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楠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得到廣泛應用,人們可以借助數字移動終端獲取更多的信息和資料,同時還可以通過互動交流平臺即時參與線上討論并發表自己的見解。在這種形勢下,微課得到廣泛應用,逐漸成為高校教育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開展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也可以將微課應用其中,以便更好地提升信息素養教育的質量,解決當前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存在的問題。
1.重視程度不夠。首先,學校對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不夠重視。圖書館作為高校的教輔部門,其地位長期定位為教輔方面。同時,由于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變得更加多元化,圖書館的職能也受到了很多挑戰。因此,傳統高校圖書館的信息素養教育也逐漸被人忽視。就當前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高校都將其放在邊緣位置,對應的課程如信息檢索課也變成了選修課。這種狀況下,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很難得到推進。
其次,學生對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不夠重視。從課程性質的角度來看,由于信息素養課程大多是以選修課的形式出現的,很多學生也只是為了拿到相應的學分,并沒有關注課程本身。因此,高校圖書館所開設的專業信息素養課程的教學現狀難以凸顯其實際價值。
2.教學形式單一。現階段,很多高校圖書館所開展信息素養課程傾向于信息檢索課程,而這一課程的教學更多需要實踐和操作來完成。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將其當成理論課程來講授,更多的是借助PPT來進行展示,而沒有設計相應的實踐或操作環節,這樣就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
3.缺乏師生互動。首先,當前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對應課程以課堂講授的形式居多,而且這些課程的課時較為緊張。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更多的是完成教學任務,而這些任務涉及的內容較多,需要融合多個不同的知識點,使得教師沒有多余的時間開展師生互動。其次,很多講授信息素養課程的教師與學生并不屬于同一個專業院系,本身就缺乏了解。如果學生在課后遇到問題時,也很難與教師進行即時交流,難以得到教師的指導和幫助。最后,課程的集中講授也使得教師難以顧及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對于學生個性化需求往往難以滿足,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1.將微課作為新生入館教育的重要輔助手段。對于很多高校而言,往往會在新生入學之初開展入館教育,這樣就可以將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的課程進行較好地呈現。一般來說,學生進入大學學習之后其學習方式會得到很大的改變,自主性學習方式逐漸受到關注。圖書館對于大學生的大學學習和生活來說非常重要,高校可以在新生入學時開展相應的課程。由于每位新生對圖書館信息素養課程的關注點不甚相同,高校教師可以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需求上的差異性,以微課的形式作為新生入館教育的輔助,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生對圖書館信息素養課程的學習更多的是傾向于對相關服務功能和工具屬性的了解,以便自己更好地應用這些功能和屬性解決學習上的問題。基于這種特點,高校可以將相關功能和屬性以微課的形式進行呈現,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
2.將微課作為信息檢索課程和專題講座的有效補充。基于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高校圖書館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都開設了對應的文獻檢索課程。同時,有些高校圖書館還會定期以專題講座的形式開展數據庫或文獻檢索方面的教學活動。受到傳統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影響,現階段仍然有些高校的文獻檢索課程采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模式,大多情況下都是以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向學生展示。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顯然不能滿足當前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高校相關教師可以借助微課的形式將信息檢索課程對應的內容呈現出來,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接觸和了解對應的知識和技能,在潛移默化中逐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
總而言之,隨著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微課逐漸成為信息素養教育的有效輔助和補充形式。當然,高校教師也可以對微課模式進行探究,以便今后能夠在更多層面為信息素養教育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