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忠康,劉培生,楊 倩,丁 克,楊 行
(六盤水師范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貴州 六盤水 553004)
我國應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養上注重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這就要求在人才培養上注重實踐和理論的結合,全面提升對學生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就業的綜合競爭力。為適應應用型高校的發展需求,構建應用型背景下財務管理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組建了課程教學團隊,根據不同專業的具體情況,創新理念及思路,開展了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內容改革,對教學體系的構建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實踐。
六盤水師范學院開設的財務管理課程,是經濟與金融專業、經濟統計學專業、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專業、酒店管理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該課程從2016年起,在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專業率先開設。2018年9月以后,經濟統計學專業和經濟與金融專業均開設了財務管理課程。為加強實踐教學,2016級至2020級的旅游管理類專業(含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專業,下同),在開設財務管理課程的同時,開設了配套的財務管理操作訓練課程。
本課程考核方式,旅游管理類專業為考試課,經濟與金融專業、經濟統計學專業為考查課。課程考核過程包括平時考核期末考核。平時考核內容包括課堂內外表現、平時作業、案例分析報告等。考試課期末考核一般采用閉卷考試,2017級旅游管理類專業進行了開卷考試試點??疾檎n期末考核,采取期末隨堂測驗方式進行。
開展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必須明確課程定位,明晰教學目標[1]。本課程主要教學目標是:掌握財務管理的財務管理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培養學生運用財務管理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從事財務管理的基本方法,熟悉財務管理基本方法在實踐中的應用,培養學生運用財務管理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財經職業道德觀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及綜合學習能力,初步具備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的職業素養。
旅游管理類專業學生,既有文科生,也有理科生,以文科生為主。該類學生對計算類課程有畏難情節,并且相對于旅游管理類專業的旅游類專業課程而言,財務管理課程不容易自學,學生往往感到學習困難。并且,由于該類專業前置課程沒有開設會計學方面的課程,因而對教學中涉及的一些財務、會計知識不了解,缺乏一定學習基礎,對財務管理課程涉及的一些財會專業術語不容易理解。
經濟與金融專業學生,既有文科生,也有理科生,但以文科生為主。該專業學生對計算類課程也有畏難情節,但前置課程開設了會計學課程,因而對財務管理課程的學習,較旅游管理類學生容易接受。
經濟統計學專業學生,都是理科生,前置課程也開設了會計學課程。相較前兩類學生而言,該專業學生對財務管理課程的畏難情節并不突出,對課程教學內容容易接受和理解。
財務管理課程相對于其他專業課程而言,有理論知識,也有復雜的公式計算,學生在學習中常常感受比較難和枯燥,對課程內容不感興趣,不容易記住所學內容。為此,確定了針對性較強的創新理念及思路。
(1)精心挑選教學內容。傳統的財務管理專業,教學內容單一陳舊、技術應用落后、學生能力培養與行業需求不符[2]。在教學內容方面,堅持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3],本著“基本”和“常用”的原則,立足于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需要,精選教學內容,對教材中理論性過強而實用性不強的部分進行刪減[4],以期解決學生感受“難”的問題。通過精選,本課程教學內容有:第一章,財務管理總論;第二章,財務管理的價值觀念,第三章,財務分析;第四章,籌資管理;第五章,資本成本和資本結構;第六章,投資決策;第七章,營運資本管理;第八章,利潤分配管理;第九章,財務戰略與財務預算;第十章,財務控制。
(2)合理確定課程教學重點。本課程教學重點主要有:財務管理的概念、對象、職能和目標;復利終值和現值、年金終值和現值;權益資金的籌集、負債資金的籌集;個別資本成本、綜合資本成本;凈現值、凈現值率、現值指數、投資回收期;貨幣資金的日常管理、存貨控制方法;利潤的構成、利潤分配原則及程序、股利政策;債償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財務戰略的選擇;財務控制的特征、成本中心和利潤中心等。
(3)科學選定課程教學難點。本課程教學難點包括:財務管理目標、財務管理環境;年金終值和現值;發行股票、發行債券;資本結構的測算;凈現值、投資回收期;存貨控制方法;股票分割、股票回購、債償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綜合財務預算;投資中心等。
