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賽
(禹城市融媒體中心,山東 禹城 251200)
身為一名合格的新聞編輯,加強自身創新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在新聞編輯工作中融入更多的新聞編輯創新思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樣不但能保障新聞編輯內容質量,還能促使新聞編輯自身樹立與時俱進的新聞理念。1.新聞編輯工作者必須要清楚形式,新聞理念必須要切實接軌時代。當前,傳播對象、傳播途徑等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為新聞內容服務于廣大群眾,所以在新聞編輯的過程中,必須要從廣大群眾的角度出發去考慮問題。要積極探尋生活中的事物,學會創新,歸納總結,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強化自身的新聞編輯水平,才能高效提升新聞編輯質量。2.增強全媒體意識。媒體融合象征著媒體的發展趨勢,全媒體的多種媒介內容、形式以及差異化傳播路徑間的融合發展,相對以往的條塊分割思維,新聞編輯需要進行不斷轉變,以適應不同的傳播,構建立體化、綜合化的思維模式。
在融媒體時代中,作為新聞編輯,要高度重視自己創新意識的培養,在選擇新聞報道內容時,要從受眾角度來考慮問題,選擇受眾喜聞樂見的新聞內容,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滿足人們對信息的需求。1.當前,在現階段的新聞編輯行業中,競爭十分激烈,新聞品牌的競爭也不再是簡單的經濟競爭,而是人們使用頻率的競爭,誰的用戶數量多,就能夠在新聞市場中占據主流地位。此外,為了提高爭力,新聞編輯要致力于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與創新能力,在融媒體時代中,只有創新,才能促進新聞內容的迅速傳播在新聞真實性的基礎條件下,提高創新能力。2.編輯人員僅僅具有一定專業度,還遠遠不夠。時代在改變,廣播新聞的受眾在改變,編輯人員要一改往日“新聞內容為重中之重”的思維。在確保新聞內容真實度的基礎上,樹立“以內容真實為綱,以受眾需求為本”的編輯新思維、新理念。換句話說,就是從新聞資訊的獲取、整理、溝通,到新聞資訊的策劃、編輯、整合,再到新聞資訊的傳遞等,都要以受眾的需求作為新聞編輯的主體。
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工作者應在維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與其他媒體特征相融合。1.在進行思想觀念轉變的基礎上,適應融媒體時代需求的核心環節就是對新聞內容進行必要創新,以不斷優化、不斷完善的方式主動迎合甚至引領新聞受眾新風尚。隨著時代的變化,公眾有了更高文化層面上的精神需要。廣大新聞編輯工作者必須始終堅持大眾化、生活化路線,站在普通群眾的立場上深入淺出地進行新聞編輯,脫離過去一味“高大全”、不接地氣的編輯形式,實現新聞內容的“平民化”創新,使得新聞內容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從而引發更多的“共情效應”。新聞編輯工作者要以更大的創新熱情,生產出更多契合用戶需求的新聞產品,在媒體融合的考驗中錘煉“腳力、眼力、腦力、筆力”。3.新媒體報道具有較高的時效性,通常事件發生后,消息就會被自媒體發布,但有時會缺乏真實性、客觀性。在此種情況下,電視媒體應將自身特色充分發揮出來,增強信息收集作用,發揮電視新聞報道的真實性特征,在確保新聞真實性、客觀性的前提下,運用自身專業知識分析及描述事件,還原事件真相,讓受眾能夠知道事件的真相,進而提升電視媒體在受眾心中的地位。
新聞編輯者必須具備的一項工作能力是新聞編輯能力,在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編輯工作人員若想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就必須增強自身的工作能力、職業素養,還要全力服務于受眾,突破以往的媒體束縛,在新聞編輯中不斷創新。1.要勇于探索,同時對新的方法、新的技能以及新的手段要敢于嘗試,在工作中不斷融入最新技術設備,從廣度與深度上拓展不斷涌現的各類新聞素材,引導受眾從多方面、深層次的角度去了解新聞事件本身,此外,還需具備與廣大受眾互動意識,就各類新聞事件,開展與廣大受眾互動活動,掌握受眾價值觀取向,只有這樣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保障新聞編輯工作的長遠發展。2.“中央廚房”式的集中采編體系通過提升全員的多媒體采集能力,打造多媒體融合產品,實現優勢互補。但同時,對于同一條新聞信息而言,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傳播平臺、傳播載體和傳播形式上均表現出很大不同。融媒體背景下,需要對傳媒形式進行重組,將海量的新聞信息交給網絡媒體,將一些權威和專業化的新聞信息交給傳統媒體。新聞編輯要著力提升駕馭全媒體的能力,熟悉不同傳播形態之間的差異,以便產出形態豐富、各有特色的多態化產品,更好地滿足不同用戶和受眾的需求。
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廣大新聞編輯工作者必須注重創新及優化編輯思路,創新新聞編輯思想觀念,創新新聞編輯方式,創新新聞編輯內容,創新新聞編輯運用技術等等,跟隨媒介傳播手段不斷創新的這一實際,不斷提升自身創新意識,拓寬信息獲取渠道,甄別信息真偽,滿足不同受眾的信息需求,提供更好的新聞內容,推動我國電視新聞事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