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建全
(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河北石家莊 050081)
家禽生產中有幾種不同的飼養方式,主要有放養、地面飼養、籠養和網上平養。耿愛蓮等(2009)報道,飼養系統是顯著影響家禽生產和福利的重要非遺傳因素之一。江慶娣(2001)報道了飼養管理方式對櫻桃谷鴨生長性能及營養需求特點的結果。同時,張蕓等(2014)、許穎玨(2019)報道了飼養制度對家禽和豬胴體性狀、肉質和免疫功能有顯著影響。因此,飼養方式對鴨的影響也可能是多方面的,根據具體的生產目標和品種選擇合適的飼養方式對生產至關重要。北京鴨有4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最重要的地方鴨種之一,以繁殖率高、肉質優良、對粗飼料、高溫和飼養環境惡劣的耐受性好而聞名。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對北京鴨的需求不斷增加,其飼養系統向網上平養、散養和墊料飼養3種主要的飼養方向發展,以提高生產率。但目前關于網上平養和墊料飼養對北京鴨生長性能、胴體性狀、肉質和血清指標的研究數據有限。因此,文章旨在評估不同飼養方式對北京鴨生長性能、抗氧化及肉品質的影響,為探索適合北京鴨飼養方式及生產應用提供指導數據。
1.1 動物分組 試驗將672只平均體重為(51.95±1.32)g的1日齡肉鴨隨機分為2組,每組6個重復,每個重復56只。在整個8周的飼養試驗期間,2組肉鴨飼喂相同的日糧,1~28 d和29~56 d肉鴨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

表1 不同階段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1.2 飼養管理 在整個8周的飼養試驗期間,墊料飼養組肉鴨在地面平鋪30 cm的稻殼(1.8 m2/只),網上平養組肉鴨在金屬網絲上飼養(1.6 m2/只)。試驗期間肉鴨按照常規免疫程序執行免疫,墊料每4周更換1次。分別在試驗第28和56天按照重復對肉鴨進行稱重,每2周記錄1次飼料用量,試驗結束后計算平均日增重、平均采食量和飼料報酬。
1.3 樣品采集與指標測定 在試驗結束當天,每個重復隨機選擇8只鴨翅靜脈采血,血液分離得到的血清用南京建成生工所的商品試劑盒測定血清生化指標濃度及酶活性。之后將肉鴨屠宰,稱量屠體重,計算屠宰率,分離胸肌、腿肌、腹脂并稱重。取50 g背長肌,參考何珍(2019)的方法分析肉品質指標(肌間脂肪、滴水損失、剪切力、蒸煮損失和肉色)
1.4 數據分析 試驗數據用SPSS軟件單因素方差分析模式進行分析,P<0.05表示組間差異顯著。
2.1 不同飼養方式對1~56 d北京鴨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知,墊料飼養和網上平養對28 d肉鴨的體重、1~28 d和1~56 d平均日增重、1~28 d平均日采食量及1~28 d、29~56 d飼料報酬、整個試驗期死亡率的影響均無顯著差異(P>0.05)。網上平養組56 d肉鴨的體重、29~56 d平均日增重及1~56 d飼料報酬較墊料飼養組分別顯著提高2.10%、3.63%和6.52%(P<0.05),但該組29~56 d平均日采食量較墊料飼養組顯著降低1.60%(P<0.05)。

表2 不同飼養方式對1~56 d北京鴨生長性能的影響
2.2 不同飼養方式對1~56 d北京鴨抗氧化性能的影響 由表3可知,不同飼養方式對肉鴨血清總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T-AOC和SOD活性的影響均無顯著差異(P>0.05)。與墊料飼養組相比,網上平養組肉鴨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GSH-Px活性分別顯著提高25.08%、38.78% 和 15.96%(P< 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和丙二醛濃度分別顯著降低23.27%和50%(P<0.05)。

表3 不同飼養方式對1~56 d北京鴨抗氧化性能的影響
2.3 不同飼養方式對北京鴨組織器官重量和肉品質的影響 由表4可知,不同飼養方式對肉鴨腿肌、腹脂相對重量及肌肉剪切力、蒸煮損失和肉色的影響均無顯著差異(P>0.05)。墊料飼養組肉鴨的屠宰率、胸肌重較網上平養組分別顯著提高5.74%和30.42%(P<0.05),但腹脂和肌間脂肪重量及滴水損失分別顯著降低31.48%、16.59%和21.97%(P<0.05)。

表4 不同飼養方式對北京鴨組織器官重量和肉品質的影響
生長性能是評估家禽生產最直接的指標,也會受到飼養方式的影響。Fu等(2015)研究發現,網上平養較地面平養提高了肉雞體重,同樣本研究發現,網上平養的北京鴨末重顯著高于墊料飼養,作者推測這可能與網上平養的肉鴨疾病更少有關,因為該組肉鴨接觸糞便的機會較少,健康狀況較好,進而促進其生長(Liu等,2011)。此外,墊料平養的肉鴨可能增加了運動,這將導致更多的能量消耗用于戶外活動,更少的能量消耗用于生長。因此,基于以上兩個原因可以得出網上平養北京鴨的生長性能更好。
血液參數可以作為推斷動物生理和代謝狀態的指標,且可以被許多環境因素所改變,包括不同的飼養方式。Sun等(2015)研究發現,與散養系統相比,網上平養顯著提高了雞的血清葡萄糖和總蛋白含量,同時血清尿酸含量更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更高,這可能與網上平養肉雞較少運動有關,因為運動可以增加蛋白質合成,導致血液中總蛋白質的損失,本研究得到了類似的結果。此外,血清中較高水平的甘油三酯和葡萄糖與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脂肪沉積增加密切相關(Zhang等,2015)。
胴體性狀是影響消費者肉品購買意愿和家禽生產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許多家禽研究證實,飼養方式對胴體性狀有顯著影響。Li等(2015)報道,與地面平養相比,網上平養對四川白鵝胴體性狀無顯著影響。在本研究中,網上平養降低了北京鴨的屠宰率,作者推測最可能的原因是增加了腹部脂肪比例。本研究結果還發現,網上平養北京鴨的胸肌比例顯著降低,這可能是由于網上平養的北京鴨運動較少,而運動可以刺激肌肉生長。兩種飼養方式的飼料成本一致。網上平養的前期固定投入高,而墊料飼養在本試驗中更換了1次稻殼粉,這是額外增加的成本。但由于網上平養的北京鴨死亡率低,同時生長性能好,因此,在本研究中網上平養更具經濟價值。
網上平養可以改善肉鴨體重和生長后期飼料報酬,提高血清抗氧化性能,降低飼養成本,但墊料飼養可以提高肉鴨屠宰率和胸肌重量,降低肌肉滴水損失。因此,在生產中需要根據肉鴨生產目的選擇適宜的飼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