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霞
(寬城滿族自治縣教育和體育局,河北 寬城 067600)
引言:學好閱讀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語文成績和語文綜合素養,在生活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養學生的社交理解能力。明代胡居仁在《麗澤堂學約》中寫道:讀書務在循序漸進,一書已熟,方讀一書勿得鹵莽躐等,雖多無益。即讀書要循序漸進,整本整本地閱讀,將一本書讀精讀透,勝過囫圇吞棗,知識得不到有效地吸收,學生無法體會到書中真正的精髓,無異于走馬觀花。如今很多閱讀是通過截取片段或者某本書的一篇文章來進行閱讀練習,這樣導致很多學生在不了解全面背景的情況下,不利于其對人物形象和時代背景的認識,文章的主題思想不便理解。由于當前學生的閱讀量小閱讀時間少,更使得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強。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進行閱讀的有效教學。
受到應試教育大背景的影響,教師和家長更注重學生的閱讀成績,并沒有從長遠考慮怎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以成績作為主要評判標準的時候。學生的真實學習和掌握情況會被掩蓋,不利于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教師只是通過單一的文章甚至是一個文章片段讓學生進行閱讀訓練,針對閱讀的題型,教給學生一些所謂的套路,比如中心思想題,考察文章的中心思想的主旨句主要分布在句首或者句尾等等,或者根據文章的基調判斷人物的情感或者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思想。然而閱讀是比較靈活的題型,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文章可能會有規律可循,但這不是真正能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根本方法,也不會起到很好的閱讀效果,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起不到長遠的效果。大部分教師雖然能保證學生在短時間內提高成績,但是并不能真正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能力。教師對于學生的閱讀技巧和閱讀訓練方面不夠重視,大量的閱讀練習使得學生疲于閱讀的學習,為了做題而做題,既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又浪費了學生的精力。學生自然缺乏整本書的閱讀機會。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興起,各種高科技產品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極大地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很多自制力差的學生在課余時間甚至課下的時間進行聊天或者沉迷于網絡游戲,占據了課下的時間,錯過了讀書的好機會。很多學生受到電子產品或者自身約束力不足的影響,導致自己的心態比較浮躁,以至于無法沉下心讀一本書,進行自身能力的提高和陶冶情操。加之學生學業繁重,除了語文還要進行多門學科的學習,因此對于學生來說,課上閱讀時間不足,受到教師教學方式的影響,要不斷地做題,進行訓練。課下時間,教師沒有給予正確地引導和家長也沒有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使得學生的閱讀時間嚴重不足,從而閱讀量也不達標,在面對一些閱讀片段或者整篇文章時,做題時間往往比較長,理解的也不夠透徹。學生很少有機會和時間進行整本書的閱讀,教師也出于成績的考慮,選擇讓學生大量的做題,反而不利于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沒有真正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和魅力。很多學校的教學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沒有讀書活動,也沒有正規的圖書館,缺少讀書的校園氛圍。
閱讀其中的技巧與情感,很多都是需要學生自己去體會的,教師只是起到適當的引導作用。教材是教師講課的基礎和素材,但是目前很多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進行的資料拓展非常少,無法靈活運用教材,并且進行有效的知識拓展,往往僅僅局限于教材,這不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拓寬學生的眼界。教師的教學能力需要提高,很多教師無法進行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的有效調整。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采用比較單一的教學模式,比如每次都是讓學生先自行閱讀,然后給學生拆分講解,對于重點語段和句子進行進一步的解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往往沒有什么機會參與到課堂中來,只是教師一直在講課,而學生處于被動聽講的地位,學生有的時候會走神,也沒有專心聽講,長期的閱讀教學模式使得學生沒有參與課堂的機會,也沒有表達自我或者鍛煉自己的機會,教師和學生缺乏溝通交流。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課堂效果不明顯,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難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由于社會的快速發展,學生對于閱讀的種類和需求也呈現多樣性的特點,然而教師沒有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未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教師作為閱讀教學課堂的傳授知識的一方,應該認清自己的課堂定位,做一個合格的課堂引領者,使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課堂的主體地位,得到一定的鍛煉機會,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鼓勵學生進行整本書的閱讀。