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霞
(山西省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新形勢下,國企的競爭力與全部工作基礎在于黨的基層組織。而強化黨建工作,是推動國企轉型升級的關鍵方式,也是提升國企先進性、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但是,就當前的現狀而言,在新形勢背景下,國企黨支部所開展的黨建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制約了轉型升級國企作用、優勢的發揮。由此可見,必須要探尋更為有效的轉型升級策略,來切實提升國企黨建工作、日常管理工作開展的效率與質量。
一些國企在開展黨建工作期間,同中心工作之間缺乏一定的融合度,與國企經營的中心工作存在脫離或者是偏離的現象,換而言之,就是存在步調不一致、方法不合拍、工作不合軌、思想不統一等問題。造成此現象發生的關鍵因素在于兩個方面,一是沒有完善并健全相關制度;二是在頂層設計方面,原實行的黨建工作機制無法同現代市場經濟下國企發展需要相適應。
經過多年的發展與累積,國企黨建工作目前已成形成較為固定的一種條塊式工作形式。此種工作模式主要是總結以往的經驗,但是,如果由于外部形式變化過大而觸動國企內部時,此種工作模式將無法對改變以后的環境做出適應,導致“缺乏新方法、無用老方法”的局面出現,進而造成國企黨建各項工作難易科學性開展[1]。例如:部分國企在對黨員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匱乏一些吸引力,形式過于留在表面,難易取得更為良好的成效。
現如今,絕大多數的國企黨建工作人員存在年齡整體較高的現象,導致其思想過于老化、保守。例如:一些國企在黨務崗位中安置年齡較大的一線行政干部,同時,一個崗位上,工作人員的就職時間能夠高達數十年,導致黨務工作團隊長時間缺乏“新鮮血液”的補充,難以展開柔性崗位兼職或者是崗位交流,造成局部工作出現“燈下黑”的問題,也會造成黨務工作團隊發生不合理結構的現象。
1.掌握創新點,對于國企而言,只有對黨建工作的思路與理念積極做出創新,才可以為國企轉型升級起到一定的政治保證。由此可見,國企必須要先對工作的思路做出創新,始終堅持黨建工作轉變、融入、開放的新思路,各級黨組織必須要將與國企現代化制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關要求適應的工作系統建設,有機結合企業治理法人結構、管理經濟模式、經濟運行體系以及黨建工作運行模式與設計思路。除此以外,必須要對工作的體制與機制做出創新。行政人員與黨組織領導必須要采取交叉任職、雙向進入的模式,對黨建工作的關鍵意見進行傳達,通過機制的健全,從而對國企黨組織加入至決議重要問題中做出保障[2]。最后,必須要對方式方法做出創新,通過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從而對創新黨建管理機制做出深入研究,為黨建工作縱橫貫穿的運行體系建立起到有力的幫助。
2.明確著力點,同國企發展任務密切關聯,實現黨組織黨員模范功能、戰斗壁壘功能、政治功能的有效發揮,這些都屬于當前轉型升級國企與黨建工作的關鍵點。國企內部的黨委必須要將基層組織、領導班子建設強化。首先,將各級領導班子的政治功能強化,開展提能力、強素質、改作風等主題,實現學習型領導班子、黨組織的建設。其次,應該將基層黨組織人員的模范功能以及戰斗壁壘功能持續強化,設置爭優創先為活動的平臺,實現黨員基層團隊的強化建設。
3.找準文化支撐點,企業文化屬于組成社會主義文化的核心內容,對國企轉型升級的推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日常開展黨建工作的過程中,將內部文化建設能力提升是國企轉型升級的首要任務,通過文化的運用,能夠對國企轉型升級起到有力的支撐,同時,還能夠實現黨建工作空間的擴張。第一,需要將國企的管理文化建設,進而建設一支能力過硬的團隊,始終堅持將國企精神作為先導,進而將以“一個保障機制、三個管理平臺”為主的國企管理文化形成,同時,具備落實到位、科學操作、精細運作的文化特征[3]。第二,需要對特色文化的發展投入高度的重視,將新興產業發展強化,同時,對行業特色文化建設積極開展。第三,需要對歷史文化進行深入挖掘,實現文化產業的做實。視產業與文化對接為突破,實現商業、文化旅游的逐漸發展,從而將全新的經濟增長形成。
1.構建精神激勵機制,通過宣傳的積極運用,從而將國企黨組織領導作用強化,實現國企黨建服務精神的提高,對精神鼓勵大力開展。首先,必須要指導工作人員正確的認識方向與目標,將國企黨組織的作用定位找準,方向與目標是激勵組織與個人的關鍵內容,在定位的層面上,需要重點強調國企黨組織在國企決策當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在國企文化建設中所起到的酵母源作用,減少國企面臨發展誤區的現象。其次,需要將國企管理人員定期向黨組織展開工作匯報的體系制定,國企黨政實際負責決策之間的交流制度,對國企各個會議制度,黨組織工作人員都必須要積極參與其中,從而鼓勵工作人員積極參與,關心國企重大問題。最后,和諧管理國企管理人員與黨組織之間的關系,達成彼此補臺、分工明確的目標。
2.構建物質激勵機制,在開展國企日常黨建工作的過程當中,不僅需要積極強調黨員以及黨務工作人員的奉獻精神,同時,還需要對其物質利益做出保障,如此,才能夠顯得愈發相得益彰。第一,國企必須要為黨員建設一個更為優質的工作與生活環境,對黨員自身所存在的實際問題做出切實處理。第二,應該在企業內部設立一個“黨建工作創新成果獎”,對于做出重大貢獻或者是具備創新價值的黨建工作人員、組織,為其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第三,對于在國企突發事件、重要工作當中具備優秀表現的典型,應該及時為其提供表揚與物質獎勵。
3.構建榮譽獎勵機制,對于榮譽而言,不僅可以促使獲取榮譽的人員發揚與保持成績,同時,還可以發揮出感召他人的作用,將其競爭的動力激發,進而達成更為可觀的激勵成效[4]。由此可見,在國企日常開展黨建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對此心理有充分的掌握,實現黨建工作水平的整體提升。第一,應該將健全的黨內表彰體系建設,規范獎勵細則與方法,在年終時分統一獎勵優秀的工作人員、黨員以及黨組織,對事業開拓者給予充分的尊重,確保無私奉獻的人員能夠獲取相應的回報。第二,通過現身說法、經驗介紹等方法,進而鼓勵優秀的工作人員及黨員對工作中的感受與經驗進行講解,引導黨員切實達成與國企共患難的目標。第三,需要將宣傳報道工作強化,通過媒體的運用,對優秀黨務工作者、積極分子、黨員進行大力宣傳,培養典型、發揚先進,鼓勵所有工作人員與黨員共創輝煌、共創佳績。
結束語:綜上所述,強化黨建各項工作,屬于推動國企轉型升級的重要、核心保障,同樣,也是將國企日常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的核心因素,只有發現國企日常黨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才能夠做出針對性、專業性的改進,從而加強國企轉型升級策略的實施,實現國企競爭能力、管理能力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