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杰,張云婷
(1 襄陽市平安健康檢測中心心血管內科 湖北 襄陽 441000)
(2 解放軍九九一醫院體檢中心 湖北 襄陽 441000)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種心血管疾病進展至終末期的表現,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導致該病患病人數也越來越多,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1]。卡維地洛是常用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β 受體阻滯劑,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癥狀,但單藥治療往往難以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隨著醫療技術、治療理念的不斷發展,臨床大多通過聯合用藥的形式發揮藥物間的協同作用,進而使治療效果得以提升。沙庫巴曲纈沙坦鈉是血管緊張素受體抑制劑的一種,有減輕心臟負荷、舒張血管以及改善心肌纖維化的作用[2]。本研究選取本院2019 年2 月—2021 年1 月收治入院的88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探討沙庫巴曲纈沙坦鈉聯合卡維地洛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2019 年2 月—2021 年1 月收治入院的88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4 例。對照組男25 例,女19 例,年齡42 ~75 歲,平均年齡(61.24±2.68)歲,病程2 ~10 年,平均(6.12±2.34)年,NYHA 心功能Ⅱ級19 例,Ⅲ級15 例,Ⅳ級10 例;研究組男26 例,女18 例,年齡41 ~76 歲,平均年齡(61.32±2.57)歲,病程2 ~11 年,平均(6.27±2.42)年,NYHA 心功能Ⅱ級18 例,Ⅲ級14 例,Ⅳ級12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病程、心功能分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3];②年齡在18 歲及以上;③符合NYHA 心功能分級[4]Ⅱ~Ⅳ級者;④24 h 收縮壓在100 mmHg,24 h 舒張壓在70 mmHg;⑤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有不穩定型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肌炎、急性心力衰竭者;②接受血管重建手術者;③嚴重肝腎肺等重要臟器器官器質性病變者;④合并全身其他系統疾病、感染性疾病或惡性腫瘤者。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限制鈉鹽和水、糾正電解質失衡狀態、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利尿劑以及β 受體阻滯劑等常規治療。對照組實施卡維地洛治療:卡維地洛(海南碧凱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218)口服,初始劑量為5 mg/次,2 次/d,待患者耐受后逐漸增加藥物用量至患者可耐受的最大劑量。按照患者體重情況計算最大用藥劑量范圍:體重超過85 kg 者,最大用藥劑量為100 mg/次;體重在85 kg 及以下者,最大用藥劑量為50 mg/次。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沙庫巴曲纈沙坦鈉治療: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71054)口服,初始給藥劑量為50 mg/次,2 次/d,隨后每2 周增加劑量50 mg/次,最大用藥劑量<200 mg/次。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2 周。
(1)治療效果評定標準[5]:患者水腫、乏力、呼吸困難等癥狀消失,心功能改善2 級級以上為顯效;患者癥狀明顯減輕,心功能改善1 級為好轉;患者癥狀表現和心功能改善情況不明顯提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好轉)例數/總例數×100%。(2)通過超聲心動圖檢測并記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包括左室射血分數(LVEF)、舒張末期內經(LVEDD)和收縮末期內徑(LVESD)。(3)選擇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抽取患者治療前后清晨空腹肘靜脈血,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C反應蛋白(CRP)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
選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例)
兩組患者治療前心功能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LVEDD 指標和LVESD 指標值均低于對照組,LVEF 值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變化情況比較( ± 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變化情況比較( ± s)
LVESD/mm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44 35.42±4.09 46.14±4.75 43.72±5.85 36.01±2.95對照組 44 34.39±4.18 39.36±4.82 42.05±4.27 38.25±3.47 t 1.168 6.645 1.529 3.262 P 0.245 0.000 0.129 0.001組別 例數LVEF/%LVEDD/mm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44 64.45±3.36 55.21±2.76對照組 44 65.28±3.44 60.15±2.58 t 1.144 8.673 P 0.255 0.000組別 例數
兩組患者治療前炎癥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TNF-α 和CRP 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TNF-α 和CRP 水平比較( ± s)

表3 兩組患者TNF-α 和CRP 水平比較( ± s)
CRP/(mg?L-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44 78.85±13.47 37.76±12.26 7.26±2.17 1.18±0.56對照組 44 77.33±14.38 55.39±14.24 7.13±2.65 2.48±0.75 t 0.511 6.223 0.251 9.212 P 0.610 0.000 0.801 0.000組別 例數TNF-α/(μg?L-1)
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發生較為遲緩,患病后主要以胸悶、心悸等為主要表現,在勞累過度狀況下可能引發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昏厥等情況,嚴重甚至會危及患者生命[6]。近些年來,隨著β 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等藥物在臨床中的廣泛應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取得了較大進步,采取何種治療效果更佳的藥物最大限度提高患者臨床療效一直是臨床工作關注的重點。
卡維地洛是非選擇性β 受體阻滯劑,能通過對腎上腺素β 受體的阻滯作用,發揮擴張血管,減輕血管外周阻力、改善心率等作用效果,但單藥治療對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效果一般不太理想[7]。沙庫巴曲纈沙坦鈉中含有腦啡肽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分別為沙庫巴曲和纈沙坦,纈沙坦有舒張血管、排鈉利尿等功效,能減輕心臟負荷量,通過產生NO 進而發揮抑制心肌細胞損傷的功效,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而沙庫巴曲能抑制腦啡肽酶活性,減少利鈉肽的降解,促進其水平含量的提升,進而發揮擴張血管、排鈉利尿等作用效果。本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慢性心力衰竭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研究組治療后LVEDD 指標和LVESD 指標值均低于對照組,LVEF 值高于對照組,在TNF-α 和CRP 指標值改善方面的效果也顯著好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卡維地洛聯合沙庫巴曲纈沙坦鈉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能取得理想療效,主要是由于該藥通過LBQ657 而發揮對腦啡肽酶的抑制作用,發揮良好的保護腎臟、心血管的作用效果[8]。
綜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給予卡維地洛聯合沙庫巴曲纈沙坦鈉治療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減輕炎癥指標,臨床應用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