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景燕 李會菊
(云南省第二人民醫院,云南 昆明 650000)
目前,對于癌癥,現代醫學還未有可以確保完全治愈的治療方法,且存在著預后差、死亡率高等特點,嚴重威脅了人類的健康與生活質量。而且,腫瘤科所收治的患者中,大多數為中老年人,通常所患疾病種類不單一,常伴有其他心腦血管及免疫系統疾病等,病情復雜,給臨床上的護理治療工作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困難。
目前,對于腫瘤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法是化療和放療,想要延長患者生命,控制病情,就需要采用靜脈注射的方法注射化療藥物,但因化療藥物副作用強,其機體長期接受化學藥物治療,靜脈血管已受嚴重損傷,因此,化療藥物外滲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長期化療藥物外滲問題可引起皮膚黏膜刺激,甚至皮下組織壞死,嚴重情況有可能出現肢體功能障礙,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如蓋諾在靜脈注射過程中可發生離穿刺處較遠的血管腫脹、外滲,引發局部皮下組織壞死。若護理人員工作不夠細心或者經驗不夠豐富,該問題將會被忽視,而且若護理人員技術不佳,不夠熟練的話,不能夠及時、有效地處理,極易引起家屬的不滿,進而引發糾紛矛盾。
大部分藥物均屬于細胞劇毒劑,腫瘤科護理人員長期工作接觸這些藥品,會對其身體產生不良影響,同時,有研究結果顯示,化療護理人員會有不同程度的白細胞、血小板數量下降的現象。若化療廢物處理不當,也會嚴重危害護理人員的生命健康,造成十分嚴重的危害。
我國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制度缺乏明確規定,需要相關部門提高重視,盡快將腫瘤專科護理人員的培養規范化。
部分護理人員遇到突發狀況難以應對,而腫瘤患者的病情往往十分復雜,發展迅速,如果處理不及時會對腫瘤患者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往往新進護理人員經驗不夠豐富,對許多突發情況未有充足的準備性,極易造成風險。
因大多數惡性腫瘤早期癥狀輕微,難以發現,一旦發現大部分都是晚期,而長期的化療、放療,不良反應嚴重,常常會給患者造成難以忍受的疼痛感,以及漫長的精神折磨,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當病情惡化將會直接影響臨床護理治療的依從性,陷入抑郁狀態,甚至造成自殺的悲劇。
因現在患者及家屬對于法律維權意識的增強,對病情惡化的情況不理解、不接受,易遷怒于護理人員,甚至造成暴力事件,同時,對治療期望過高等問題常有發生。
治療過程集中,護理人員的人力資源明顯不足,護理人員的工作負荷重,長時間處于精神緊張的狀態,極易造成身體疲勞的現象,而且許多腫瘤化療藥物存在著相似形狀,稍不注意,就會產生配制失誤,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
挑選腫瘤科中高資歷、責任心強、工作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成立危機管理小組,以便指導、防范、管理臨床突發危機事件,加強管理力度
應對腫瘤科的護理人員進行有關專業知識的著重培養教育,據有關資料顯示,在職臨床5O%的護理人員仍未意識到化療藥物外滲的嚴重不良后果,對相關風險知識及安全意識的掌握普遍較低,因此,醫院可根據實際情況,運用多種教育、學習的方式,進行科學的、有規劃的、有區分的腫瘤藥物外滲防治的系統講解,全面提高護理人員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能夠熟練處理各種情況,有敬業精神。同時,應規范護理文書的書寫,對患者的搶救、用藥不良反應等進行及時、規范而詳細的記錄,針對可能發生的問題做好預備方案。
要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對已發生的案例進行系統的剖析,吸取經驗教訓,制定應急預案,提高護理人員的應急能力,增加應急演練,從而提護理治療的安全性。
因腫瘤科的特殊性,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對患者做好相應的保護措施,適時給予適當的撫觸,將會降低風險發生,也會有利于患者接受治療,盡量跟家屬做好及時的溝通,耐心地解釋治療方案、治療的必要性及治療目的,悉心解答家屬對于治療過程中產生的疑問,消除家屬的不信賴心理,獲得家屬的配合,增加患者對于臨床治療的信心。
通過對腫瘤科護理安全管理實施危機管理的分析,提出正確的風險防范制度及安全措施。減少整體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全面提高護理質量,可以對臨床護理人員起到一定程度的指導作用,護理質量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