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剛
(德州市自然資源局,山東 德州 253000)
農業生產水平在不斷地提高,果樹栽培過程中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愈發突出。果樹管理工作,需要做好各項細節性的工作,同步提升果樹的產量以及質量,但是由于部分種植戶日常管理意識的缺乏,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果樹管理水平的提升,所以還需去積極改善和避免這些問題,保障管理工作有序進行。
由于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生物酶和人體需要的維生素與營養物質,因此水果的質量就顯得至關重要。不同的果樹對于土壤、光照等參數的需求也存在差異,這說明果園的選址對果品的安全具有重要影響。在進行選址的過程中,應該綜合考慮最適合果樹的生長環境和氣候條件,這樣才能保障果樹正常的生長發育,最終得到最優質的果品。選址之前需要對周邊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進行調查。自然環境主要考慮土壤、光照、風力、風向、溫度等因素。社會環境則主要考慮園址周邊是否存在工廠或其他污染源,避免果樹出現因環境污染而導致減產或枯死的現象。
由于我國果樹苗木品種類型繁多,在進行果園建設的過程中也要做好苗木類型的選擇。我國水果行業的高速發展,讓苗木市場上已經具有多種類型的優質品種,這些都是具有抗旱、抗寒能力和高產性能的苗木品種,對于提升苗木栽培成活率作用明顯,對后續果品產量的保障效果也非常穩定。總而言之,選擇優質的苗木類型能夠有效提升環境適應能力,在強化經濟效益的同時保障產量和質量。
選擇套袋是提高果實外觀品質的一項技術措施。果實通過套袋,能抑制葉綠素、促進胡蘿卜素和花青苷的形成,使果點減少、變小、色淺,防止果銹和裂果的產生,降低果實的病蟲害和污染等,從而明顯地提高果實的外觀品質。目前紙袋產品繁多,為了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選用適宜的紙袋是必要的。其基本要求是:經風吹日曬雨淋后,不易變形、破損、脫蠟或滴蠟,對果實的不良影響極小;經藥劑處理后,袋內的果實病蟲少;應有適宜的規格,便于操作。通常紙袋的平面寬度為14~16cm、長度為18~19cm(具體以果實實際大小而定),以便于果實套袋。套袋時間通常選在果樹落花約30d 為宜,過早或過晚都不適合。提早套袋,幼果果梗細嫩,容易落果;過晚套袋,結出的果實表面粗糙。在套袋前期,盡早按距離進行疏果,之后立即套袋。對于不同品種,在紙袋的紙質、紙層與顏色上還應有相應的選擇。為保證果肉質量、營養物質不受到破壞,對果樹進行套袋是個很好的選擇。
土肥管理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果樹在生長過程中產生各類質量問題,化肥使用過多會導致果品內部的重金屬含量超標,而使用過多的氮素化肥還會在土壤中產生有毒害的副作用硝酸鹽,對水體產生嚴重污染,也增加了果品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所以我們需要在日常進行土肥管理工作并且禁止使用硝酸銨等硝態氮肥。需要注意的是,水果在生長過程中也會受到自然環境和生物的威脅,但必要時也要對果實進行保護處理,一方面提升果實的顏色鮮艷程度,另一方面避免果實表面損傷影響果品質量。
果樹在種植時,要充分地利用土地,這樣才有利于果樹充分實現光合作用,反之,就會造成果樹沒有得到充分的光照,使果實的含糖量不高,最終導致果實的質量達不到標準,從而影響果園的經濟效益。如果果樹種植得較稀疏,就會出現土地資源利用率過低的現象,還會直接影響到果園實際產量。所以工作人員應對果樹種植進行嚴格的管理,不要過于密集,也不要過于稀疏。要結合當地的土壤面積進行合理規劃與種植,這樣才可以充分地利用土地資源。
在果樹種植的土壤中,樹根的周邊會生長許多雜草。看管果樹的管理人員一定要及時清除雜草。雜草生長速度非常快,如果只是把表面看起來較大的雜草清除掉,那些扎根于土壤里的草根很快就會又長出新的雜草。雜草清理不干凈,會對果樹的生長有著很大的影響。雜草過多,會和果樹爭奪土壤中的養分,影響果樹汲取營養,果實的質量自然不會好。尤其是剛剛栽植的小苗,若得不到充足的營養物質和水分供應,會導致樹體生長緩慢、結果期拉長、果實變小等,所以一定要及時定期清理雜草。要想徹底根除雜草,采用人工除草和藥物除草相結合是最好的辦法。單純的人工除草只在短期內有效,如果結合藥物利用除草劑,如百草枯、草甘膦等,可以有效地控制雜草的生長,但除草劑的價格較高,大多數農民還是更喜歡通過噴灑藥物進行除草。
果樹的病蟲害防治是實現果實優質、高產、高效益的重要技術措施之一。在果樹生長過程中,病蟲害的防治非常關鍵,如果防治不及時,蟲害可導致樹木長勢衰弱,嚴重時可使樹葉食光,循環蠶食可使樹木因缺乏營養致死,導致果農絕收,使經濟、生態損失嚴重。為更好地防治果樹病蟲害,要加強對果樹的管護,密切監測蟲情,發現情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切實保護好果實及果農的利益。在防治害蟲時,可以采用化學和物理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即利用一些高效、廣譜、環保型藥劑,按一定濃度進行噴灑(如氯氰菊酯微膠囊制劑等),并結合利用光、熱、電、溫度、濕度和放射能、聲波等措施殺滅果樹上的害蟲。物理防治技術是一種較古老的方法,對自然環境的危害不大,對人類的安全有著很好的保障,是當前眾多方法中人們用的最多的方法之一。采取化學方法防治,噴灑藥物配比及操作不當,不但會影響環境,還可能會對人們的安全造成傷害。有效的防治方法既不會對環境造成傷害,也保證了果實的質量,讓人們可以吃得安心、放心。
果樹除了加強土肥水管理、合理整形修枝、病蟲害防治之外,為提高果實的坐果率和質量,還應提高坐果技術。目前人們對果樹都會采用人工授粉、放蜂授粉及噴灑營養元素和激素等措施方法。對結果偏多的果樹,要適時去除結果率明顯下降的結果枝,及時疏除不結果的花枝、過密枝。為了減輕疏果量,在果樹盛果期,施用冬剪、夏疏,一次性到位。不論采用哪種方法,都應注意避免過量授粉、過量剪枝,否則花朵柱頭上落入的花粉粒過多,加上枝量過度修剪,會適得其反,容易發生落果現象,減少產量。有效的花果管理技術可以提高果樹10%~30%的坐果率。
首先病蟲害防治要掌握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農藥的使用要以適時、適量、高效、低毒無公害農藥為主。其次,肥水管理要以果樹需求為原則,根據果樹生長狀況選擇合適肥料配比,按照果樹產量定施肥量。避免果品農藥殘留過高,影響果樹品質。重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防治方式的運用,降低化學農藥使用頻率,通過誘殺、引進天敵等方式去有效防控病蟲害。冬末春初季節還需做好樹體清理工作,降低病蟲害越冬基數,為來年病蟲害防治打好基礎。
綜上所述,果樹栽培措施與果樹管理措施,對于苗木發育果實生長而言意義顯著,我國林業和種植業的不斷發展會讓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應用到果樹的管理措施當中,但推廣這些先進技術措施時要根據果園的現實環境和苗木的不同類型展開合理選擇,一方面保障果園的增產增收和經濟效益,另一方面減少對環境的不利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