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元春
(重慶市合川中學,重慶 401520)
教育現代化發展進程的加快,使得諸多新式的教學手段出現在教師的視野當中,對傳統教學格局產生巨大沖擊的同時,還促進著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上漲。多元化教學作為新時期的教學理念,其中包括了多媒體教學、游戲教學、情景教學、拓展教學等多種授課手段,既改變了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還凸顯了英語知識學習的樂趣,并為初中生英語學習素養的塑造起著十分關鍵的促進作用。以下,結合多年實際教學經驗,簡要對多元化視域下的初中英語教學展開研究,以供相關人士參考取用。
多媒體教學是指教師結合現代信息化設備,將書本當中的靜態文字內容轉化為動態的視頻影像,利用色彩鮮明的熒幕代替單調黑白的板書,既有助于為初中生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還有助于配合音效設備的使用,改善初中生課堂學習的聽覺感受。
游戲教學是指教師根據現階段的教學任務安排,立足中學生好奇心強、喜歡玩樂的天性作為教學的切入點,通過課內教學與課間活動融合的方式,為中學生營造輕松、歡快的游戲氛圍,使其置身當中既能夠完成英語知識的掌握,還能夠真切體會到英語學習的快樂。
情景教學是指教師結合當前的教學內容需要,為初中生創設特定的情景,使初中生在情景氛圍中能夠獲得身臨其境般的感受,既有利于調動初中生豐富的想象力,還有利于降低現階段英語知識的學習難度。
拓展教學與前三者不同,前三者以教學內容為核心,而拓展教學則以課外事物為主導,主要是指教師結合初中生現階段的英語學習水平及英語知識需求,將與教材存在一定關聯性的課外事物帶入到英語課堂之上,讓初中生通過閱讀、瀏覽、觀看等方式進行探索,既有助于豐富初中生的英語知識掌握,還有助于拓寬初中生的英語學習渠道。
學習視聽即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視覺與聽覺的感知。在傳統的初中英語課堂上,初中生看到的內容大多是黑白的板書,聽到的內容也以教師口頭講解的知識為主,久而久之,難免會使初中生產生一定的學習倦怠感。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來優化初中生的學習視聽,旨在發揮信息設備可視化、生動化的優勢,利用動態的影像內容來刺激初中生的視覺神經,配合生動的音頻資源來優化初中生的聽覺感受,有效改變傳統視聽感知的同時,實現課堂學習感受的優化。
例如,教師在教學“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這一課程時,可以結合多媒體投影儀的使用進行講解。該課程的重點是讓初中生掌握季節、天氣相關的內容,因此,教師可以播放與之相關的視頻、圖片。教師在講解“Summer”時,可以先展示夏天常見的天氣影響,如“Rain 下雨”,而后可以進行延展“heavy rain 大雨”“rainstorm 暴雨”“thunder shower 雷雨”等。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使用季節、天氣等詞匯進行關聯造句,并播放相應的圖片、音效,使初中生掌握單詞知識的同時,還能夠知曉具體的運用,如“It often rains heavily in summer”“Rainy days are common in summer。”教師結合多媒體設備的使用進行授課,既能夠使枯燥的詞匯知識講解變得生動,還可以為初中生留下深刻印象,促進其理解掌握的同時,逐步優化初中生的課堂學習感受。
學習激情是初中生進行知識學習的主觀傾向意識,它不僅關系著中學生學習興趣高漲與否,還關乎著初中生課堂學習狀態的優劣程度。教師使用游戲教學的方式來煥發初中生的學習激情,旨在發揮初中生喜歡做游戲的特性,利用備受青少年喜愛的游戲活動作為教學的載體,使初中生在游戲化的課堂上,既能夠保持靈敏的反應力,還可以保有充沛的學習動力,促進初中生課堂學習參與度提升的同時,加速其學習激情的增長。
例如,教師在教學“Our school life”這一課程時,可以組織初中生進行趣味問答的游戲,教師結合校園事物使用中文或英文進行提問,初中生則使用相反的語種進行搶答,正確計一分,錯誤扣一分,游戲結束時得分最多的學生獲得勝利。如,“校園生活中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有哪些?”教師給出問題。初中生A 進行搶答:“Study and Sport。”“很好,第二題是Which things are green in the school ?”初中生B 搶答說:“老師,樹木、小草都是綠色的。”教師在問答時也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提升游戲的難度。如,“看來各位選手都很厲害,接下來的題目回答正確可以獲得兩分,請用‘School’、‘Student’、‘Life’三個單詞進行造句”教師給出第三題。初中生C 表示:“Students’ school life is very full,they can learn knowledge and do sports。”教師采取趣味問答的方式進行授課,既有利于活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氛圍,還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促進知識講解有效性提升的同時,在寓教于樂的環節中逐步實現學習激情的上漲。
