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紅
(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檢修分公司,山西 大同 037000)
對國有企業的退休人員進行社會化管理是我國政府面對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首先提出的舉措。國有企業對退休人員進行社會化管理不僅可以提高退休人員晚年生活的質量,還可以完善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對我國社會的治安具有一定的好處。我國政府實行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舉措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對退休人員的重視,也是黨領導全民創造幸福生活的重要體現。
我國已經進入到老齡化社會,如何應對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是現階段我國政府應該考慮的問題,對退休人員進行社會化管理是我國政府面向老齡化社會實行的第一個重要舉措。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中提出了完善民生保障制度的重要意義,對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提出了要求。有效的社會保障體系可以保障社會的穩定,對國家的長治久安具有重要意義。
對退休人員進行社會化管理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舉措,對國家、對國有企業都有一定的好處。從國家層面來看,對退休人員進行社會化管理可以規范社會管理方式,符合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同時,在堅定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的前提下,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打牢堅實的社會穩定基礎;從國有企業的層面來講,妥善處理好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中存在問題可以激發在職員工的工作熱情,使其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對國有企業的長遠發展具有一定的好處。
退休人員對企業依賴性較強,又具有傳統落后的思想觀念,在單位工作幾十年,對工作單位有強烈的歸屬感,當在生活中遇到問題和困難時會第一時間找到單位尋求幫助;其在主觀上不能站在企業發展減負的角度思考問題,而是簡單地認為自己始終是企業的一分子,為企業奉獻了一輩子,退休后將他們的各種關系及各類保障問題推向社會,企業不管不顧。他們對退休人員社會化的內涵也了解不清晰,對屬地管理有抵觸情緒,由此,給社會化管理服務的推進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根據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推動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實際情況,首先政策體系需要逐步完善,針對國有企業退休人員所進行的社會化管理的公共政策等管理方面,其法律制度存在諸多空白區域。一是國企在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制度體系構建方面及屬地相關管理部門方面都需要逐步完善。國企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管理是個自上而下的系統工程,需要各級政府、社區和國有相關企業等各個方面的合理銜接。然而,由于缺乏相關可以參考的經驗,并且這一任務的內容和標準還不十分明確,在政府、社區和企業三者的責任方面仍需理清。從而致使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從人員編制、機構設置等諸多方面都缺乏堅實基礎。因此,也給退休人員及相關的管理工作增添了難度和不便;二是退休人員社會化移交工作缺乏統一的標準;三是政企責任不明確。移交過程中政府和企業各自責任不清晰,存在模糊界定,造成移交效率較低。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工作是個長期而又繁瑣的過程,需要政府部門和企業離退休管理部門各自履行好職責,保證退休人員的退休化管理移交工作能夠穩妥有序地進行。
政府在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中財力、物力投入不足,沒有成立專門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機構,不能及時地完成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同時,作為基層社會化管理服務機構的街道、社區服務管理能力也很薄弱,且工作人員大都是臨時兼職人員,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社會化管理培訓,對社會化管理的相關政策理解不夠充分,在業務能力上具有一定的限制性,也沒有建立健全系統的工作機制,不能很好地協調部門工作,在退休人員社會化接收和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沒有可行的工作方案加以及時解決。
在對國有企業退休人員進行社會化管理之前,要對職工的人事檔案進行移交,檔案的脫密工作十分重要。按照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要求,部分國有企業要在移交人事檔案之前,首先對檔案進行脫密,脫密工作完成之后,還要進行查補等。部分國有企業需要對退休人員的人事檔案進行數據處理以及數字化加工,相關的工作完成之后,才可以將退休人員的人事檔案進行移交。部分國有企業的職工在工作時往往會涉及國家的部分機密以及敏感信息,在這樣的情況下,脫密工作就顯得十分的重要了。脫密工作需要由專門的人員進行,在完成之后,還應該由定密責任人進行審查,從事該工作的人員一般是部分國有企業的高級干部。由于人事檔案復雜,數量大,在處理時往往會面臨很多困難,這些困難的存在會導致脫密工作效率降低,進而使得人事檔案的移交效率下降。