在教學過程中,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實訓教學,讓學生充分領會課程內容的現實應用意義,幫助學生充分理解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鞏固學習效果,以期解決“記不住”問題。重視實踐操作教學,對于旅游管理類專業,自 2018 年起,將財務管理課程一分為二,在開設財務管理課程的同時,開設配套的財務管理操作訓練課程,加強了實踐操作的內容,教學效果較好。按計劃將在經濟統計學專業和經濟與金融專業也實行這一辦法,這樣就做到了全校非會計類專業課程設置的一致性,便于教學的組織和考核。
在教學過程中,增加課堂互動和分組討論,注重過程化考核和課堂表現[5]。引導和啟發學生相互提問并回答,及時總結,并讓學生就一些重點案例、綜合性知識點展開討論分析[6]。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對學生參與意識的培養。突出“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采取多種方式方法,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期解決學生感覺財務管理內容“枯燥”的問題。
按照“基本”和“常用”的原則,制定和不斷完善課程教學大綱,根據大綱編寫制作教案和教學課件,每學期開學前都做到提前準備好教學文件。認真開展教學活動,嚴格按標準實施考核,學生相互評價,積極參與到考核之中。認真做好質量分析和教學反思,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教學中側重于講授課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實際工作中常用的知識多講,不常用的知識少講或不講。努力做好教學過程七個步驟,步步“精心”:精心選擇教學內容、精心編制教學大綱、精心準備教學文件、精心編寫教案、精心制作課件、精心組織教學、精心實施考核。
在課堂教學中引入財務管理案例是連接財務理論與實踐的最好選擇[7]。融入案例教學,加深學生對財務管理理論知識的掌握與理解,使學生將課程理論知識內化為實踐工作能力[8]。教師根據對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設置, 準備具有較強典型性的綜合性案例[9]。為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主講教師將學生的姓名編入PPT教學案例之中。例如在講授利潤最大化財務管理目標一節時,教師所舉的互動案例是:“蘭花旅游服務公司、連花旅游服務公司兩家企業,其利潤都是100萬元 ,問哪一家公司的理財目標實現得更好”,其中“蘭花”“連花”就是授課班級兩位同學的名字。當學生看到以自己姓名所舉的案例時,枯燥的知識就變為了活生生的教學案例,必然會激發對案例的興趣,印象會更加深刻,進而增強對課程內容的興趣。本課程教學中精選的40多個案例,教師針對不同班級學生姓名,分別制作各班級課程授課課件PPT,能將班級大部分同學的姓名編入。該方法既增加了學生的被重視感,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意識,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
教學中要注重實踐教學環節[11],盡可能地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11],加強實訓教學,通過案例教學和練習,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通過教學,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對財務管理知識的理解,積極開展課堂討論、師生互動,認真答疑,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相結合,堅持課程考核方式多元化,實現學生評價全面化[12],注重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努力培養學生的“四種能力”:知識學習能力、是非辨別能力、知識應用能力、工作創新能力,為今后從事財務管理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
在傳統的文科類課程教學中,教學課件往往會出現大量的文字信息,而學生面對整版的文字就會感到頭痛,對課程的興趣就會大打折扣。為改變這一現象,我們在組織課堂教學時,主講教師精心制作教學課件,避免大量的文字出現PPT頁面中,力求將PPT頁面和文字以動態形式體現,實現課件頁面的圖片化、動態化,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時常有新鮮感,從而提高學生對財務管理課程的學習興趣。
針對不同專業類別的學生,采取了不同的教學處理方法。在開展財務管理知識的學習中,強化學生的專業認同,努力做到將財務管理知識與所學專業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相結合、知識教育與能力培養相結合。對旅游管理類專業學生,教學中所涉及案例盡量與旅游業、酒店業相關聯。對經濟與金融專業學生,教學中主要結合之前所學會計學及金融方面的知識開展教學。對經濟統計學專業學生,教學中主要結合之前所學會計學及統計方面的知識開展教學。例如,在旅游管理類專業講授遞延年金現值內容時,教師所舉案例是:“興云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年初擬投資設立一家旅行社分社,希望從第3年開始每年年末獲得20萬元收益,投資期限為10年,當年利率為5%時,要求計算該公司年初投資不超過多少元才有利”。該案例既涉及到財務投資決策,又涉及到旅行社經營管理知識,還涉及到旅游法律法規知識。學生學習該案例,將感受到財務管理與所學旅游專業密切相關,增加了專業認同感,同時也加強了課程之間的聯系,為學生今后學習旅游專業知識埋下了伏筆。
