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寧夏思誠建筑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寧夏 銀川 750001)
前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戰略實施過程中,以統籌城鄉規劃為手段,將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為重要目標。實現新農村建設,必須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村莊規劃建設。強化村莊規劃和建設,不僅能夠為農民居民提供良好的環境,還能夠從多個角度發展農村,實現村莊的進步。文章從當前村莊規劃建設工作實施過程中所涌現出的問題分析入手,針對規劃建設發展策略做出了深入的探討,目的是實現我國鄉村建設發展和進步。
(一)從城鄉一體化到鄉村振興。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情況下,城鎮化建設腳步逐漸加快,城鄉之間的差距逐漸減小。在取得一系列進步和經驗的基礎上,城鄉關系進入了城鄉融合的新階段,農村生活和生產方式的融合促進城鄉發展。新的發展歷程,城鄉關系需要進一步融合、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農民的生活生產需求要求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在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下,讓村莊規劃建設的力量發揮到極致。
(二)為鄉村建設提供準備,鄉村得多個方面獲得進步。做好村莊規劃建設工作,會考慮到鄉村建設的多個層面,比如村民的居住環境建設、用水用電規劃、養殖規劃管理等,通過多個角度和多個方面的整合,讓村民的生活和生產獲得了保障,村莊建設規劃更加有序,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重保障。總之,村莊規劃建設讓鄉村發展獲得了充足的支持。
(三)為社會主義建設發展提供支撐。鄉村建設發展的過程中,為社會主義建設發展提供良好的前提和支撐。因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要關注城鄉兩個地域,所以鄉村規劃建設發展起來,就會進一步帶動社會主義建設穩定發展,形成良好的建設趨勢和形式。
總之,村莊規劃建設工作開展展現出十分重要價值,規劃建設部門要將鄉村發展建設推向新的高潮,讓鄉村發展看到希望。
(一)空間布局不合理
當前,村莊規劃建設工作實施的時候發生了資源挖掘不充足的問題,空間規劃布局不合理,缺少從整體上進行布局的認識。由此,發生了村莊規劃和上位規劃沒有良好的銜接、時間規劃層面上沒有動態連續性的支持等問題,這就意味著規劃工作開展的時候沒有彈性。比如,有的村莊規劃建設的時候把焦點放在了如何進行房屋的整齊規劃,這一行為雖然能夠從表面上保證村莊規劃的美觀性,但是卻忽視了村莊發展史,未給予村莊發展現狀的關注,難以有效開展村莊歷史機理的傳承,這讓規劃建設工作開展出現了不良的制約。
(二)建筑材料比較陳舊
很長一段時間,鄉村住房建設和公共事業創建的過程中,農民和農村集體成為了重要力量。這其中并沒有充足的財政支撐和良好的改造機制整合,由此出現公共服務設施和工程設施不完善的問題,道路、給排水和供電等工程建設的時候就面臨著任務多樣和沉重的現象。加之沒有科學的規劃指引,規劃建設的時候所運用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術比較陳舊,農村公共綠化和活動場地不夠充足,發生了用地結構不合理的現象,這促使村莊建設不能順利開展。
(三)設施配套不充足
農村基層設施配備的過程中僅僅關注道路供電、供水和排水等,并沒有對農村供暖、生活燃料等引起關注,缺少這些設備的合理規劃和配置,在此背景下出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建設當中需要的規劃指導超出了傳統村莊規劃涉及的領域。村莊規劃所關注的內容,也沒有提升強制性,設施配置沒有清晰的規模等級規劃,缺少清晰的分類,比如缺少對公共設施建設的問題關注,公共設施配置的時候并沒有將其合理的強制融入規劃領域當中,讓村莊建設難以有效和順利的實施。
(四)生產生活環境差
村民群眾并沒有較強的環境保護意識,衛生意識也比較差。比如,人們沒有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鄉村內部出現了隨處倒垃圾、污水亂排放、管道亂鋪設的問題。現階段,農村領域當中養殖業是村民經濟的重要來源。但是,村民當地的養殖管理不夠科學,養殖所產生的垃圾并沒有及時和合理的處理,這對于人們的生活環境產生了極大的污染,導致生態系統遭受到破壞。立足長遠的實際發展角度,這產生的整體損失要遠遠大于部分的收益。
(一)整合規劃部門工作
