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玲,何艷燕, 唐圓夢, 毛 純, 黃慧敏, 張學德
(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七坡林場,廣西 南寧 530225)
香梓楠(MicheliahedyospermaLaw)又名香子含笑,是木蘭科含笑屬常綠闊葉喬木,為北熱帶和南亞熱帶的用材樹種,分布于中國海南(白沙東南部霸王嶺)、廣西西南部、云南(西雙版納)地區[1]。樹高可達21 m,胸徑可達60 cm;小枝黑色,老枝淺褐色。木材為散孔材,紋理通直,材質細韌,節疤少,適用作橫梁、門窗框、膠合板,以及車船、家具等的優良用材。此外,香子含笑的花有芳香味,可提取芳香油,枝葉濃綠,外形挺拔秀麗,也是四旁綠化的好樹種[2]。
在容器育苗中,合適的育苗基質能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長發育[3,4]。目前,關于香梓楠容器育苗的試驗研究還較少,本研究通過不同基質處理對一年生香梓楠容器育苗生長效果的影響,篩選適合香梓楠育苗的基質,為生產實際提供可用、高效的基質選擇。
試驗地位于廣西國有七坡林場林業科學研究所苗圃,地處東經 107°59′~108°18′,北緯 22°28′~22°46′,屬南亞熱帶氣候,日照時間長,全年日照時數在1800 h以上,年降雨量1200~1300 mm,年蒸發量1600~1800 mm,水、熱條件較好。
2018年11月,將去除假種皮、洗凈的香梓楠種子撒入沙床催芽,待幼苗長出2~3片真葉后,于2019年3月移栽至不同處理的基質營養杯中(容器為底徑12 cm × 口徑13.5 cm的塑料花盆)。移植時,苗木地徑和苗高基本一致,平均地徑為2.2 mm,平均苗高為11.5 cm。
本試驗將黃心土、松樹皮、輕基質(泥炭土與椰糠按3∶7混合而成)3種物質作為原材料,配比成四種育苗基質(表1)。每個處理30株,3次重復。每個處理隨機抽取20株苗木,進行苗高、地徑及根系數量等指標的測定。試驗時間為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

表1 不同基質配比
幼苗移栽后,根據容器基質情況適時淋水,保持基質濕潤,每隔60 d淋1次水溶復合肥,并做好病蟲害防治管理。
采用游標卡尺(精確至0.1 mm)和鋼卷尺(精確至1 mm)測量植株的地徑和苗高。于2020年4月進行了苗高和地徑的測量,并用清水把植株清洗干凈,統計長度≥1 cm幼苗的根系數量。
數據用Excel處理,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方差分析可知,不同基質配比之間的根系數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表2)。基質配比為純黃心土和純輕基質時,香梓楠苗根系數分別為14.25和14.40;而基質配比為黃心土∶松樹皮=1∶1時,根系數最多;基質配比為黃心土∶輕基質=1∶1時,根系數則最少。說明處理T3最有利于香梓楠苗根系生長。

表2 不同基質處理一年生香梓楠幼苗根系生長情況比較
不同基質配比對1年生香梓楠幼苗苗高生長影響不顯著,而對地徑生長影響顯著。容器育苗1年后,處理T1苗高增長量最小,為18.31 cm;處理T2苗高增長量最大,為21.32 cm;不同處理苗高增長量大小排序為T2>T3>T4>T1。對比不同處理對1年生香梓楠幼苗地徑增長量影響發現,處理T4地徑增長量最大,為4.61 mm;處理T1地徑增長量最小,為3.37 mm。

表3 不同基質處理一年生香梓楠幼苗苗高和地徑生長情況比較
育苗基質是苗木生長發育的關鍵載體,不同的基質配比對苗木的生長和質量產生顯著影響[5~7];在基質選配時需要考慮樹種的適應性和經濟性[8]。松樹皮為微營養基質,黃心土為中營養基質,泥炭為富營養基質[9]。周光良[10]在研究不同的基質配比對楨楠幼苗的生長影響時,發現基質肥力過高會抑制幼苗生長,肥力過低會減緩幼苗生長,只有當基質搭配合理時,才能促進楨楠幼苗生長;袁飛榮等[11]研究結果表明,松樹皮作為栽培基質能夠有效提高鐵皮石斛組培苗移栽成活率,并促進其生長;胡傳久等[12]試驗表明,將松樹皮與香菇廢菌糠按照2∶1的比例混合對鐵皮石斛的生物量及多個形態指標增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目前,香梓楠容器苗質量評價沒有相關標準,根據《主要造林樹種苗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6000-85),苗高、地徑、和根系是苗木質量分級的重要指標。本試驗將黃心土、松樹皮、輕基質三種物質作為原材料,配比成四種基質進行香梓楠育苗,對香梓楠容器苗的地徑、苗高和根系數量進行比較分析,并綜合評價不同基質處理容器苗的質量,結果表明不同基質處理對香梓楠容器苗地徑生長影響差異顯著、對根系數量影響差異極顯著。其中,基質為純輕基質時,有利于香梓楠容器苗的苗高增長;基質配比為黃心土∶輕基質=1∶1時,有利于香梓楠容器苗的地徑增長;基質配比為黃心土∶松樹皮=1∶1時,有利于香梓楠容器苗的根系生長。未來將采用更豐富的材料,如甘蔗渣、鋸末及飼草渣等,作為基質材料進行育苗試驗,研究既有利于香梓楠容器苗生長又經濟實惠,質地更輕的基質配方[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