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文利,葉永斌(通訊作者),李海燕,梁傳麗,蘇慧敏
(中山市人民醫院血液內科 廣東 中山 528403)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淋巴造血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占所有淋巴瘤的80%~90%,在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中位居前10 位,主要發生在淋巴結、脾臟、胸腺等淋巴器官,也可發生在淋巴結外的淋巴組織和器官[1]。本病表現為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化療是主要的治療方法。研究顯示,美羅華已被證實為治療NHL 安全有效的單克隆抗體,通過與NHL 細胞上的CD20 抗原特異性結合,引發惡性淋巴細胞的溶解免疫反應,達到清除惡性細胞的目的[2]。雖然經臨床系統治療后有助于降低腫瘤擴散轉移和復發的風險,但大部分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較少,存在負面心理情緒,且化療容易發生不良反應,不利于療效的發揮,也降低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3]。循證護理能夠根據NHL 患者美羅華治療中發現的問題,尋找循證依據,實施科學、針對性、連續性的護理,保障療效,提升護理的輔助治療作用[4]。本研究進一步分析循證護理在美羅華治療NHL 護理中的應用及對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將2020 年1 月—2021 年5 月 我 院 血 液 科 治 療 的90 例NHL 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45 例。觀察組男24 例,女21 例,年齡18 ~72 歲,平均年齡(46.3±11.5)歲,病程1 ~4 年,平均(1.9±0.5)年;對照組男23 例,女22 例,年齡18 ~74 歲,平均年齡(46.7±11.8)歲,病程1 ~5 年,平均(2.1±0.7)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確診為NHL,全身淺表淋巴結無腫大,免疫組織化學CD20 陽性,Ann Arbor 分期在Ⅰ~Ⅳ期,無化療禁忌。排除標準:排除肝腎功能障礙、存在藥物使用禁忌等。
所有患者行美羅華治療375 mg/m2,靜脈滴注,每4 周治療1 次;在美羅華治療前30 min 靜脈注射地塞米松5 mg,肌內注射異丙嗪25 mg;共治療6 ~8 個周期,期間每周復查血常規,根據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給予對癥處理[5]。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常規健康教育、飲食指導、用藥護理、定期血常規及肝功能檢查等。觀察組使用循證護理:(1)循證支持:提出NHL 臨床護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美羅華治療存在的潛在風險,主要問題為患者疾病認知較少、心理狀態不佳、美羅華不良反應等,查找相關文獻和研究成果,總結歸納符合我科室護理實際的理論依據,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6]。(2)循證護理:①患者入院后責任護士給予接待,幫助患者盡快熟悉病房環境,講解病房制度,完善各項檢查,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狀態,建立病歷檔案。②密切注意患者病情、情緒等變化,對患者進行個體化健康教育,確保患者掌握正確的疾病認知,講解美羅華治療的目的、可達到的效果、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對于存在明顯焦慮、悲觀、抑郁等負面情緒的患者,積極進行心理護理,理解患者的感受,疏解患者的情緒,給予心理支持和鼓勵。③積極觀察有無美羅華相關不良反應發生,如骨髓抑制、惡心嘔吐、心血管反應等,護理人員應做好針對性的預防及處理工作,遵患者治療期間飲食清淡、多喝水,避免進食油膩、刺激性食物,密切檢測血壓,每3 天檢測1 次血常規,一旦發現異常立即通知醫生處理[7]。④患者出院前再次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給患者出院指導手冊,讓患者定期來院復查。
統計惡心嘔吐、低血壓、高血壓、皮疹、血液學毒性、肝腎功能異常、靜脈炎、感染等不良反應發生率;護理前后評估SAS 和SDS 評分;護理后評估QOL-C30 評分。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惡心嘔吐、低血壓、高血壓、皮疹、血液學毒性、肝腎功能異常、靜脈炎、感染等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例)
護理后觀察組SAS、SDS 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評分比較( ± s,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評分比較( ± s,分)
組別 例數SAS 評分SDS 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45 63.89±5.14 45.26±5.81 65.32±6.43 44.27±5.76對照組 45 64.24±5.23 53.92±6.10 65.15±6.28 55.02±6.18 t 0.449 4.826 0.284 4.931 P>0.05 <0.05 >0.05 <0.05
護理后觀察組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等QOL-C30 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后QOL-C30 評分比較( ± s,分)

表3 兩組護理后QOL-C30 評分比較( ± s,分)
組別 例數 心理功能 軀體功能 社會功能 物質生活觀察組 45 17.34±3.31 16.17±2.82 16.84±3.57 15.38±3.05對照組 45 12.89±3.12 11.85±2.67 11.72±2.96 11.30±2.96 t 4.496 4.514 4.523 4.414 P<0.05 <0.05 <0.05 <0.05
NHL 發病機制復雜,病情嚴重,缺乏根治性手段,臨床以化療為主要治療手段,美羅華是CD20 陽性的主要治療藥物,屬于基因工程研制的人鼠雜交的CD20 抗體,能有效介導細胞凋亡,還可減輕抗體的免疫源性,有助于提升療效。但患者大多存在疾病認知較少、情緒悲觀抑郁、藥物不良反應等,對病情的改善極為不利,需要護理干預的密切配合。循證護理是一種科學高效的護理手段,在臨床各科中均應用廣泛。循證護理能夠將科學理論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解決臨床護理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積極滿足患者的需求,改變了護理思維和行為方式,變被動為主動,能為患者提供更為合理、有效、針對性強的護理服務,從而協助提升治療效果,提高生活質量,為患者帶來生存的希望和勇氣[8]。
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惡心嘔吐、低血壓、高血壓、皮疹、血液學毒性、肝腎功能異常、靜脈炎、感染等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SAS、SDS 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等QOL-C30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證明在美羅華治療NHL 的護理中實施循證護理,能有效提升護理的科學性和針對性,總結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解決,明顯降低了美羅華相關不良反應發生率,提升患者的治療信心,調整心理狀態,減輕心理負擔,從而提升整體護理質量,改善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在美羅華治療NHL 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確切,明顯降低了不良反應,改善了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