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遜
(煙臺市市級機關服務中心,山東 煙臺 264003)
近些年高等教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實現了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轉變,印刷工程專業也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下實現了教育的改革創新。目前國內大中小規模的印刷企業能達到幾十萬家的數量,還有很多生產印刷設備器材的開發商,這就會讓印刷行業需要大量的高素質人才,但是從畢業生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學生的技能水平并沒有達到用人單位理想的層面,學生的專業素質和企業要求之間還有這較大的差距。所以,高校作為人才的培養基地,怎樣創新教育理念,滿足企業對印刷工程人才的需求成為了重要的目標。
研究印刷工程專業的學科特點應該從學科的特征角度來看,此專業看似專業性較強,但是卻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其中對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光學工程、機械電子、材料科學等方面都會有一定的要求。印刷工程專業表現出的是高融合、高交叉的學科類型。其中內核能力包括對圖文的高精度傳輸復制,主要關注在印刷復制工藝的設計維護方面。外核能力指的是由中心向外延展的信息處理、光學工程等學科范疇。在人才培養的目標上一般都會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來展開:
印刷工程專業的應用性雖然很強,但也需要有學術理論的支撐,目前很多高校都有印刷專業的研究生專業和博士生專業。研究生一般是在其他專業的二級學科下,例如信息科學技術、材料科學技術等。國外大學的印刷專業研究生需要在入學后才能確定未來的研究方向,也有可能轉入成像科學、計算機科學等其他方面。這也能夠顯示出印刷工程專業是一門高交叉的學科類型。高學歷的人才畢業后主要就職與印刷設備的廠商,主要研發器材、專用軟件等高技術領域。
1.應用型人才的印刷工程知識結構能夠滿足一線生產需要
高校在印刷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和教材建設方面應該把著力點放在知識和原理的基礎性上,對學科體系的深入探討和本學科的前言領域做到基本了解即可。具體來說,色彩和色度學是印刷工程專業的基礎課程,是未來工作中印刷色彩管理技術的根本,課程的設置和課時的分配應該較大力度的投入,尤其是強調標準顏色空間和設備相關顏色空間形成的原理方面,而對于專業的光學知識的研究教師做到點到即止即可,不用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專業的領域。
2.應用型印刷工程人才需要以實際生產為目標
從各大高校印刷工程人才的就業情況上來看,大部分的畢業生都從事的是一線的工作,所以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更應該重視的是掌握基本技術的能力,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工作中從而去解決生產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尤其是關于印刷工藝設計和維護能力方面,作為當代的印刷工程的大學生來說也需要不斷地拓展自己的學習思路和領域,主動學習數字印刷原理,能夠在印前就能解決印刷工藝中出現的障礙,解決印刷軟件的一系列問題。
3.應用型印刷工程人才培養需要不斷的實操訓練
與一線生產實際密切結合的教學方式已經成為了印刷專業教學的共識,為了能夠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學生應該更加地重視實驗教學,安排學生進入實習實踐單位,將理論和實踐做到充分的融合。實踐教學的課時比例應該逐漸增多,提升學生的實操能力,滿足企業對人才的技能需求。在畢業設計創作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做出創新的設計理念,這種創新不是理論上的創新,而是實操上的升級,這樣學生會以更加深刻的角度去理解本專業的核心技能,也能夠將理論和實踐做到完美的銜接。
印刷工程技術強調的媒體內容的復制,不管是文字、圖片還是版式、色彩都強調版面的匹配程度和利用空間是否契合。因為印刷是呈現在紙面上的信息,不能通過音頻、視頻等方式來表達,所以傳統的印刷設備生產出來的產品缺乏時效性,若是內容上的創新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那么印刷出來的產品就不能夠引起人們的關注,印刷技術也不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無法實現與時代的融合。
報紙是印刷工程中較為常見的類型,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報紙等紙質媒體不再成為主流的媒體形式,這也給印刷工程專業的學生帶來一定的沖擊。本專業力求培養的人才再互聯網的大環境影響下沒有辦法實現自己的專業特長,尤其是再自媒體等平臺興起的背景下,印刷平臺沒有辦法獲得原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不管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的發展都是依靠著人才來支撐的。傳統媒體時代,印刷技術就是完成既定的目標和任務,不存在技術的革新和升級。新媒體時代的到來讓傳統的媒體印刷技術無用武之地,取而代之的是融合性媒體印刷。高校需要搭建互動互聯網和印刷技術的結合,在互聯網+的浪潮中獲得新的機遇。
