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懷
(寧夏寶豐養老產業有限公司,寧夏 銀川 750000)
作為房屋建筑中最為常見的質量問題,墻體裂縫的形成會對房屋的外觀造成一定影響,特殊情況下還會導致房屋發生漏水的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影響到房屋自身結構的承重能力,對房屋的穩定性會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在建筑初期就要考慮到這一問題,在建筑的同時,保障建筑的質量。
在外墻處使用水泥漿抹灰的墻面中,經常會產生一些沒有規律性且裂縫細小、面積較大的墻體裂縫,這種裂縫的形成面積較小很難被發現,且對建筑本身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但如果因為長期缺少保護導致裂縫面積擴大就會引起墻面發生空鼓,容易導致雨水滲入,雨水的長期滲入會導致墻體抹灰表面脫落,會影響建筑美觀與路過行人的安全。
空鼓裂縫同抹灰表面裂縫一樣,都是較為常見的表面開裂形式,這種開裂方式的裂紋較寬,會在建筑表面留下較為明顯的痕跡,如果長期不進行處理就會導致開裂處大面積脫落,對墻體美觀和行人安全都會造成影響。
在框架結構的房屋中,由于墻體長期與梁柱相接處,容易產生料間的裂縫,對建筑安全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洞口裂縫一般常發生于樓房頂層兩端的房間,這種開裂方式一般呈八字形,且裂縫較大。這一開裂方式是屬于墻體的開裂,而不是墻面的表面開裂。
這一開裂方式發生的原因是外界溫度上升導致外墻的長度和體積發生一定膨脹,尤其是在屋頂部分與外界陽光與溫度接觸較多,所導致的長度變化也更加明顯,這就導致屋頂對墻體形成了一個向外推的力,導致墻體產生八字形裂縫,對建筑安全有較大的影響。
單個砌塊表面裂縫一般發生在單個建筑材料上,縫隙的影響范圍較小,對建筑整體的穩定性不會造成過大影響,且這種裂縫一般會在建筑初期就被發現,可以進行及時的處理。
除去常規的裂縫外,建筑物也會產生一些范圍不固定的裂縫,這些裂縫可能會產生于臺階處、墻體內部等部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建筑的過程中不同材料的受力有所不同導致砌體的沉降不夠均勻,因而產生裂縫。
水平裂縫一般會水平與地面產生貫穿整個墻體,產生原因可能為建筑物受到一定外力或該水平建筑處的組砌方式不當等。
垂直裂縫與水平裂縫相反,一般在墻體中部發生,有時會產生在混凝土柱等受力位置,會垂直于地面,產生原因可能為建筑的受力不均等。
在設計方面,部分工程在設計初期沒有按照建筑要求規范進行防裂縫的設計,還有部分建筑的防裂縫設計由于與建筑實際情況不符導致防裂縫措施起不到相應的作用,導致墻體產生裂縫的情況常有發生,對建筑的質量與壽命都有著一定的影響。
在地基的搭建上,由于部分工程的地基下沉不夠均勻,導致墻體會受到較大的剪切力,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建筑材料還存在強度較低的問題,就會導致墻體發生開裂[1]。
在開窗的墻體上,裂縫一般是因為沉降單元上部阻力過大,導致墻體受到過大的水平剪力引起水平裂縫的產生。同時,底層窗臺也會由于墻體承受重量較大且墻體本身開窗后承載力降低,會產生一定的裂縫,嚴重時這些裂縫會導致墻體的變形,影響窗戶的開關。
抹灰墻面產生裂縫的原因一般都是水泥配比的不合適,例如水泥用量過大導致墻體干縮現象嚴重,引發龜裂情況[2]。
