是以京劇的“西皮”“二黃”為音樂元素。
樂曲由倍低音區開始,引子段落篇幅并不是很長。所有的倍低音都用小指彈奏,音色低沉,大指則是不常使用的夾彈法來演奏。因作品本身為F調的緣故,所有mi音都需要re音按滑來得到,左手再加以緩慢緊密的顫音,短短幾小節就將人帶入故事情節之中。第二小節泛音的出現恍惚讓人大夢初醒,似乎看到了陸游與唐婉偶然重逢時場景,兩人都思緒萬千,萬般言語涌上心頭,卻不知從何說起。
在這部作品的前半部分中,鋼琴起到了非常大的銜接作用。弱起節奏的進入奠定了整首樂曲悲傷的氛圍。引子過后,第二段慢版的節奏就稍稍激進了一些,這段音樂表現了男主人公陸游心里活動的一個轉換,他回憶起過往的種種,心情有些激動。進入第一次曲目的高潮之后,主旋律凸現了出來。右手大篇幅的遙指加以左手力度強烈的掃弦,訴盡主人公心中無盡的悔恨。這一段只有鋼琴與古箏的配合,直至樂曲70小節,轉調出現,由F調轉入降B調。樂曲進入第二次高潮,古箏、人聲、鋼琴三位一體。越劇唱腔與箏演奏為主,鋼琴為輔起到渲染氣氛的作用。為了表現出人物內心復雜糾結痛苦的情緒,節奏在這一段落進行了大量的變化,古箏左右手的旋律采用西方作曲的復調手法,這一段將主人公對母親的不滿,對現實的憤恨體現的淋漓盡致。
每一位優秀作曲家創作的樂曲在經歷了巨大的成功之后,后人對其的喜愛會致使年輕的演奏家進行創作改編。改編的版本更加適應了時代的發展,并且更加迎合了大眾的審美。新一代演奏家袁莎老師在尊重原曲的前提下,將《陸游與唐婉》改編為曲式結構相對簡單的帶復三部曲式。與何占豪先生版本不同的是,再現篇幅時《釵頭鳳》的上闕為男聲演繹,聲音渾厚,下闕部分袁莎老師加入自己聲音的獨白,古箏和鋼琴此時僅僅只作伴奏處理,力度很小,突出原本詩詞的意境之美。這個版本在2017年袁莎箏樂團廣州音樂會演奏,引起音樂圈巨大的反響,此后,袁莎老師改編版本《陸游與唐婉》也流行開來。
音樂表現力與“氣韻”的關系影響古箏演奏好壞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基本功、技法、二度創作、表現力和對樂曲文化背景的了解狀況等。由于每個人對于樂曲的理解不同,導致在樂曲的處理方面也不盡相同。唯一不變的是樂曲中樂句的呼吸和旋律演變的節奏,可稱之為樂曲之中的“氣韻”?!皻狻笔俏覈诺湔軐W的重要范疇之一,“氣”凝聚而萬物生。那么何為“氣韻”呢?氣韻是中國美學的重要部分。氣韻是由“氣”與“韻”兩個概念組合而成:“氣”是指創作主體以生命力的顯現;“韻”是指作品外觀之美。所以“氣韻”的大意即為呈現于作品動態的氣勢與韻致。
筆者認為,在《陸游與唐婉》這部樂曲中,華彩片段最適合運用“氣韻”的概念提升演奏技能。在這一段落中,音樂的抒發更像是主人公內心的獨白,矛盾與糾結達到了頂點。此時的鋼琴伴奏與人聲伴奏均以休止,古箏自身的魅力在這一段落突出而來。左手大幅度的強力的掃弦要求手臂帶動手腕去發力,最后音符在指尖揮灑出去,這時,氣息也一并平息。右手高八度反復強調主旋律,在結尾處做了強收的處理,將全曲的愛情故事增添了更悲憤的色彩。
縱觀何占豪先生的作品,我們不難發現,何占豪先生喜愛用作品來展現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其作品的音樂體裁多來自于家喻戶曉的歷史故事。例如協奏曲《孔雀東南飛》,取材于漢代的同名長篇敘事詩:焦仲卿的妻子不為母親所容,最后與妻子不得不殉情而亡?!读荷讲c祝英臺》改編為同名小提琴協奏曲,題材取自我國民間愛情傳說《梁?!?。協奏曲《臨安遺恨》的音樂材料來源于傳統樂曲《滿江紅》,樂曲描寫了南宋詩人岳飛受到奸人迫害,被囚禁在臨安,在赴刑場的前夕岳飛揮筆寫下對人生的留戀,對社會現實的不滿,以及自己一腔熱血卻無處寄托的感慨。再有協奏曲《西楚霸王》,這部作品創作于1996年,樂曲描繪了劉邦與項羽楚漢之爭時,最后的決絕時刻,項羽的蓋世英雄氣魄,與虞姬最后訣別的痛苦之情。類似的作品數不勝數,何占豪先生用音樂塑造出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完美的詮釋了他的創作理念“用民族的語言來創作好民族的音樂”,這一首首名曲體現出中國傳統民族樂器在作品中的現實意義和價值,值得我們去探索,因此像《陸游與唐婉》這一類優秀的古箏樂曲,我們理應去重視和傳承。我們需要立足于傳統,又不困于傳統,要在不斷的分析和演奏過程中凝練自己的一套音樂語言,在對其的闡釋中發揮自己的個性,形成自己的音樂風格。
中國當前民族音樂主流的審美標準被深深打上了現代西方的烙印,中國民族聲樂、器樂比賽演變方向大多向西方轉變。民族音樂的聲學美學觀念、樂隊編制及演出場合都在改變,民族器樂的最高形式由協奏曲、奏鳴曲、交響樂隊統領。由于何占豪先生開創的以古典文學為素材的作品,此后越來越多的作品問世,并且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此可見,基托于詩歌是一個很好的創作背景,音樂故事的背景線也十分明確。何占豪先生的作品給現代的我們帶來了審美意識的變化,將中國古老傳統的民族樂器推向世界、面向全球化。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不間斷的國家。中國古典文學猶如一座寶庫,記錄著中華民族的興衰。從先秦到清末,五千年來涌現了無數偉大的作家和作家。他們以自己的創作成就支持中國古典文學。何占豪先生面對外來的音樂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加以新的創作思路與創作手法,促進了中西方音樂的融合,創作出屬于我們國家獨一無二的作品。
隨著現代化的發展,時代的進步,西方音樂的沖擊,我國古箏作品的創作終于在條跌跌撞撞的路上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無論是1949年之前的傳統音樂,還是建國我們越來越西方化的音樂,歸根結底,總是基于了民間小調,民間詩詞,或者地方戲曲。本文主要論述的古典詩詞對現代古箏作品創作的影響,主要原因在與我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正是有了這些夯實的文化基礎,才對后代不論音樂上,藝術上,甚至是舞蹈上都有了可以依托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