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云飛
(南充市高坪區人民法院,四川 南充 637100)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公正的司法就是在進行裁判的過程中需要保障一定的穩定性與統一性,提高裁判的效率。通過對審判活動的整個過程進行梳理與總結,從而提煉出科學的思維規律,有利于構建相應的審判規則,形成良好的審判邏輯。在審判過程中,通過遵循科學的司法規律,滿足司法的主要目的,能夠提高司法的公正性與效果。通過把握住審判的思維規律,能夠發現在審判過程中,大部分的裁判人員都是按照一定思維活動進行推斷的,獲得的結果也大致相同。所以就進一步保證了司法裁判的穩定性以及統一性,有利于實現公正司法的目的[1]。
法官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需要依照相關證據對事實進行分析與把握,從而對案件中的爭議進行正確而公正的裁斷。民商事案件中的當事人有著不同的立場與訴求,所以就需要裁判人員具有能夠讓所有人都認可的審判思維,才能夠提高司法的公信力。將科學的思維規律與恰當的審判思維進行有效結合,能夠逐步形成審判邏輯,從而在認定事實以及適用法律、進行綜合推演等環節中,就能夠保障審判的統一性,從而提高案件裁判的公正公平[2]。因此就需要讓法官擁有較強的審判邏輯,在進行審判的過程中恰當地運用邏輯思維,從而做出公正而準確的審判,保障司法的嚴謹性。
在撰寫各個民事案件的裁判文書過程中,需要將整個案件審判中的所有活動都整理到文書中。為了提高裁判文書的質量,需要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在一定的篇幅內將當事人的相關訴求以及事件緣由進行梳理和總結。通過將案件中的審判邏輯進行整理,既能夠展現出裁判文書撰寫的邏輯性,同時也能夠將案件判定的整個思維活動進行推演。便于裁判文書的推廣教育,能夠起到一定的法律指引和規范作用,充分展現出裁判文書的價值。
在審判民商事案件的時候,首先需要將整個案件產生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和把握,初步了解到案件的大致情況。作為案件的裁判人員,對案件進行討論分析的過程中,就需要對案件的基本情況進行匯報,盡可能使用簡單而清晰的語言進行描述,便于他人對具體案情進行把握。在對案情進行討論研究的過程中,相關人員就可以快速理解案件信息,把握到案件的由來[3]。所以在對民商事案件進行分析的過程中,需要裁判人員將案情進行形象生動的描述,并且概括出其中的主要內容以及重點部分。其他人就能夠快速而有效地了解到案情狀況,而裁判人員也能夠在脫離相關材料的情況下,在腦海中對案情進行分析與琢磨。在案件基礎分析環節,能夠對案件進行初步感性的評判,了解到案件的基本狀況以及相關因素,為后期的案件審理奠定良好基礎,所以可以將實際案情的分析整理作為審判邏輯的起點。
在了解了案件的基本狀況之后,就需要對案件的因果以及重要情節之間的聯系進行把握,從而梳理整個案件的由來以及過程。通過把握住案件發展的主線,能夠對案件的經過進行梳理。在剛接觸民商事案件的時候,裁判人員需要將案情發展狀況從雜亂無序的相關信息中進行整理,使用一定的邏輯思維了解到整個案情的發展。可以通過畫出具體案情發展圖的方式來幫助梳理案件發生的脈絡,能夠讓整個案件變得更加的清晰明了。所以裁判人員需要承擔了解案件真實狀況的重要責任,在給法官會議以及相關審判委員會進行案件情況匯報的過程中,就需要讓相關參與人員對案件的真實情況進行全面了解與把握,有利于為后期的審判奠定良好基礎。并且在此過程中能夠充分展現出民商事案件審判的重要特點,把握重要的證據,堅持“誰主張誰舉證”“優勢證據規則”等重要的原則[4]。運用相關規則要求雙方當事人提交相應的證據,并且按照法律規定對證據進行評判,從而保障證據的取舍是合理的。讓案件的客觀事實與法律進行了有效統一,運用多種證據還原案件發生的真實狀況。還需要了解到導致案件產生的主要因素以及背景,在后期進行案件審判的過程中,就能夠提高審判的公正性,保障案件審理的邏輯。
為了對民商事案件進行有效審判,需要明確雙方當事人存在的矛盾與爭議焦點,在審判的過程中才可以有效把握住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同時也能夠進一步了解到為什么相關爭議會發展到需要進行審判的地步,有利于后期做出恰當的審判。通過把握住案件中雙方爭議的焦點問題,能夠讓審判人員更加快速而有效解決雙方爭議的矛盾。因為大部分的案件審判都是圍繞著重要爭議而開展的,只有把握住了雙方爭議的焦點問題,就能夠抓住案件審理的重心。在查找事實以及應用法律的時候,就能夠根據相應的方向進行分析與調整。在了解了案件的基本狀況之后,就需要將雙方當事人的主張以及能夠提供的證據進行整理分析,從而有效把握住雙方爭議的重點內容,明確案件審理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與此同時,在案件審理過程中,也需要對雙方當事人給予恰當的尊重,了解雙方的實際訴求,才能夠提高在案件審理中的合理性。
在了解并且證實了基本的事實狀況之后,就需要根據案件具體狀況以及爭議焦點,合理選擇法律規則進行應用,從而明確能夠在案件中適用的法律。由于民商事案件的復雜性較強,所以在對案件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明確適用的相關法律以及具體的條文存在一定難度。不僅如此,各項法律條款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內部條例的要求也是錯綜復雜、相互關聯的,甚至于有的條例是存在沖突與矛盾的。所以在法律條文選擇的時候,需要運用到較強的專業技術。根據民商事案件的具體狀況,把握住其中的重要法律關系,將多個法律規定進行綜合運用。同時也需要調整法律在適用過程中的邏輯性,讓同一個案件中所使用的相關法律條例不沖突也不矛盾,有效把握相關法律中的規定,從而有效利用案件審理的邏輯依據[5]。
為了獲得案件裁判的結論,既需要明確相關法律條例,同時也需要結合案件的具體事實狀況,使用三段論等邏輯推理方法,從而獲得案件裁判的結論。在這個階段中能夠將司法的目的進行落實,同時也是雙方當事人非常關注的案件裁判階段。在對案件進行裁判的過程中,需要對雙方當事人提出的相關主張進行回應。并且對于支持雙方主張以及駁回雙方主張的原因,也需要闡述清楚。根據具體事實狀況以及法律依據進行闡述,才能夠提高案件裁判的說服力。在裁判的過程中,會使用到大量的法律條例以及復雜的事實狀況,所以需要將法律條例與事實狀況進行有效組合,尋求到最優的組合方案,從而得出最符合案情的相關結論[6]。得出案件審理的結論是邏輯的終點,同時也能夠展現出案件審判的整體水平。
總的來說,民商事案件審判涉及了多種因素,大部分的民商事案件都是較為復雜的,所以就需要相關審判人員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不僅如此,在進行評判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標準也有待統一。為了提高民商事案件審判的效率以及公平性,需要提高審判的邏輯性,才能夠保障案件審判有著充分的理論依據,有利于提高民商事案件審判的說服力。促進法律的發展與完善,對社會秩序進行有效維護,構建和諧的社會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