因此,在抹灰墻面中應當采用分層施工的方式進行,對抹灰基層、中層、面層分別進行抹灰,并進行嚴格的壓密工作,降低龜裂現象的產生概率。
空鼓裂縫的形成原因一般分為以下幾種:
首先是沒有對基層進行徹底的清理,導致混凝土墻面上有灰塵油污等污垢,在后續的涂刷過程中就會因為這些污垢形成較為明顯的空鼓裂縫,這種情況下形成的小型裂縫一般都會在后續引發空鼓現象。
第二是砂漿的標號過大,這一情況會導致建筑基層與表面涂層間有一定的孔隙,最終會引起裂縫的產生與空鼓現象的形成。
第三是基層的平整度影響,基層如果平整度較差,就需要使用更多的水泥進行填補,這就導致填補位置的水泥厚度較大,較容易產生空鼓裂縫,因此要盡可能保證基層的平整度。
第四是加氣混凝土砌塊的使用,在使用加氣混凝土砌塊時,需要工人對表面進行抹灰并使用規定的建筑膠進行貼合,如果這一過程中工人擅自減少施工步驟導致抹灰或建筑膠的使用不規范,就會導致空鼓裂縫的產生。
第五是混凝土的二次抹灰,一般混凝土梁柱部分都會提前進行外觀的控制,很少會需要進行二次抹灰,但如果局部混凝土的垂直偏差較大,且梁柱部分沒有進行外觀控制,就會需要進行二次抹灰來方便后續施工,最終導致空鼓裂縫的形成。
建筑中一般要求砂漿做到需要使用時再進行適量的攪拌,因為砂漿經過一定時間的存放就會結塊,會加大使用的難度也會降低砂漿的強度,會影響到建筑物的穩定性與墻體的安全性。
應當嚴格遵守砂漿的規定配比,并對水泥的配比與用量加以限制,保證砂漿與水泥的強度,避免龜裂裂縫的產生。
對基層進行抹灰前必須要提前清理基層表面的油污,可以采用基層專用的清洗設備進行清理,在經過檢查后方可進行抹灰處理,抹灰工序完成后依然需要進行檢查和驗收,降低墻體出現裂縫的可能性。
混凝土梁柱和加氣混凝土砌塊等必須在使用前進行抹灰,并對表面進行涂層處理,可派遣專人對施工過程進行監督,避免工人省略施工步驟。
基層的混凝土在抹灰前要進行毛化處理,加大抹灰后的附著力,這一步驟也可以通過派遣專人進行監督。
在墻體的抹灰砂漿中可以適量加入纖維,可以有效提高墻體的抗開裂能力,在外墻的建設中也可以通過增設鋼絲來提高墻體的強度,避免開裂。在窗戶附近的墻體處可以采用全混凝土材質提高強度,避免開裂與變形。在墻體砌筑中,應當采用同樣的材料,確保墻體每一個部分的強度相同,降低溫度、濕度對墻體的影響。在砂漿的混合上應當根據具體的用途進行適當的配比,例如根據建筑季節的不同,控制砂漿的水分含量;根據建筑物的高低來控制砂漿的強度與韌性。通過控制這些建筑材料來進一步保障建筑物墻體的質量,以此來預防建筑物墻體發生開裂。
在房屋的屋頂處可以加上保溫層,并在屋頂處提前設計控制縫隙,減少高溫環境下,熱脹冷縮導致的墻體變形,避免溫度過高導致墻體發生開裂。
在房屋墻體部分也應當適當考慮溫度影響,通過采用受溫度影響較低的材料、涂層來避免墻體變形引發開裂的情況。
結合文章描述,墻體開裂在如今的建筑中是較為常見的問題,難以從根本上解決。但建筑方也應當加大對墻體裂縫的預防,通過提前的預防與適當的檢修來降低墻體裂縫的發生概率與形成裂縫后的影響范圍,通過減少墻體裂縫的影響來提高建筑質量[3]。
本文通過對常見的墻體裂縫發生方式進行分析,并針對這些縫隙的特點給出了相應的預防措施,施工部門也應當重視墻體裂縫對建筑物的影響,加大對建筑質量的監管力度,督促工人高質量完成建筑工作,盡可能降低墻體裂縫發生的概率。國家層面也要注重對建筑質量的要求,并下發相應的管理措施,通過硬性的要求來規范建筑方的建筑質量,提高我國建筑物的質量,保障住戶的生命安全與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