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慶宋,李文教,楊廷東,潘廷由,何蘭線,韋保特,吳蘭芳
(廣西農業科學院百色分院/百色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廣西 百色 533612)
香蕉(MusananaL)是我國主要的熱帶水果,在海南、廣東、廣西、云南等地廣泛種植,香蕉植株高大、生育期長,具有較高的生物產量和經濟效益。香蕉是大肥大水作物,在香蕉的生長過程中,需要多次施肥灌水[1,2]。然而,由于香蕉種植區域大多受季風氣候的影響,夏季降雨頻繁且強度較大,養分容易隨降雨淋溶,導致肥料利用率低下,單一施肥、過量施氮肥等不合理的施肥措施,還破壞土壤結構,危害土壤生態,制約香蕉產量進一步提高,影響農業可持續發展。商品有機肥是以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動植物殘體等為主要原料, 經發酵腐熟后加工制成的有機肥料。目前中國農業生產中長期過量使用化肥, 造成農產品質量下降、糧食安全受到威脅、環境污染加劇等一系列問題[3-4]。商品有機肥相對于化肥來說,能夠為作物提供全面營養,而且肥效持久均衡,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和生物活性,與化肥配合施用可以做到集中施肥提高作物產量品質。施用有機肥能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 維持土壤肥力, 提高農產品品質, 降低農業面源污染, 故推廣有機肥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同時有機肥商品化的發展, 可以實現以畜禽糞便和農作物秸稈為主的農業廢棄物資源的安全高效利用, 對維持生態平衡有著重要意義。從肥料上減少種植大戶成本投入, 調動種植大戶施用商品有機肥的積極性;同時由專業的技術人員到田間指導施肥, 達到高效高產, 輻射帶動周邊農戶施用商品有機肥。商品有機肥在作物、蔬菜、水果生產運用已經比較廣泛,商品有機肥在水稻上的施用可以提高大米的品質,比單獨施用化肥品質增加效果明顯,目前商品有機肥在香蕉的生產過程中的施用量不斷增加,桂蕉9號是廣西主要栽培品種之一,且具有抗病抗寒性,通過開展桂蕉九號施用不同商品有機肥對比試驗,探究不同商品有機肥對香蕉農藝性狀、產量性狀的影響,從而得出香蕉在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商品有機肥,為香蕉產業發展提供相應的理論指導,達到增產優質[5,6]。
供試作物:桂蕉9號。
供試肥料:桂莊家有機肥料、襄大復合生物菌、硫酸鉀型復合肥、過磷酸鈣。
試驗設3個處理:處理1(A)桂莊家有機肥料2 km/株+硫酸鉀型復合肥0.5 km/株+過磷酸鈣0.5 km/株;處理2(B)襄大復合生物菌1 km/株+硫酸鉀型復合肥0.5 km/株+過磷酸鈣0.5 km/株;處理3(C)不施有機肥,只施用硫酸鉀型復合肥0.5 km/株+過磷酸鈣0.5 km/株的試驗結果。3個重復,共9個小區,小區行長34 m,行寬5 m,面積170 m2,每小區留長勢相對一致的二代芽苗34株,隨機區組排列。有機肥用量按商品肥推薦最高用量使用,3個處理肥料統一作底肥施用,中后期施肥管理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所施用的肥料品種、數量相同,其他時期的生產管理操作水平也相同。
2019年8月25日留芽, 2019年10月施作底肥,2020年7月至9月抽蕾期,2020年11月收第一批,2020年12月收第二批。
用Excel統計數據并計算產量,用stst軟件進行方差分析。理論畝產=單株產量×130。
通過田間試驗觀察,3個不同施肥處理,在管理水平相對一致的條件下,桂蕉9號的抽蕾高峰期均集中在15 d左右,增施有機肥的兩個處理均比單純施用化肥的處理抽蕾期略為集中,抽蕾始期和結束期均提前3~5 d,說明增施有機肥更利于調整桂蕉9號生長發育期和香蕉上市時間[6~8]。
由表2可知三個不同處理株高均高于200 cm,處理A、B均高于處理C,最高的是處理B第三個小區為244 cm。莖中圍在40~60 cm之間,最粗的是處理B第三個小區為50.8 cm,莖基圍均高于55 cm,最粗的是處理B第三小區為66.4 cm。三個處理葉柄長度無明顯差別,處理A、B葉片長度和葉片寬度平均值都高于處理C,結合所有農藝性狀來看,處理A、B均略圖優于處理C,但三處理間沒有明顯的差異性表現。可以表明在正常的田間管理,正常的施肥條件下,桂蕉9號的主要農藝性狀表現很穩定[9,10]。

表1 桂蕉9號不同施肥處理香蕉出蕾情況統計

表2 不同處理農藝性狀
通過對不同施肥處理果實產量統計分析,桂蕉9號增施有機肥比單純施用化學肥料均有增產作用,在增施的兩種商品有機肥中,增產效果最好的是桂莊家有機肥料,比單純施用化肥增產10.8%,增產達極顯著水平(表3)。

表3 不同處理產量性狀
由表4可知,增施商品有機肥對桂蕉9號的增產作用,主要體現在果實的果穗長度、果指粗度、果穗梳數、果指單重、單株產量等具體性狀指標的增加,其中果穗梳數的增加,主要是因為試驗者在試驗過程中,發現增施商品有機肥的兩個處理,均比單純施用化學肥料的處理抽蕾期有所提前,考慮收獲時期、果實品質相對統一,在斷蕾處理時對先抽蕾的植株適當增加了單穗的留梳數,對后抽蕾的適當減少了單穗的留梳數(每果穗留梳數原則上留8梳),果實產量性狀間的差異性集中體現在單株產量、畝產量的變化[11]。

表4 不同處理果實性狀
通過對桂蕉9號施用桂莊家有機肥料+硫酸鉀型復合肥+過磷酸鈣;襄大復合生物菌+硫酸鉀型復合肥+過磷酸鈣;不施有機肥,只施用硫酸鉀型復合肥+過磷酸鈣3種不同的施肥方法,結果表明桂蕉9號增施商品有機肥比單純施用化肥抽蕾期提前了3~5 d,抽蕾高峰期集中在15 d左右[12~14];增施商品有機肥,桂蕉9號的綜合農藝性狀表現很穩定,單位面積產量顯著增加了4.1%~10.8%;增產作用主要體現在果實的果穗長度、果指粗度、果穗梳數、果指單重、單株產量等具體性狀指標的增加;試驗結果與前人研究配施有機肥對香蕉生長和產量的影響基本一致[6];而施用桂莊家有機肥料的農藝性狀和果實性狀又略優于施用襄大復合生物菌,但產量上沒有差異。因此,在選擇兩種有機肥時可以結合成本進行施用,兩者都適用于香蕉的生產。但在試驗中由于香蕉的成熟不一致,采收時間不統一,對產量分析存在一定的誤差[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