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勵思
(中國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新聞中心,河北 廊坊 065099)
新媒體時代下,人們的生活、娛樂和工作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微博、微信、抖音等APP 軟件成為人們主要獲取信息和傳遞信息的渠道,思政工作的開展途徑更廣泛,思政工作內容變得多元化與分眾化。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及黨政干部應靈活變通,積極學習先進的信息技術,掌握智能終端的操作方法,通過線上平臺實時關注職員思想動態,打破思政工作的時空壁壘,讓國有企業的思政工作內容更加豐富,進展更加順利,促進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80 后、90 后逐漸成為國有企業的中流砥柱,將來會有更多的年輕群體進入職場,成為國有企業的新生力量。國有企業是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柱,也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依靠力量。在國有企業內部開展思政和黨建工作尤為重要,企業將黨的政策方針作為企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堅決擁護黨的領導,肩負起振興民族、實現祖國繁榮富強的使命。思政工作是國有企業長遠發展的精神保障,企業要想做大做強就要落實黨的政策、借鑒黨的指導思想、學習黨“反腐倡廉”的作風,創新思政工作形式,發揮廉政教育的最大效果[1]。國有企業的員工都是高學歷、高素質的知識分子,黨政干部通過開展思政工作引導有能力、有抱負、思想覺悟高的有志青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擴大企業的黨政隊伍,培養優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國企開展思政工作不僅有利于企業精神文明建設,還可以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在思政活動中走進職員內心、疏導職員心理壓力和不良情緒,轉變職員心態,提高職員的工作積極性。員工在放松、快樂的氛圍內工作時效率會顯著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益也會提升,員工個人和國有企業都會獲得較好的發展前景。因此,在國有企業內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意義重大,企業領導層和黨員干部應重視思政工作的落實與改革,發揮思政工作的育人價值。黨政工作的開展影響著國企的生存發展,是企業內部戰勝困難的精神力量,有效開展黨政工作有利于凝聚員工精神,增強員工的集體榮譽感,促使員工團結一致克服困難,為國有企業穩定發展貢獻一份力量[2]。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帶來更多實施途徑外,也產生了一定的思想沖擊。企業的黨員干部與基層職工受到網絡環境的影響,存在價值觀扭曲、拜金主義風靡、生活作風不正等亂象。網絡環境復雜,一些人為了博取群眾眼球,發布一些與事實不符的言論,缺乏辨別能力的國企職員就會受到網絡價值觀的影響,思想意識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漸失去了原先的工作熱情與責任感。國有企業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員工配合意識差,左耳進右邊出,對待思政工作敷衍了事,思政工作實際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當前,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以下幾方面的挑戰:
國有企業原先的思政工作方式是召開研討會、課堂授課、課外實踐、心理咨詢等,用講道理、舉例子、啟發和面對面交流等方式對員工進行思想引導,不僅占用員工過多的時間,起到的效果還不大。在新媒體時代成長起來的80 后、90 后黨員群眾平時接觸科技化產品較多,通過網絡進行思想交流和知識獲取,說教類的黨政工作方法不適用于這些年輕職員。年輕職工善用網絡獲取數據信息,高效、便捷的完成信息搜尋與傳輸工作。黨政人員的工作方式落后,沒有充分利用網絡信息,仍然采用對員工上綱上線的管理模式,員工的配合意識差,對待思政工作態度消極[3]。
思政工作人員循規蹈矩的宣傳思政工作內容,每次座談會或職工會議都是同樣的流程、相似的內容,沒有融入新媒體時代的熱點話題,沒有推陳出新的改革意識,單一、枯燥的思政工作內容讓員工覺得思政工作毫無意義,對思政活動產生抵觸心理。黨建工作缺乏創新,內容不夠豐富和新穎,局限于學習中央文件和黨的發展歷程,學習教育形式單一,職工干部的參與興趣低,在一些黨政活動中走過場,想盡辦法推脫不去。缺乏創新的黨政工作無法適應新媒體時代的要求,不能積極完成上級黨組織的活動要求,黨員發展積極性不高,黨建工作活動記錄不嚴謹[4]。
