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興博
(中共吉林省直屬機關工委黨校,吉林 長春 130012)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 周年。習總書記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動員大會中指出“在慶祝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十分必要。”[1]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視野宏大,思想深邃,深刻闡述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工作重點和具體要求,對黨史學習教育進行了全面動員和部署,為我們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這一重大歷史時刻,特別需要我們回顧歷史、總結歷史經驗、認識歷史規律、掌握歷史主動,牢記初心使命、堅持正確方向,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黨要進一步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一以貫之的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馬克思主義者是最注重研究歷史的。恩格斯曾經說過:“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我們比任何一個哲學學派,甚至比黑格爾,都更加重視歷史。”毛澤東提出:“規律自身不能說明自身。規律存在于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應當從歷史發展過程的分析中來發現和證明規律。”習總書記指出:“歷史研究是一切社會科學的基礎。”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總書記對我們黨百年的歷史進行了高度的概括,他指出,“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黨史是一門研究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從中國共產黨的活動揭示當代中國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黨史是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領導中國人民為實現中國夢的探索史、奮斗史、創業史和發展史。百年的黨史,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為實現這兩大歷史任務而不懈奮斗,是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黨史學習是理解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基礎和重要切入點。
(一)學習領悟黨史是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徑
習總書記多次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2]百年的黨史,72年的新中國史,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付出巨大努力和犧牲共同書寫的壯麗篇章,期間充滿了苦難與輝煌。同時這也是中華民族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繼往開來、砥礪前行的現實基礎。回顧黨的歷史,新中國史,用事實證明了中國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用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勝利實踐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適應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是中國人民實現美好生活的幸福之路,是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夢想的復興之路。黨員、干部全面深入的學習黨的發展歷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文件、重要人物,了解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在深入學習和不斷領悟中,弄清楚我們從哪里來、往哪里去,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更好堅守初心使命。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做到常懷憂黨之心、為黨之責、強黨之志。
(二)學習領悟黨史是辨識形勢風險,迎接挑戰任務的必修課
黨史國史是黨員干部最好的教材,是黨員干部的必須課。習總書記曾深刻指出,“學習黨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須課。這門功課不僅要修,而且必須修好。”“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一個先進的執政黨總會在關鍵的歷史節點,形成高度的歷史自覺和前瞻性的歷史思考,以史鑒今、以史資政,努力為現實社會政治服務。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地認識今天,開創明天。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2020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疫情沖擊下的世界經濟格局、全球治理體系、國際力量對比正發生深刻變化,面臨更多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習總書記對當前形勢進行了精準的分析“我們面臨著許多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面對復雜形勢和艱巨任務,我們要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有力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3]和平與發展仍然是世界的主題,我國仍然處于戰略機遇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我們要穩住陣腳,沉著應對,用好自己的老法寶,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我們有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堅實國力應對挑戰,有足夠的底氣、能力、智慧戰勝各種風險考驗,任何國家任何人都不能阻擋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步伐。”[4]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歷史也是偉大紅色精神力量不斷傳承和發展的歷史,比如我們熟知的“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西柏坡精神”,在東北沃土培育形成的“東北抗聯精神”,還有在建設和改革開放新時期形成的“兩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航天精神”等等。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彰顯了共產黨人的信仰、宗旨本色,充分展現了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和意志品質。總書記在視察吉林時強調,要把紅色資源作為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的生動教材,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永葆初心、勇擔使命。我們要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將學習黨史國史,聚焦新時代吉林的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汲取砥礪前行的精神力量。
(一)要結合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黨的創新理論學會歷史思維。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旗幟,是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根本指針,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行動指南。學習黨史國史要緊密結合黨的創新理論全面系統學、深入思考學、聯系實際學。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在學的過程中形成歷史思維,即提高歷史文化素養,具有歷史意識,自覺按照歷史規律和歷史發展的辯證法辦事。不斷提高政治能力,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應對風險挑戰、推動事業發展的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
(二)要結合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戰略任務培養歷史眼光。推進東北振興發展,是黨中央作出地重大戰略部署。黨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先后6 次到東北地區調研,為東北振興把脈定向,十分關心關注東北的發展。東北地區曾為國家的革命、建設、改革作出了卓越貢獻。新時代的東北振興正立足于國家發展的新形勢,面臨著新機遇,實現新突破。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期的關鍵點,習總書記深入我省農村、社區、科技園區、企業考察調研,為吉林的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振了發展信心;為我省制定“十四五”規劃指明了戰略方向;為這片大有可為的熱土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我們要抓住吉林振興的關鍵節歷史節點,總結歷史經驗,搶抓歷史機遇,提振士氣,迎難而上。要深刻學習領會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圍繞國家戰略需要,注重經濟高質量發展,增強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抗風險能力,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
(三)要結合當前和今后各項具體工作部署增強歷史擔當。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的黨史觀,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增強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擔當。“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吉林的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要堅定不移的加強黨的領導,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把黨的組織優勢鞏固好、發展好、發揮好,最終匯聚成強大的發展優勢和治理優勢。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積極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不利影響,聚焦吉林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具體任務,遵循規律,扎實推進、穩中求進。新征程、新擔當、新突破、新作為,讓我們不辜負偉大的時代,加快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