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士飛,黃 婷
(江蘇省高郵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揚州 225600)
近年來,伴隨著社會發展及教學條件的改善,中職學校實訓教學獲得了快速發展,成為中職機械教學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教學部分。當然,結合中職學校機械實訓教學來看,也同樣面臨著一定的安全問題,一旦重視不到位、管理不嚴格,不僅會影響實訓教學成效,造成學校經濟財產損失,更會對師生人身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根據中職學校實訓安全管理評價指標,結合個案的分析,對現有機械實訓單元進行安全管理的定性、定量評價,評估實訓安全管理隱患。通過發現與評估當前機械實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漏洞和隱患,為中職學校機械實訓安全工作提供改善建議。
對當前中職學校機械實訓安全性定性、定量分析與評價,需要從“人機料法環”實訓體系展開,從實訓組織體系、規章制度、安全教育、環境與管理、安全設施、水電安全、儀器設備安全、個人防護與其他,共8個實訓安全管理評價核心指標來進行。其中,對實訓組織體系、規章制度、安全教育、環境與管理4個方面實施安全性定性分析;對安全設施、水電安全、儀器設備安全、個人防護與其他4個方面實施安全性定量分析。
在中職學校機械實訓教學過程中,安全管理體制的建立健全是關鍵,更是至關重要的安全保障[1]。然而,結合個案調查來看,目前尚未形成健全而完善的實訓安全工作組織體系,同時也缺乏針對全校實訓安全管理的領導機制等措施。實際上,學校不僅缺乏專人負責組織和保障實訓安全工作,同時也無法做到責任到人,安全職責不明、不清。可見,現階段不僅缺少專門的組織部門,也缺乏充足而專業的技術人員,實訓安全管理更是難以有效落實到實處。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特別是在機械實訓的過程中,如果缺乏嚴格且完善的規章制度,或者說規章制度形同虛設,得不到貫徹落實,勢必無法及時發現和有效避免實訓中的安全隱患,甚至會由此引發安全事故的發生[2]。然而,結合個案調查來看,當前中職機械實訓安全的管理及保障完全交由實訓指導教師,力量較為薄弱,導致指導不夠、監督不足,加之缺乏完整的安全制度體系,致使整個實訓雜亂無序,增加了實訓安全問題發生的幾率。舉例來講,隨著部分中職學校辦學規模逐年擴大,機械實訓教學中學生人數較多,相應的實訓指導教師卻遠遠不夠,很多情況下通過聘請臨時人員的方式來保障實訓安全。然而,由于外聘人員素養參差不齊,導致相對應的安全措施存在落實不到位。由此來看,規章制度不健全,或者說落實不到位,也是導致實訓中安全隱患甚至是安全事故發生的一個突出原因。
開展安全教育,對于中職學校機械實訓教學而言意義重大,是安全性實現的必要途徑。然而,結合個案調查來看,安全教育被重視的程度并不高,執行力度也并不強。一方面,對于機械實訓安全意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不僅是學生,很多教師都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識,很容易造成管理的疏漏,甚至存在教師不具備相應資質而直接上崗等情況,實訓安全問題可以說不容樂觀;另一方面,當前中職學校并未針對機械實訓安全設置專門的教育與培訓制度,相關投入較少,安全教育得不到有效推進和落實,安全教育的缺失更使實訓安全缺乏保障。由此來看,加強實訓安全教育可謂尤為迫切、勢在必行。
實訓環境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為了保障實訓安全,既要從大處著眼,也要從小處著手,消除各類安全隱患的存在[3]。然而,結合個案調查來看,在環境與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例如在機械實訓車間和實訓室中,缺乏必要而充足的消防設施,或遭受到人為破壞且得不到及時的修繕;電線短路、過熱甚至于過載等情況時有發生;學生在實訓室當中不遵守規范和禁忌,嬉戲打鬧、違規用電等。其中,值得特別強調的是,由于設備設施的不斷更新換代,相應的功率和用電負荷都在不斷增加,某些實訓室的電路早已老化,且通風、防火等設置并不合理、不到位,很容易引發火災。另外,當前也缺乏完善而科學的實訓安全管理規定,部分規定流于形式,并不能夠得到切實有效的執行,集中表現為制度不嚴、執行不細、監督不力、獎罰不明等。以上這些情況的存在增加了機械實訓安全隱患的發生幾率,極易引發安全事故的發生,必須加以重視。
中職實訓中有各種實訓設備、器材、原材料等,有些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如果操作不當會產生嚴重的安全事故,甚至造成人員傷亡[4]。結合個案調查來看,安全設施方面也表現出一定的問題。針對某實訓基地的定期調查顯示,一周以內,出現沒有按照設備的安全規程操作的事件有3例;遇到設備故障自己擅自處理,未及時請示的事件有1例;設備操作中操作人員擅自離崗的事件有4例;設備零部件磨損或老化嚴重,設備過載或長時間運行,未及時檢修保養,造成設備安全隱患的事件有5例。
水電安全同樣是大問題,卻是最容易被輕視甚至是忽略的一個項目。具體來講,從實訓開始到結束的整個過程中,都要及時發現和有效處理所暴露出的安全隱患,特別是水電安全問題。為此,應當特別強調并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自主檢查水電安全的意識和能力。與此同時,實訓過程中還要注重節約各種原材料,特別是水電資源。然而,結合個案調查來看,水電安全問題仍比較突出。調查顯示,一周以內,實訓結束沒有關閉電源的有7例,沒有關閉水源的有3例。
在實訓過程當中,如果不能有效排除安全隱患,避免安全事故,輕則造成儀器設備損壞,重則引起傷亡事件[5]。結合個案調查來看,一周以內,儀器設備發生故障事件有10起,造成人員輕微受傷事件有1起。可見,儀器設備安全問題需要高度重視。
提升防范意識,做好個人防護,是有效避免安全事件發生的一個主觀且主要的條件[6]。然而,結合個案調查來看,一周以內,實訓中玩手機、嬉戲打鬧、聚團聊天等事件時有發生,1~2位實訓教師并不能夠同時對幾十名學生進行完全的監管與指導,存在安全隱患。
結合中職學校機械實訓單元安全性定性、定量評價個案研究結果,當前中職學校機械實習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對此,中職學校要著眼于實訓安全管理評價指標體系的進一步完善,以此來促進實訓教學進一步規范化發展。除以上核心指標之外,還應建立和完善相對應的二級指標,比如事故、人員安全評價、設施設備安全評價、環境安全評價、安全管理評價等,形成更為完整而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中職學校在今后的實訓教學過程中,還是要以秉持“治之于未現,防患于未然”的理念,提升師生的危機意識和防范意識,徹底杜絕安全事件的發生。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