教師應該改變自己傳統的教學觀念,不再過于看重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閱讀需求,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快樂。教師應該更注重閱讀的技巧訓練和學生的情感培養,加大閱讀量。比如結合教材內容,教師尋找一本與教材有關的課外書,并且在以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導向,這就需要教師不再局限于課堂之上,課下也要和學生積極地進行交流,了解大多數學生的閱讀喜好,選擇一本書,在課上留出閱讀的時間,并且在課下布置相應的閱讀任務,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平衡學習時間,使學生樂于讀書,把讀書當作一種放松方式。在規定時間內讀完一本書,并且讓學生每讀一部分就寫下自己的感想,做讀書筆記,上課教師再結合多媒體等教學模式,更直觀地進行詳細的解釋,或者利用情境教學,讓學生身臨其境,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書本的主旨與內涵,通過采取多樣的教學方式,寓教于樂,既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又能使得學生真正地喜歡上閱讀。
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材是教師講課的基礎。但是僅僅教授教材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應該注重閱讀的拓展,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很多學生由于自制力差,沉迷于網絡或者其他活動,加上家長在家督促不到位,學生的課余時間是一種時間資源的浪費。很少有學生能靜下來讀一本書,這是一種不好的現象。因此,教師應該以教材為基準,根據教材內容的趨勢和時代的主旋律,并且結合當代學生的閱讀愛好,挑選出符合教材內容的整本書,使得教材與課外閱讀書之間建立起密切的聯系,這樣既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又能使學生放下電子產品,靜下心來閱讀一本好書,經過長時間地積累,學生的閱讀量也會不斷增加。以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回憶我的母親》文章學習時,體現了母親的偉大形象,內容貼近生活,很真實。而第二單元的寫作練習是針對人物的傳記展開描寫,教師可以結合這一特點,選擇高爾基的《童年》等一系列展示人物真實生活的傳記,完成對教材內容的補充,讓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人物的描寫與刻畫。學校也應該定期舉行讀書活動,增加學校的書香氛圍,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完善相應基礎設施的建設。
學生作為閱讀學習的主體,他們的閱讀偏好和閱讀水平決定了自身在閱讀時的收獲和閱讀質量,因此教師在選擇整本書的閱讀書目時,要積極地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并且通過平時的觀察,掌握學生的閱讀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教學。教師在進行書目的選擇時也要遵循全面性的原則,一種類型的書,比如《紅樓夢》等四大名著作為一種類型,著名作家魯迅的書可以分為一個系列,還有西方的名著,比如《傲慢與偏見》、人物傳記類、作者隨筆等,根據文章的不同題材和表達思想進行有序的劃分和整理,保證學生能夠廣泛涉獵,強調整本書閱讀的全面性,合理安排閱讀的時間。初中語文課本有相對較多的魯迅的文章,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朝花夕拾》等,教師可以增加魯迅的整本書閱讀。教師也應該注重讀寫結合,通過閱讀整本書,總結作者的寫作方法,使得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既能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能提升其語言表達能力,實現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教育領域對于初中語文教學更加重視,而閱讀教學作為其中的關鍵環節之一,新課程改革對此也提出了很多改進的需要。基于整本書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就是其中一個新穎的閱讀教學模式,對于初中閱讀教學來說有著重要的影響,它能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構建合理的思維能力。如何有效地基于整本書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值得教師去思考學習。閱讀對于初中生來說是語文教學的重點題型,初中語文閱讀量增大,文章也更加有深度,這對學生和教師來說都面臨著一定的挑戰。教師要以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為導向,并且運用科學的、合理的教學方法,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策略的調整和教學計劃的制定,逐漸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從而實現語文核心素養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