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
(河北省唐縣大洋鄉初級中學,河北 唐縣 072350)
現在的初中教學強調的是培養全面的現代性的學生,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德、智、體、美要全面發展。初中音樂教學作為初中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搞好初中音樂教學,提高初中音樂教學質量,是全面提高我們學生素質的一個重要環節。新的時代需要全新的人才,需要有素質并全面發展的人才來為國家的長足發展作貢獻。因此,我們初中音樂教師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能,做到全面提高我們初中的音樂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那么,又如何做到全面提高我們初中音樂教學質量呢?
初中所有教師和全體學生,都要對音樂教學重新進行認識,轉變傳統觀念,充分體現音樂教育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立足于音樂教學的特點,面向全體師生,把培養音樂興趣、愛好,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審美情趣和意識,擴大藝術視野、促進人格的全面培養作為主要任務,構建素質教育式的音樂教育
初中音樂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手段以歌唱為主,而在音樂教學中,大都是教師教唱、學生學唱的模式,這樣無異于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師生間的互動大大減少,課堂氛圍沉悶,學生學習的熱情降低。因此,教師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模式。歌唱的作用是為了讓學生更快地記住歌曲的內容,加快對歌曲中情感內涵的理解,所以,教師可以利用情感描述演唱、競賽演唱、自主表現演唱等形式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在此過程中起到糾正指導作用,圍繞學生進行一系列的活動。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想象力推動世界,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來源于音樂的啟發。”那么想象力也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各個知識層面。好的音樂課要長足發展,也必須和其他學科有機的相結合。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也可以幫助學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和音樂進行結合,我們首先會想到的是舞蹈。從載歌載舞等廣大詞語中我們就會很自然地想到這一點。同樣,在我們的初中音樂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將兩者結合起來。一是在歌舞中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二是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不但如此,我們音樂教師還要善于將音樂與那些要參加中考的具體學科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放松的學習音樂的同時,又學到他們同時要努力學習的知識,可謂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記得以前有一位音樂教師,通過和一名物理教師的合作,把初中二年級的物理知識編成了一首歌,歌名叫《初二物理共有十四章》,就是用初二物理的所有的知識的重點編成的。學生學后,不但學會了一首新歌,并掌握了二年級的物理知識,可謂一舉兩得。
所以說,我們教師要善于將我們的音樂教學與其他學科相結合,這樣的學習方法,可以全面調動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因為學生知道學習音樂等于學習所有的學科。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教師全面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從而,全面提高初中的音樂教學水平。
當前音樂教材無法充分滿足學生興趣要求。作為音樂教師,只有抓住新課改契機,對音樂教材進行適當增刪。利用當今網絡資源,補充學生需求的音樂知識,比如從網絡上精心挑選學生喜愛的網絡歌曲,但內容必須積極向上,能夠促進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此后根據課堂需要,將資源搬上課堂,與教材充分整合,這樣既能滿足學生需求,又能提高音樂教學的效果。
把教學意圖隱藏起來是一種“暗示”、“迂回”的策略,看似簡單隨意,但絕非隨心所欲、信手拈來,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設計好情境,將學生帶入其中。情境創設非常有助于審美教育,不同的課堂內容,就有不同的情境創設方法。好動、喜歡做游戲是中學生的天性,在情境中活動更是倍增美感和趣味性。將教學內容隱藏其中,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也更容易接受,并從中獲得美的享受。這種教學的外在形式是激發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它將抽象的知識、機械的訓練化作了生動有趣的情境活動與游戲,使學生對學習過程產生直接的興趣,始終保持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
民族音樂是我國各族人民在數千年的歷史中創造的音樂,以其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絢麗多彩聞名于世。民族音樂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靈魂,是使一個民族能最深層地感受自己的重要方面,也是使一種文化在世界文化日益廣泛的交流中保持自己個性的重要方面。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音樂資源豐富而具有特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民族音樂教學,讓學生了解本省、本地區的音樂傳統文化,增加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學習民族音樂的自豪感。眾所周知的我省的民族歌是一種非常具有文化特色的音樂,多讓學生了解和學習民族音樂,以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全面提高我們的音樂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總而言之,音樂作為初中階段學生們的一門必修課程,音樂教師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我們的教學,找出我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出現的這些問題不斷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改進我們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音樂的功能和作用,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促進初中音樂課程的改革和發展,使初中音樂教育水平得到有效提升。