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丁西林作品中次要人物的探究"/>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孟倩倩 中央戲劇學院
丁西林先生在創作中十分注重作品的結尾,他認為“一個劇本的結尾可以緊收,也可以慢放……前者如交響樂,在最強烈的高潮時突然以千鈞之力一下收住,霎時萬籟俱寂,令人目瞪口呆,半晌才如夢初醒;后者如迂緩潺湲的溪流,不知其所止,在一個曲幽之外悄然隱去,使人深思悠遠,遺味無窮?!盵1]說到“遺味無窮”的結尾,最為經典的要數《酒后》,該劇以“喝茶”二字為結束點,把前面緊張氣氛瞬間消解,使得客人這一角色“物盡其用”。
劇中客人這一角色看似可有可無,實則十分重要。他沒有參與夫妻的談論,卻一直在場,既是一個貫穿人物又是一個“導火索”。相對于丁西林的其他劇本而言,《酒后》的一大突出點是臺詞過多,盡管劇中夫妻的臺詞不失“丁西林式”的機智、幽默,但過多的語言不但會給觀眾心理上造成審美疲勞,于角色本身而言,也會使其被對話淹沒而失掉個性。
如此一來,劇中客人恰恰因為臺詞少而精辟,反而變得更加出彩,加上他是全劇的次要人物,自然就在觀眾心里產生了所謂的“遺味”??腿藳]有參與夫妻的交談,卻一直是他們談話的焦點:“他結婚了,但是沒有人愛他;他外表很鎮靜,他的內心,有一把火在那里燒著。我們雖然看不見那團火焰,可是我們時??匆娝獓姵鰜淼幕鹦亲印!?/p>
此番討論足以激發觀眾興趣。同時,客人也是一個極富吸引力的男人,所以才有“妻子想要去吻客人”這一貫穿全劇的動作。妻子終于下定決心、并且征得了丈夫的同意準備吻客人時,客人卻在這個時候醒了,當丈夫聽到妻子的呼喊時,作者這樣寫道:“丈夫(走進屋來。見客人坐起,大失所望)這可不要怨我,這是你自己……”此處“大失所望”一詞是對丈夫心理的描寫,同時也說出了觀眾的心聲。從戲一開始,觀眾就被帶到了“吻還是不吻”的期望式懸念中,但在妻子還沒有吻時客人醒了。
前面夫妻二人激烈的談話都沒有把他吵醒,當只留下妻子一人時,他反而醒了?如此巧合,原因只有一個:客人根本沒有睡著,或者早就醒了。在丁西林的作品中不乏“狡黠”的人物,說謊、欺騙更是很多人物的特征。據研究者論證,丁西林終身對“含有欺騙、偽裝、戲仿內核”的主題、故事、模式感興趣[2]?;诖?,我們更能斷定客人雖睡實醒,他與旁人一樣有著自己的心理預期,當妻子真的要吻客人時,他才從“看熱鬧”的心態中抽離出來。
自古就有“朋友之妻不可欺”之說,客人用醒來的方式拒絕這個吻,足見其機智。在當時的傳統社會,這“一吻”的意義非同小可,客人若是接受了,不但會影響他們的朋友關系,而且會對他們的夫妻關系產生影響,他選擇拒絕足見其理智。另外,他是有婦之夫,足見其忠貞。
客人這一角色的成功塑造,證明了丁西林在塑造次要人物方面的高明之處:其一,他能夠充分借助主角的側面描寫塑造配角,以免配角搶戲,又闡明了人物關系;其二,他充分利用了配角,將其作為作品的結尾打點,巧妙而有趣。
丁西林的劇作中還有這樣一類人物,他們并不在沖突中,也不能左右沖突的發展趨勢,似乎可有可無,但是他們是一面活的“放大鏡”,讓整部戲不干澀,鮮活而且有致[3]。在《三塊錢國幣》中,成眾就是這樣的角色。
該戲主要圍繞“打碎的花瓶是否賠三塊錢國幣”展開,作者直接從吳太太“先聲奪人”的抱怨寫起,對此,揚長雄“兩手掩耳”,成眾卻沒有一起對峙吳太太,而是拿了一盤棋出來,完全沒有考慮到下棋的“環境”和朋友的心情,好像只是一個置身事外的旁觀者。
這部作品有兩條線索:一是兩人與吳太太爭執這條主線;二是成眾和揚長雄下棋這條輔線。輔線在劇情發展中與主線相呼應,下棋本來就是一種博弈游戲,這與場上的矛盾形成了一虛一實的對應關系。吳揚矛盾正如一盤棋,在此且把他們叫作A 組;而成眾和揚長雄即是B 組。看似兩組平行的爭奪,實則又互相影響,這樣就形成了A 組戰、B 組戰、AB 兩組混戰的三種局面,同時B 組的棋局又時刻印證著A 組的戰況。所以,成眾看似沒有參戰,但是作為B組中的一方,他已然被裹挾其中。
成眾的臺詞雖少,但句句落在點上,調節著戲劇節奏。揚長雄游走于A、B 兩組,自然力不從心,然而當A 組陷入僵局時,成眾就開始暗中幫助揚長雄搭好臺階。在吳太太要把李嫂的鋪蓋拿去當鋪時,揚長雄“從蒲團上跳起來”攔住了她,此時,成眾雖是把揚長雄拉了回來,但同時也表示“和一個女人打架?不太妙,可是我贊成給她一個教訓”。他若真是一個冷眼旁觀者,要做的應該是和事佬,而非在一旁煽風,此刻他完全是與揚長雄于一立場之上的幫腔者。