國企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涉及社會保障管理、黨員組織關系、人事檔案管理等多項工作,涉及的管理部門較多。各地區政府應該全面建立工作聯動機制,根據相關內容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和工作流程,明確各部門職責,盡可能地配備專職的社會化管理服務人員,增強街道以及社區的保障能力。同時,也要明確企業的具體責任,配合屬地政府的相關政策措施,嚴格遵守工作流程確保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平穩有力地推進。
首先,要考慮到國有企業退休人員日常生活管理與保障制度、退休人員娛樂活動組織制度等,促使社會化管理服務人員能夠有所依據地開展工作,落實服務工作,保證社會化管理能夠順利推進;其次,還要建立統一的、標準的社會化管理工作流程,實現社會化管理的規范化發展,從而提升社會化管理水平,為國有企業退休人員老年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建議發揮國企退休人員從事過黨政工作者的作用,積極參加社區基層黨組織的活動,鼓勵退休人員能夠積極參與到社區服務與管理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力量,重新找到社會價值;充分發揮退休人員的黨性效用,促使其成為社區中其他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的榜樣,起到模仿帶頭作用,促使國企退休人員能夠配合工作人員管理服務。
要想貫徹落實國企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建議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勢,引進信息技術,搭建統一化的社區退休人員信息庫。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工作之所以難以推進,主要原因是退休人員數量較多,社區工作人員數量較少。因此,可以利用數據收集技術與信息技術,搭建信息庫,集中整合區域范圍內的退休人員信息,進行整理、歸納與分析,從而形成退休人員管理信息資源,為開展社會化管理工作提供重要資料。此外,還可以引進檔案查詢、退管業務經辦功能,促使工作人員能夠利用網絡平臺完成工作,同時獲取退休人員的數據變更,結合數據資料,開展有針對性的管理服務,比如與醫保的數據聯網,獲取住院退休人員情況,第一時間探望退休人員,給予其心理安慰,滿足其心理需求,體現社會化管理的優勢。
一方面,建議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與人員投入力度,指派人專門負責社區內退休人員的養老服務管理工作,同時加強培訓力度,定期為工作人員提供培訓,促使其掌握養老服務管理專業知識,培養其形成人性化的服務理念,提升社會管理水平,進一步完善社會管理養老服務體系。另一方面,建議工作人員積極調整自身思想,轉變觀念態度,充分發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加強對社區居民的社保宣傳,鼓勵退休人員積極主動了解社會化管理,認識到社會化管理的優越性;還要定期開展政府政策講座,促使退休人員認識到黨和政府對其的重視,促使其產生一定的社會責任感,能夠積極主動配合工作人員工作,促使工作人員順利推進社會化管理工作。
在對退休人員進行社會化管理之前,國有企業應該制定好相應的社會化管理方案,以“同意接轉”的復函作為指令,在接收到指令之后,要盡快按照社會保障部門的要求對退休人員進行社會化管理,移交各項社會保險關系。不同的地區對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的要求不同,因此,國有企業要根據退休人員戶籍所在地的不同需求制定合理的社會化管理方案。為了保證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效率,在正式開展有關工作之前,需要相應的人員制定好管理制度,與退休人員戶籍所在地的政府部門進行溝通,溝通完成之后及時地開展有關工作。在建立管理制度時要保證管理制度的透明性、公開性,這是保證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開展的前提。
為了簡化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檔案移交工作的流程手續,降低檔案移交工作的工作量,國有企業應成立檔案移交管理工作組。工作組要選擇有一定工作經驗、對人事檔案管理比較熟悉、責任心較強的人員承擔,負責檔案拆卷、分類與標注著錄工作。拆卷時應逐頁檢查檔案原件,有紙質檔案目錄的一并檢查,發現錯誤或疏漏立即進行改正或做出正確標識;同時剔除生銹、易銹等金屬物。拆卷完成后按人事檔案的分類順序排列,材料分類以形成時間為序,并以不同顏色的類別隔頁紙間隔開材料,同時檢查案卷的質量和完整性,以及是否有粘貼、分類錯誤等現象,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調整或反饋。沒有問題時,用鉛筆對紙質檔案內容標注分類碼,一般標注在每件文件材料首頁的右上方,分類碼要求字體工整、大小適中。部分國有企業存在退休人員社會化檔案移交前要進行脫密工作,工作組應對職工的人事檔案進行保密審查。在審查的過程中,可以將部分的不涉及國家重大機密的敏感材料進行非密化處理,由定密責任人簽字說明。
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20 年,我國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約為1 億人左右,退休人員的管理問題更是國企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其晚年生活質量能否得到提高,是促進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健康發展的前提。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對于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進行全面推進,并取得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