在財務管理課程中應多層次多維度地進行課程思政,將思政過程貫穿于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全過程[13],加強職業道德教育[14]。在教學中重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加強對學生的財經制度和財經紀律教育,培養學生的企業家精神、社會責任感、創新意識和風險意識[15],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力求做到課程教學與課程思政相結合。例如:在講授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的關系時,教師引導學生對“校園貸”現象的討論和分析,從而樹立學生正確的消費觀念,加強學生遵紀守法意識。在講授企業價值最大化時,教師設計的討論話題是:“企業開展財務活動,實現財務管理目標,是否需要承擔社會責任?需要承擔哪些社會責任”,通過該話題的討論,學生懂得了企業經營不能唯利是圖,在追求盈利的同時,還要遵紀守法,還有許多社會責任需要承擔。
通過精選教學內容,編制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大綱,課堂主要講授內容,一是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二是實際工作中常用的基本知識,三是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的必要知識。對于實際工作中常用的、必須的內容,課堂上作重點講授;對于實際工作中不常用、不必須的內容,課堂上盡量不講或少講。由于課堂表現實行加減分制度,上課玩手機聊天的同學明顯減少了,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筆記也記得很認真,作業也完成的比較好。通過教學,學生對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有了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大家反映該課程并沒有預想的那么難,學習過程比較愉快,學習積極性比較高,學習任務完成較好。例如:2019級旅游管理類(1)班,學生作業完成率達到100%,作業完成時效比平均達到98.04%,94.12%的學生均有較為完整的課堂筆記,93.75%的學生均積極參與課堂討論,70.59%的學生能夠主動與教師進行交流(圖1);2019級旅游管理類(2)班,學生作業完成率達到100%,作業完成時效比平均達到96.15%,94.232%的學生均有較為完整的課堂筆記,90.38%的學生均積極參與課堂討論,且有73.08%的學生能夠主動與教師進行交流(圖2)。

圖1 財務管理課程學習任務完成情況(2019級旅游管理類1班)

圖2 財務管理課程學習任務完成情況(2019級旅游管理類2班)
通過“案例有生”,教師將學生姓名編入課堂教學案例,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成為了課堂教學內容的主人,充分激發了學生對財務管理課程的學習興趣,有效防止了學生上課“走神”、開小差。一位學生在總結中說:“我從開始上這門課的默默無言,到漸漸的舉手發言,在看到PPT上自己的名字時的驚喜,原來我也可以很好的融入這門課”?!鞍咐猩泵芮辛藥熒P系,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課堂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增強,學習成績顯著提高。通過期末考試和綜合考核,學生對《財務管理》課程的學習效果較好。學期總評成績整體結構較為合理。例如:2019級旅游管理類1班,全班51人,90分以上4人,所占比例7.84%; 80~89分13人,所占比例25.49%;70~79分22人,所占比例43.14%;60~69分11人,所占比例21.57%;60分以下1人,所占比例1.96%(見圖3)。2019級旅游管理類2班,全班52人,90分以上4人,所占比例7.69%; 80~89分5人,所占比例9.62%;70~79分27人,所占比例51.92%;60~69分14人,所占比例26.92%;60分以下2人,所占比例3.85%。兩個班成績分段的比例結構均較為合理,成績呈正態分布,總體上合理地體現了學生平時學習的實際情況(圖4)。

圖3 財務管理課程總評成績分布(2019級旅游管理類1班)

圖4 財務管理課程總評成績分布(2019級旅游管理類2班)
通過教學,學生對財務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認識。學生通過學習財務管理課程,對財務管理的目標、內容、職能、作用與意義有了基本認識,不僅學習了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同時也學習財務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實踐操作,逐漸樹立了財務管理的價值觀念,在潛移默化中,樹立了學生的財經職業道德理念,培養了學生的職業素養。2020級一位學生在課程總結中說:“這門課程讓我拓展了自己的視野,讓我了解企業和公司在經營方面對資金的管理和運用,更讓自己對這方面的知識內容有一定的儲備,為今后的職業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把全班同學的姓名融入到案例之中,這樣既加強了與學生交流,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深了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同時,教師會給學生提出一些帶有思考性的問題,啟發和引導學生作更深層次的思索,讓學生的思維能夠活躍起來。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教材中一些淺顯易學的內容,留給學生去自學,老師主要講解一些重要和必須要掌握的知識,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去思考、去查閱有關資料和查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2020級一位學生在總結時說:“老師的授課方式,課堂氛圍輕松,將全班同學的名字列入到例題當中,使得枯燥無味的習題也變得通俗易懂。此外,我非常欣賞老師的教學理念——將書本知識結合到社會實踐當中,引領我們以自己的觀點剖析當前的一些經濟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