成眾雖也參與了A 組的“戰爭”,但又能夠隨時跳出來對戰況做出冷靜分析。對于吳揚的交戰,他早就看出了端倪。最后,揚長雄在一氣之下摔碎了另一只花瓶,成眾隨即喊出了“合棋!”在吳揚交戰中,花瓶就是揚長雄用來“將軍”的那顆棋子,經過前面的幾番交戰,情緒到達高點,花瓶這顆棋子已經到了出手的最好時機,落子棋和,危險暴風波過去,一場惡斗的結論明擺在了觀眾的面前,成眾此刻道出的“和棋”也因其雙關之意而令人回味無窮。
當下的戲劇創作對于偏重政治色彩的主題往往會處理得比較沉重。在此劇中,作者旨在批判吳太太這種剝削階級的代表,與其他的幾部作品相比被賦予了較濃厚的政治色彩,但是作者并沒有將此變成一部枯燥的政治局,而是秉承了他一貫的創作風格,通過生活中的一則簡單小事,不留痕跡卻又辛辣地對當時社會做了一次入木三分的批判和戲謔。因此,主題固然重要,在人物身上下功夫才是關鍵。
在丁西林的獨幕劇,還有一類經常出現的人物是仆人的角色,最出色的仆人角色便是《北京的空氣》中的仆人——老趙。該戲用了一封主人給朋友的信件作為開篇,在信件中提到了這位“趙先生”:“他比主人慷慨?!边@樣的仆人在生活中并不多見,開篇便引起了懸念。
在老趙出場時,作者又這樣描述他:“他是一個未走模型的北方佬;但是一個毫無模型的聽差。他同時又聰明又傻氣。比方說,主人不在家時,他愛坐在大門外的門檻上觀望。等到遠遠看見主人回來的時候,他即刻走進,把門關上,等主人按鈴之后,方才重新開門,這是聰明,還是傻氣?”[4]
據此,我們對于仆人的性格已經略知一二,他雖有自己的小聰明,但是沒有瞞得住主人的眼睛,對于他這些小伎倆,主人早就識破卻沒說破。主人了解仆人所做的一切事情、一切喜好,而仆人似乎也知道主人已經知道了他的一些秘密,但是二者之間仍舊是保持著一種心照不宣的關系。
老趙雖然貪婪、耍小聰明,卻仍舊不被辭退,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仰仗主人的“縱容”。主人是一個有智慧的文化人,他對于仆人的一切心知肚明卻仍然不辭退仆人,任由他繼續“聰明”下去,足見這位主人的“寬容”和“雅量”,“沒有這兩種東西做保證,聽差斷然不會比主人更‘慷慨’,更不會‘偷’而不受懲罰”[5]。在這里,主人與聽差之間的這種關系,正如中國古典戲曲《三岔口》的趣味點一樣,《三岔口》是因為雙方都處在黑暗中彼此較量而生趣,此處是雙方都處在明白中而意味無窮。
劇中的“偷煙”事件就妙趣橫生,主人明知自己的煙都被老趙偷走了,但為了維持身份,不敢向仆人要回本。當客人準備向仆人要煙時,主人“像犯了罪似的躲道書桌旁邊,裝作尋找東西”,這一細節把當時北京城中的知識分子形象描寫得十分到位。主人為了拿到煙,設計支開老趙,這種做法不禁令人啞然失笑。然而,這正是作者眼里的北京的社會習氣,增添了劇作藝術的感染力[6]。
老趙雖缺點多,對工作卻十分稱職。這也正是他的大聰明之處,也是主人之所以不辭退他的最主要原因。而且劇中的幾處細節證明,老趙是一個精明的人:他故意把買茶經歷說得曲折,讓主人知道他的忠心的同時,也表達出了自己的不易;同時他又是一個善于結交的人,聽戲可以不花錢,還能讓測字先生做他的書記;無論誰只要稍微幫他一點,他就即刻請他們吃飯,可見他深諳交際之道。
老趙雖然是個仆人,作者卻沒有將其當成工具人,而是充分賦予了人物以多重性格,使其人物形象立體而充滿趣味,讓我們看到了小人物的可愛之處,并且透過老趙,我們能夠看到這一類人物的整體特征。此種創作方式值得我們借鑒。
從戲劇作品自身的藝術特質出發,不浪費每一個上場的角色,是戲劇創作的基本要求,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言“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丁西林的獨幕劇中,人物較少,三兩個角色便可撐住全場,但為了情節需要也會設置幾個相對次要人物,也正是有了“客人”“成眾”“老趙”這樣的次要人物,才使得作品更加精彩。正所謂,紅花還需綠葉襯,有“朋”自劇中來,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