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乙霖
(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3)
根據現代物流的發展情況,重新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在其中不斷增加新知識,使課程內容變得更加完整,順應現代物流社會的發展。保證傳統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的課時量足夠,不斷更新和完善核心課程的新知識和新技術,補充專業內容。
智慧物流人才的定位為能夠熟練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能,學習相關新知識,通過智能物流管理模式和大數據技術逐漸提高物流的實際效率,從而通過技術有效解決物流問題,智慧物流人才的培養需要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重新定位:
現階段,物流信息化是現代物流管理過程中的基礎內容,信息化應用能力是智慧物流人才必須掌握的能力。為此,要求智慧物流人才在物流管理過程中能夠熟練應用物流信息管理系統,能夠在其中提出有效物流信息,能夠熟練使用物流信息系統中的相關子系統,例如,制造執行系統、信息數據采集系統和信息監制系統等。
隨著各種新型社會的發展,代替傳統物流的人工作業設備,智能設備的實際操作能力是智慧物流人才需要掌握的基礎能力。智慧化操作能力實際上要求人才能夠熟練使用各種智慧化物流設備,保證這些智能化設備在物流管理過程中發揮其最大優勢,例如,無人配送機、自動掃描儀、無人搬運車、智能機器人、自動分揀設備等。
智慧物流的發展代表著物流產業的發展進入供應鏈管理協調發展時代,要求智慧物流人才提高自身供應鏈協調和管理能力,以智慧物流視角看待供應鏈的發展,從而具備一定協調和管理能力。
在智慧物流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需要重視人才技能方面的教育,為了提高人才培養理念的革新,提高物流人才儲備,需要借鑒和學習國際先進的人才培養理念。《悉尼協議》的擬定主要是為了培養物流人才,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主要面向我國三年制高等職業教育。可以說,《悉尼協議》的構建能夠有效推動我國智慧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的進步,為培養模式的構建提供理論依據。《悉尼協議》的認定集中于國際層面,其內容主要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改進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的不足之處,針對問題及時調整目標和課堂內容,提高學生的相關技能發展,構建全新的人才培養標準,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拓展學生的發展空間。
1.“工商復合,商技并重”構建智慧物流課程體系
根據現代物流的發展情況,重新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在其中不斷增加新知識,使課程內容變得更加完整,順應現代物流社會的發展。保證傳統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的課時量足夠,不斷更新和完善核心課程的新知識和新技術,補充專業內容。另外,在專業拓展課程和課程中,需要加強大數據的應用,增加新技術課程的專項實踐教學,例如,學習大數據分析、云計算技術、物聯網技術等新技術課程,使學生掌握更多技術應用,提高物流管理課程的實效性。通過學校與企業合作,接觸更多先進物流管理設備,提高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例如,無人機、機器人、自動識別機器等,開展實訓型課程,使得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課程變得更有效,提高學生對智慧物流的進一步理解,保證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應用課程知識。
2.打造高效學習型師資隊伍
對于物流新知識不斷出現、更新的新時代,要求教師不斷更新自身知識結構,及時學習和吸收新技術,承擔起培養人才的重任。教師應該利用課余時間學習新技術和新知識,提高自我學習能力,樹立終身學習觀念,努力拓展自身知識面,了解更深入的專業知識。為了提高教師的自身能力和綜合素質,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出發,第一,與相關企業技術專家進行溝通交流,學習企業使用的新技術,學習專家的物流管理方式,深入企業內部進行物流實踐,在實踐中完善自身認知。第二,積極參與智慧物流領域的會議,利用各種機會加深對智慧物流的理解,了解智慧物流專業領域的發展,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將自己所學充分融入課堂教學中。
3.共建共享智慧物流實訓資源
在智慧物流趨勢下,要求將物流專業具有一定的實訓教學,形成校內外實訓基地。加強實訓室建設,為學生提供校園實訓的場地,在實訓室內設置完整的運輸、倉儲系統、軟件、基礎設備等,形成完整的物流鏈,在對部分階段增加相關智慧物流實訓系統和設備。另外,在一定氛圍內,實現學校與企業相結合,共同創辦產業學院,促使教學與產業運作同時進行,為物流課程教學提供堅實的實訓條件,不僅能夠營造真實的實訓場地,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崗位能力。
綜上所述,在物流行業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傳統物流人才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為此需要培養智慧物流人才,提高物流技術的實際應用能力,對物流人才進行重新定位,提高物流管理的實際效果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