英語和語文相近,二者皆由聽、說、讀、寫四要素構成。對話能力的培養就是為了強化中學生英語口語表述以及英語聽力理解的技巧,使初中生可以將課內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生活當中。教師利用情景教學的方式來強化初中生的英語對話技巧,主要通過情景塑造的方式,為初中生創設英語對話演練的“空間”,使初中生的英語知識學習有的放矢,既能夠促進其對于當前知識內容的掌握,還能夠有效溫故、復習以往的英語內容,夯實英語知識基礎的同時,在情景演繹的環節中逐步強化初中生的英語對話技巧。
例如,教師在教學“Playing sports”這一課程時,可以為初中生創設熟悉的生活情景,并引導其結合當前的知識內容進行對話練習。教師首先需要營造對話的情景,如“On Saturday evening,two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eet in the street”,而后再選擇兩名中學生進行對話演練。初中生A 首先表示:“It’s already 18 o’clock.What are you going to do?”初中生B 回答說:“I plan to do sports with my friends this evening.Now I’m going to find my friends。”初中生A 再次表示:“I also like doing sports,such as running and playing basketball.Can you take me with you?”初中生B 又說:“Of course.I’m glad you’d like to play sports with us。”教師塑造生活情景引導初中生進行對話演練,既有利于賦予抽象化的英語知識形象感,還有利于在情景模擬中強化初中生英語口語與英語聽力的技能,深化初中生對當前知識理解程度的同時,在更為貼近生活的對話演練中,逐步提高初中生的英語知識應用水平。
中考是每一位初中生都必須要面對的挑戰,而能否在中考時取得優異的成績,知識基礎尤為重要。但書本教材當中所呈現的內容是有限的,難以滿足初中生全面基礎塑造的需求,對此,教師可以應用拓展教學的方式進行授課,依托豐富、廣泛的課外事物,使初中生掌握更多教材以外的英語知識,充實初中生學習生活的同時,還可以豐富初中生的精神世界,進而在多種優質課外事物探索的過程中,促進中學生全面英語基礎的塑造。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初中生進行課外探索的學習活動。如,教師可以采用英文影片觀看的方式進行拓展,《當幸福來敲門》《肖申克的救贖》《實習生》等影片皆可以成為很好的素材,它們不僅具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并且內容極具正能量。初中生觀看此類影片時,既可以結合中英文雙語字幕獲得更多的英語詞匯、句式的儲備,還可以根據影片中的對話,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聽力理解與口語表述的水平。又如,教師可以通過課外書籍閱讀的方式進行拓展,《地心游記》《追風箏的人》《獨自和解》等讀物同樣有著精彩的故事內容,并且巧妙地將知識性與趣味性深度融合,初中生在閱讀時既能夠獲取諸多教材中尚未提及的英語知識,還可以結合文章內容,強化自身的英語寫作技能。教師采用影片觀看、書籍閱讀的方式進行延展授課,既有利于豐富初中生的英語知識掌握,還有利于釋放初中生累積的學業壓力,改善初中生精神面貌的同時,在更具廣泛性的課外探索中,全面夯實英語語言基礎與全面完善英語思維。
總而言之,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難以適應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教師一味沿用板書式的教學手段,不僅無法保障知識講解的效率與質量,還會影響初中生的學習激情。教師基于多元化視角開展授課,采用多種極具趣味性的手段進行引導,既能夠滿足初中生不斷增長的知識需求,還能夠有效培養初中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其學習主動性提升的同時,推動初中英語教學現代化的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