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靜
(河北省唐縣北羅鎮牛駱北羅小學,河北 唐縣 072350)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教學的有效開展和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如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教師忽略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文學名著閱讀的效果并不理想,等等。因此,如何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就成為當前人們關注的問題。本文中,筆者談談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引導下產生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利用多媒體和故事等創設教學情境,設計好導入和開場白,在上課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學生關注的目光。
例如,在教學《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這篇課文時,教師根據課文內容制作課件,有多媒體等。上課鈴聲響了后,教師走進教室,利用多媒體展示一張圖片,圖片的內容是在一個小男孩獨自一個人走在一片森林里,臉上充滿驚慌失措的表情。然后,教師問學生:“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為什么圖片中的這個小男孩會流露出這樣的表情嗎?誰來大膽地猜一猜?”有學生站起來回答說:他跟其他的小朋友們走丟了,一個人在森林里迷了路。“還有其他的想法嗎?”學生自由交流對這張圖片的看法。“小朋友們,如果你在森林里或者路上迷了路,你會怎么辦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下在野外迷路后的求生辦法。”通過多媒體,創設了教學情境,有效激發起了學生的好奇心理。
口語表達能力是需要學生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在教學中常常被教師忽略的一點。通過開展小組合作,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在公開場合講話的勇氣和信心。
例如,在教學《口語交際:我最喜歡的人物形象》這節課時,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展示孫悟空、哪吒、諸葛亮、豬八戒和武松等人的圖片,并導入新課:“同學們對于圖片中的這幾個人物一定不陌生了,那同學們知道他們分別出自哪本書籍或者影視作品嗎?”(學生舉手回答。)“同學們回答得非常正確。看來同學們不僅對這些人物形象非常熟悉,而且比較感興趣。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談一談最喜歡的人物形象。”教師把課本上的要求告訴學生,讓學生明白此次口語交際課的內容和要求。然后,教師把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讓學生組內談論自己喜歡的動畫、書籍或者影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由于學生比較害羞,不愿意開口說話,教師可以先做個示范,如,“我最喜歡的人物形象是林黛玉,她是《紅樓夢》中的女主角。她不僅長的美麗,而且品性高潔,富有詩才。”以此來鼓勵學生開口說話,勇敢發言,積極投入到小組口語交際中去。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有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是圍繞中國的四大名著進行的,教師在教學部分內容時勢必要對其中的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題進行分析和把握。隨著網絡的發達,學生在課下多多少少接觸過“四大名著”的相關知識,有些還比較熟悉,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物形象和主題,教師可以采用分角色扮演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
例如,在教學《草船借箭》這篇課文時,由于電視和網絡的普及,學生多多少少聽說過這個故事,因此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革新教學方法,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提高學生對這個故事和歷史人物的理解和把握。首先,教師先播放歌曲《歷史的天空》,營造厚重的歷史氣氛,將學生帶入到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群雄爭霸天下的氛圍中去,同時這首歌曲又傳遞了一種個人在歷史巨輪向前發展過程中的渺小和無奈,但是學生很難理解這一思想。然后,教師挑選班上的幾名學生分別扮演故事中的諸葛亮和周瑜等人,在表演過程中注意所扮演人物的語氣和動作,以體現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通過角色扮演,學生更能體會諸葛亮等人物所處的具體的歷史環境和個人在宏大的歷史潮流中只能被裹挾前進的選擇,加深了學生對《三國演義》這本著作的認識。
高年級學生與中低段相比,不僅識字量大幅度提升,閱讀速度也得到了快速提升,能夠閱讀篇幅較長的內容和短篇小說。名著閱讀不僅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需要具備的基本素養之一,但是受升學壓力的影響,高年級學生閱讀文學名著的積極性并不高,學生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來復習課本知識和大量做題上,不愿花費時間和精力來閱讀文學名著,使得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審美追求等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能夠以課本為依據,適當進行拓展延伸,培養學生閱讀文學名著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積累和素養。
例如,在教學《魯濱遜漂流記(節選)》這篇課文以后,教師結合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實際閱讀水平,向學生推薦類似主題和內容的閱讀書目,如《小王子》《三毛流浪記》《巫師的沉船》《金銀島》和《木偶奇遇記》等,提高學生的閱讀量,豐富學生的認識。
總之,語文學科作為小學學校教育的基礎學科,通過語文教學,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漢字,獲取信息,提高對課文和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而且能夠提高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和人文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語文學科的重要性,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優化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人物形象的認識和把握、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人文素養等方面入手,促進有效教學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