前些年印刷工程專業的學生會遇到較大的困惑,大學畢業之后的工作面臨生產設備短缺顯得束手無策,本科的學生反而不如專科的學生,專科的學生甚至還不如中專的學生。很多家長也發現了這樣的情況,向學校提出了質疑,認為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是錯誤的。近些年高校的教學思路進行了較大的轉變,很多高校印刷專業的教師深入各類印刷企業,走訪了很多畢業生,也到了最新的行業需求,結合發展趨勢,學校需要找準定位,培養適合行業發展的印刷行業畢業生。很多企業反映:印刷行業的畢業生的學習基礎較扎實,適應能力比較強,在工作一段時間就能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在未來的發展上還是有較大空間的。為了能夠縮短印刷工程行業畢業生的工作預熱期,高校就需要分析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傳統的人才培養思路是讓學生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擁有創新研發的能力,定位并不是讓學生擁有某項專門的操作技能,所以學生實訓的環節相對缺失。通過近些年的教學實踐,已經對印刷工程專業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人才培養的方向也從扎實的基礎知識轉變成為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層面。
目前各大高校印刷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實習不規范,實習場地不健全等。與其他國家的教育水平相比在某些實訓環節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課程體系建設是專業教育的基礎,課程的設置直接體現對人才培養的目標和定位。所以在課程設置的時候需要結合市場中的需求和理論的基礎來重新整合。印刷工程專業的課程改革首選就需要確定專業的基礎課程,并對基礎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內容進行梳理,優化課程內容。與此同時教學改革實踐也需要結合當下學生的特點和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提升教學效果。在教材的選擇上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基本情況和企業未來的需求。各個高校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可以開發專業的教材,形成學校印刷專業的特色。在師資建設方面,學校需要采用合理的人才引用方案達到學科融合的效果,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專業的交流活動,提升技能水平,另外作為印刷工程專業的教師也應該以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為目標,參加企業的培訓,掌握市場中最尖端的印刷技術,并把學習到的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學校也需要定期地邀請專家學者來校展開培訓講座,讓學生對社會上先進的印刷技術產生興趣,從而提升教學效果。學生的實踐課程教師需要深入設計,實習環節加強管理,安排學生去有資質的實訓基地頂崗實習,實現校企合作,讓實踐教學的安排深入到每個學習,達到畢業即就業的理想教學效果。這樣的實訓就實現了學生、企業、學校三方共贏的目標。
現在的大學生一般都是00 后群體,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學生的興趣點也多多種多樣的,真多不同類型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除了正常的教學活動外,學校也應該結合學生的興趣點設置第二課堂,鼓勵學生在休息的時候自愿走進實驗室,針對自身能力不足的部分進行技能練習。第二課堂也應該設置專業的教師,指導學生獨立完成印刷的設計和施工。高校印刷工程專業的教師若是展開科研活動,也可以讓感興趣的學生參與進來,研究的過程能夠讓學生收獲的更多。另外,每年國家及科研機構都會展開印刷專業的技能比賽,學校應該鼓勵教師和學生積極地參加,比賽的過程更能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還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學習到在課堂中學習不到的知識點。總的來說,學生能力的培養需要強化主體地位,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不管是學校還是教師需要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實施科研項目培訓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在具體的實踐中采用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設計印刷工程專業各個年級,各個層次和各個領域。根據真實的印刷項目而設計展開,針對不同的工作類型和工作難度讓不同年級的學生共同來參與,若是項目中出現了問題則需要學生之間交互溝通解決。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印刷工程專業水平,還能夠讓學生有共同奮斗的團隊意識,創新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有些高校利用科研項目每年都會獲得國家級大學生的專項資助,學生在完成項目的同時還會獲得專項的獎勵,學生學習的熱情自然也就跟著提升了。
綜上所述,印刷工程專業的學科架構是綜合性的,它既有多學科的交叉,又體現了學科的兩面性。為了能夠達到理想的育人效果需要從人才素質培養目標、師資建設、教學體系改革等多方面實現創新。在高校教育技能改革的浪潮中,印刷工程專業教育需要在原有教育理論的支撐下做出相應的改革,在專業建設上應該凝練學科方向和專業特色,借助學校自身的資源來發展自己的專業,讓每一個印刷專業的畢業生都能擁有專業的技能,找到適合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