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青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多倫縣灤源小學,內蒙古 錫林浩特 027300)
對于小學音樂教師來說,想要有效提升小學生音樂課程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注意對教學方法進行合理選擇,保證其與學生現階段的接受能力以及興趣愛好取向相符合,這樣才能使學生更為積極的參與到課程學習中。從當前我國小學音樂課程教學活動開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尚且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學生對于音樂課程的興趣不高,很多時候都無法融入到音樂教學的情境中,這也使得最終課堂教學效果受到了較為嚴重的影響。因此,對激發小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策略進行針對性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也是提升教師小學音樂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
對于一部分小學音樂教師來說,在展開教學活動的時候,所應用的教學方法往往與學生現階段的實際接受能力存在一定出入。在當前的新課程標準中,對小學音樂教學也提出了明確要求,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現階段實際情況轉變、創新教學思路,從而通過音樂來豐富學生情感體驗,使得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審美能力。但是由于當前很大一部分教師依然是沿襲著傳統的教育方式,在展開教學與活動的時候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現階段的實際接受能力,這也直接增加了學生融入音樂課堂的難度,同時也不利于學生今后的身心健康成長[1]。
目前來看,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其已經全面融入到了人們的日常學習、生活以及工作中,這也使得我國社會環境的開放程度進一步提升,很多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從多個渠道接觸到多種思想、藝術形式,這也使得小學生往往更喜歡流行音樂或者“網絡神曲”,而對于民族樂、純音樂、古典樂等等音樂形式的喜愛程度并不高,而當前我國小學音樂教科書上往往是以這些風格的音樂作品為主,這也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覺較為枯燥,很難融入到小學音樂課程氛圍中。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往往自主學習意識較差,教師在對其進行課程教學的時候也應該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對教學方式進行合理選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年齡較小,并且心理發育不成熟,對于很多事物的認知也較為片面,但是這一階段的學生往往可塑性較強,對新鮮事物有較強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音樂課程教學的時候應該注意通過開展趣味性的活動來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這也使得學生在課堂學習時注意力更為集中。教師在進行活動設計的時候,應該保證其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接近,這樣才能使學生有效融入到活動中。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解關于動物這一單元的音樂作品教學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模仿小動物叫聲比賽,教師要先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有關動物的圖片或者視頻,從而將學生帶入到這一情境中去[2]。教師可以隨機抽選幾名學生,讓每個學生扮演一種動物,教師應該利用鋼琴或者電子琴來打拍子,讓每個學生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動物,然后對這種小動物的聲音進行模擬,老師的節拍與學生的動物聲音模擬應該同時進行,一旦學生出錯則被淘汰出局。通過這種趣味性活動的開展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得到有效集中,扮演動物的學生會始終集中注意力避免出錯,而沒有扮演動物的學生也會集中精力挑臺上扮演者可能會出現錯誤的地方。
合作學習的方式在我國小學教學活動中有廣泛應用,其與學生現階段的思維方式以及學習能力較為符合,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合作學習的方式在小學教學中的主體位置逐漸得到了體現,其為小學生創造了更多自主探究學習的機會,使得小學生可以有效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音樂課程教學的時候,也應該注意對合作學習的模式進行落實,從而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樂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通過這種方式來促進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互相交流,最后在小組內部推選一名學生進行學習成果匯報,這也促進了師生交流以及組間交流的開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于教師所講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小組內部在選定發言人的時候,應該注意秉持著輪換充當的原則,保證每一個成員都有機會在其他小組以及教師面前發言,這樣才能使每名學生都得到鍛煉[3]。當學生發言之后,教師應該對學生的發言進行客觀總結以及評價,在肯定學生學習成果的同時,也應該注意指出學生尚且存在的不足之處,通過這種方式來起到督促學生學習的作用。合作學習方式的運用可以為學生創造更多討論、分享以及表達的機會,從而使得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課堂學習氛圍中,這也使得學生音樂課程學習的興趣得到了有效激發。
隨著現階段我國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互聯網信息技術在我國教育事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并且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發揮出了理想效果。隨著數碼產品走進千家萬戶,各種數碼產品在學生日常生活中已經觸手可及,因此,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已經很難發揮出理想效果,不能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教師在進行小學音樂課程教學的時候,可以借助微課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將課程中所涉及到的重點內容以及情節通過微視頻的方式展示出來,將微課視頻時間控制在5 分鐘到8 分鐘之間,這樣不僅有利于保護學生視力,同時也使得學生注意力得到有效集中,可以強化學生記憶。通過微課的方式將教學內容聲色并茂的展示出來有利于將音樂知識形象化,這樣更容易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4]。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營造音樂氛圍,從而使得學生在既定的音樂環境中感知音樂、理解音樂,這也是進一步開拓學生音樂視野的重要方式,使得學生可以感受到更為多元化的音樂文化,這對于調動學生音樂學習以及欣賞積極性有重要作用,也是培養學生音樂綜合素質的關鍵手段[5]。
無論對于哪一學科的課程教學來說,想要使教學活動取得良好效果,教師應該獲得學生的好感,取得學生的信任,這樣才能使學生更有興趣學習相應的課程。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與學生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教師在課堂中處于主導地位,并且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一定距離,這也使得很多小學生在音樂課程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畏懼心理,不能夠針對某一問題與教師進行及時、詳盡的溝通,這也不利于小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今后,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轉變角色,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運用溫和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多傾聽學生的想法,以此為基礎構建音樂課堂教學體系,從而使得學生將教師當作自己的親人或者朋友,這樣更容易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自主性[6]。同時,當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犯了錯誤,教師也不應該對其進行嚴厲指責,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心理上不成熟,自尊心較強,如果教師當面指責很容易使學生產生負面心理情緒。這就需要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要對學生的錯誤予以正確、溫和的引導,這樣更加有利于學生改正,這也使得學生對教師有更為良好的印象,有利于接下來教學活動的開展[7]。
教師在對學生展開小學音樂課程教學的時候,應該注意對現階段小學生的心理有所把握,良好的課堂環境及氛圍可以促進學生更為自主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這是激發小學生音樂課程學習興趣的關鍵。例如,教師在教學活動正式開展之前,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喜好為學生播放一些時下流行的、高水準的音樂作品,這也使得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氛圍較為輕松,學生可以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逐漸沉靜下來,這也是一種重要的音樂課堂教學導入方式。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應該根據學生現階段實際能力為其創造更多表現自我的機會,使得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得到有效提升[8]。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解“民歌”這一類音樂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回想一下自己聽過哪些民歌,并且鼓勵學生為大家簡單演唱幾句,可以是兒歌,可以是民間廣為傳唱的歌謠,也可以是在電腦、電視上聽到的流行民歌。當學生演唱完之后,教師應該帶領學生一同鼓掌,并且運用一些夸贊的語言表揚學生,使其音樂學習信心得到有效培養,這也是激發小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關鍵手段。
總而言之,教師在對小學階段的學生進行音樂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對教育方式進行合理選擇,將激發小學生音樂學習興趣作為首要任務,要針對現階段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音樂水平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工作。教師要對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工具進行合理選擇,為學生播放一些高水準、陶冶性情的音樂作品,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同時也可以起到陶冶學生情操的作用,不僅促進了接下來教學活動的開展,同時也促進了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