為了實現村莊規劃建設工作穩定落實,并且保證正常的運行狀態,關鍵的一個步驟是要村莊規劃建設獲得清晰和完善的管理體系。規劃建設部門要發揮自身的功能價值,因此不管村莊的規模多大,都要建立專門的規劃建設組織,同時由專業和高素質工作人員開展工作,為村莊規劃建設提供綜合性意見,發揮出指引規劃作用。與此同時,為了給予規劃建設部門充足的人員安排,并展現專業化隊伍,則在人才吸收過程中以高素質和專業水平高的為主,隨之制定健全和完善的人才錄用計劃為村莊規劃建設提供人才支持。以上方法則是保證村莊規劃建設工作開展過程中獲得充足人才力量的關鍵手段[1]。
另外,做好人才錄用和選擇工作之后,還需針對村莊規劃技術工作人員和管理工作人員實施專業性的培訓、升級,主要目標是保證規劃執法的水平得以提高,讓管理工作人員擁有較高綜合素質。然后,規劃建設部門從村莊實際情況入手,立足地理環境和生態環境,關注多個因素,以合適規劃建設的原則保證村莊整體規劃建設更加完善,以此達到建設的標準。
(二)對陳舊建筑有力改善
做好規劃部門工作的整合之后,還需做的就是陳舊建筑的改善。由此,規劃建設部門應該從村莊建筑技術規范入手,從空間布局和基礎設施建設實際情況入手,做好規劃和完善。通常情況下,規劃工作開展的時候要以遵循全覆蓋為原則,并從整體上進行合理布局,配備合適的服務設施,建設完善的體系。
除此之外,村莊規劃建設工作實際開展的過程中,還應該從具體需要入手,合理的進行標準和要求的降低,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要消除鄉村的地域特色,還是應該把地域特色全面的呈現出來,以此形成良好的村莊規劃體系和方案。做好了規劃建設標準搭建之后,還需要從住宅設計、建設指導入手,讓村民開展村莊建設的時候能夠有效使用新的材料和技術。同時,規劃建設部門還需為村民提供指導,讓村民獲得針對性的住宅設計圖紙,擁有挑選的機會,并對陳舊的建筑合理改善,為村莊規劃建設增添一道亮麗的色彩[2]。
(三)完善配套基礎設施
村莊規劃建設工作實際開展的過程中,配備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的過程中需要以村莊具體水平為根基。現階段,村莊基礎設施配備工作開展的時候,要把關注點放在供水、供電、排水和環衛上,也要重視村民供暖、生活燃料的設施配置,所關注的內容要全面和多樣,以此保障村莊建設規劃能夠將所預期的指標達到最佳,滿足規劃建設過程中所涉及的全部層面。同時,公共設施配備沒有明確標準的,就應該僅僅把握規模和實際等級,將其進行分類,主要是涉及一般鄉鎮、中心鄉鎮、中心村莊和基層村莊,通過這一方式的實施會讓公共設施實行共享共用模式,也合理的把設施配備進行有效指標規劃,創設有效的體系建設標準。在此情況下,不管是村莊的基礎設施還是公共設施,都會更好的達到標準[3]。
(四)營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當前,村莊規劃建設工作實施的領域中,村民并沒有展現出較強的生態保護意識,一般情況下村莊的自然資源都是以其他周圍自然資源為主。面對這現象,就讓我們清晰的認識到村莊規劃建設必須關注生態環境保護,要把焦點放在村莊環境衛生層面上。這需要規劃建設工作和村民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更好解決存在的問題。從根本上進行分析和研究,村莊規劃建設的時候最佳狀態是保持鄉村的原有風貌,比如地形、自然資源等。這一方法的運用,主要是為了保證生物多樣性,讓人和自然、人和人、自然和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不會遭受到破壞。最為重要的是,將人、自然之間的共生共存關系有效呈現,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和力量[4]。
基于以上內容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村莊規劃建設的時候必須要實行生態產業,創建綠色產品。這一過程中,要在提升村莊建設腳步的基礎上為農民提供教育指導,保證農民擁有較強的環境保護意識,而且會從多個角度上對生存環境形成準確認識。另外,針對養殖業的村民要以實行合理的科學管理規劃為基礎,增強其環境意識,能夠認識到養殖工作開展過程中環保的重要價值,要讓養殖戶明確不能因為養殖而破壞環境,不能單純顧忌自身利益。這樣的情況下,每一個村民在規劃建設當中都能夠認真投入到生態環境建設行列中,讓村莊規劃更加完美。
結論:綜合以上分析,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推動著村莊規劃建設的進步,村莊規劃建設領域當中所涌現出的問題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由此,必須要做好村莊規劃建設工作的有效調整,以更高層次和更加科學角度進行規劃建設,針對問題提出可行性方案,為引導鄉村建設發展做出動力支持和保障。本文的詳細和深度研究為村莊規劃建設提供了一定的借鑒和參照,以此保證鄉村建設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