國有企業的政工隊伍專業水平有限,企業采取調崗的方式從其他部門選調一部分人員來從事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政工人員的政治素養和工作水平可能不錯,但是引導他人思想、宣傳思政工作的經驗不足。國有企業對思政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小,思政工作者在日常活動中缺乏變通,對所有職員套用統一的工作模板,沒有尊重員工的個體差異性。黨政人員的水平有限,自身素質不高、缺乏黨性修養,在開展思政工作時不能將黨課講活、講的有趣,無法打動職員的內心,激發不起職員的思想共鳴。國有企業員工群體的素質良莠不齊,思政工作人員能力不足,在開展思政活動時會遇到各方面的阻力,思政工作的實際效果不大。另外,思政人員借助互聯網技術開展思政工作時,缺乏信息辨別真偽能力,錯誤思想與偏激言論對員工的思想產生不利影響。思政工作人員數量少,思政教育對象數量多,少數的思政工作者為多數基層員工提供思想政治引導,耗費的時間精力多,取得的效果小。新媒體時代下員工普遍使用微信、微博、qq 等聊天軟件溝通,員工的觀點看法、思想行動變得更加隱蔽,思政人員無法通過員工的言行舉止了解其思想,增大了思政人員的工作難度[5]。
國有企業在新媒體時代下取得的思政工作結果不容樂觀,很多國有企業意識到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企業職員帶來的思想沖擊,沒有充分借助新媒體技術構建現代化的思政工作體系。在新媒體時代下對原先的思政工作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革是國有企業發展的關鍵,充分借助新媒體技術宣傳思政教育內容,拓展思政工作實施路徑,搶占新媒體意識陣地,通過網絡隨時隨地的了解員工思想狀態,關注員工的思想健康。結合網絡熱議話題,組織員工茶話會,讓員工在放松、舒適的環境下暢所欲言,勇敢表達自己的觀點,思政工作者進一步的了解職員,在開展思政活動時更加有針對性,從而提升國企思政工作的實效性。在新媒體時代下國企思政工作的創新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思政工作者要有敢于創新、與時俱進的精神,跟隨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合理運用新媒體技術、通信技術、物聯網等先進技術開展思政活動,創新思政的工作模式與載體,構建思政服務平臺,加大“從嚴治黨”“反腐倡廉”的宣傳教育工作,思政工作者通過形象宣傳畫冊、網站平臺、電子屏幕等渠道進行思政內容宣傳,確保企業職員能夠隨時隨地查看最前沿咨詢,了解企業動態,提升職員的思想認知[6]。思政工作者利用新媒體技術建立企業公眾號、開通企業微博,實現互聯網+思政的宣傳形式,讓宣傳工作突破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加大企業職員的思想教育力度。新媒體技術在思政工作中的運用,提高了思政宣傳工作的時效性,便于企業職員更快更精準的獲取到信息。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擴寬宣傳渠道,融合新媒體技術與傳統宣傳方式,擴大宣傳覆蓋面,提高思政宣傳的影響力。
人才是國有企業不可估算的財富,思政活動的組織與落實都是以人為主體進行的。在新媒體時代中,國有企業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念,采用為職員服務的工作模式,提高黨政干部與基層員工的福利待遇,解決員工的實際問題,提高企業思政工作的務實性。制定思政工作的獎懲措施,給予在思政活動中表現優異、思政理論學習成果好的員工表揚,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在各項思政活動和黨政座談講座中提升職員的思想覺悟,塑造職員的政治素養[7]。國企加大思政工作者的技能培訓與思想指導,定期組織思政人員外出交流學習,學習其他企業思政工作開展的方式,熟練掌握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思政人員的信息辨別水平,在海量信息中提取正能量的、有價值的信息對職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導,樹立企業職員的是非觀和正確網民意識。在思政活動中提高企業職員的責任意識,不信謠、不造謠,增強員工抵制不良風氣的決心。
在新媒體背景下國企創新思政工作話語體系,由工具理性轉變為溝通理性,使用宏大、嚴肅的話語風格傳遞黨的政策方針、研討思政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使用親民、樸實的話語風格關心員工的生活,了解員工的需求,走進員工的內心,拉近基層職員與企業黨政干部的距離。管理者與基層員工不是對立關系,國有企業是一個大家庭,政工干部和基層職員相互配合、相互理解才能實現平等對話,促進思政活動的有序進行。把握新媒體時代給思政工作帶來的機遇,做好線上線下的思政宣傳工作,建立企業思政網絡陣地,運用互聯網思維高效開展思政宣傳教育。增強思政工作者的信息化意識,學會使用表情包、網絡用語和動畫圖等,開展符合年輕職員興趣需求的思政工作,提高思政內容的活力與趣味性,激發職工的自覺參與意識。新形勢下的思政話語體系更加貼近職工生活,提高了思政活動的可行性,思政活動的效果更加明顯[8]。
新媒體時代下國有企業的思政工作迎來新的局面,企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多樣化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使用大數據或物聯網技術搭建思政工作平臺,宣傳黨的指導思想與企業正能量。企業發揮思政工作的育人指導作用,弘揚正能量,端正員工思想,了解員工需求,提高員工的政治覺悟和責任意識。國有企業通過對自身思政工作的開展效果進行評估,分析思政工作在開展中遇到的難題,全員參與,制定適合企業員工的思政工作方法,提升企業全員的思想政治水平,實現國有企業做大做強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